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8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部队医院住院官兵的生活质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8例部队医院住院官兵和对照组300例进行调查。结果:①部队医院住院官兵的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军人常模(t=2.154~12.782,P<0.05或0.01),突出表现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及躯体化3个方面;②部队医院住院官兵的总体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P<0.01),涉及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其中以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影响最大;③住院官兵SCL-90各因子分与GQOLI-74总分和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特别是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领域(P<0.05或0.01)。结论:部队医院住院官兵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且生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军人失眠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与人格特征和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心理科收治的48例失眠症官兵(研究组)和随机抽取某部5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①军人失眠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P<0.05或0.01),最常用采用的6种心理防御因子是:抱怨、回避、退缩、躯体化、幻想、消耗倾向;②军人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多为内向、神经质个性,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0.01).③研究组所遭遇生活事件总数、负性生活事件及正性生活事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以负性生活事件为主;防御机制同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军人失眠症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在应对应激事件时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7例OCD患者的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33名正常受试者(NC)对照。结果OCD组快速眼运动(REM)睡眠潜伏期为(57.7±21.4)min,较NC组的(87.8±11.7)min明显前移(P<0.01)。OCD组患者的REM活动度、强度、密度以及第1阶段睡眠均较NC组明显增加,分别为(119.8±54.5)Uvs(80.7±9.2)U(P<0.01)、(27.8±13.4)%vs(17.8±2.3)%(P<0.01)、(147.4±69.2)%vs(95.7±8.1)%(P<0.05)、(19.9±11.4)%vs(9.1±1.9)%(P<0.01);而睡眠潜伏期延迟,睡眠效率降低。结论PSG中的REM活动度、强度和密度均增加,可能是强迫症患者的脑电生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2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作为评定效果的工具。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前PANSS、IPROS总分及各凶子分间无明显差异。与综合康复训练前比较,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反应缺乏及抑郁因子分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PRO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0.01);对照组PANSS量表的抑郁因子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军人应激相关障碍(SRD)的诱发电位变异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对 62例SRD患者(SRD组 )和56名健康军人(对照组)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 (P300 )、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SCL 90和IES的测定,并于治疗 3、5个月时进行了随访。结果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SRD组的P300 P3 (345. 0±16. 3)ms、AEP N2 (244. 8±27. 5)ms和VEP P2 (201. 3±32. 3)ms潜伏期均延迟 (P<0. 05 ~0. 01),P300 P3波幅(7. 6±2. 6)μV增高 (P<0. 01),AEP P2波幅 (3. 6±1. 8)μV降低 (P<0. 05);SCL 90总分及其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IES总分及回避、闯入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1),并与P300、AEP和VEP的潜伏期、波幅有相关性(P<0. 05~0. 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RD组P300 P3潜伏期前移、波幅降低 (P<0. 05和 0. 01),AEP N2和VEP P2潜伏期前移(P<0. 05)。治疗前后部分脑诱发电位的差值与临床量表评分的差值间呈显著性相关(P<0. 05~0. 01)。结论 SRD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症状改变,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试作为军人SRD监测的一种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核不同亚核团和扣带回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CRW立体定向仪和CT定位,用Radonics毁损仪毁损杏仁核不同亚核团和扣带回前部,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韦氏智力量表(WISC)等评定疗效,并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变化1例;术后BPRS和PANSS量表总分及各项因子分,比术前明显降低(t=6.36~15.96,均P<0.01);韦氏智力测定总智商术后评分[(92.58±17.21)分]与术前评分[(90.61±16.52)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54,P>0.05).结论根据核心症状有选择地毁损杏仁核不同亚核团和扣带回,有助于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7.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干听觉反应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患者脑干听觉反应 (ABR)的特点。方法 对 36例PTSD患者和 4 0名健康军人 (对照组 )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 ,采用Click短声刺激进行ABR测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TSD组的Pz脑区波V绝对潜伏期延迟 (t=4 .5 2 ,P <0 .0 1) ,OZ 脑区波V绝对潜伏期前移(t=4 .5 1,P <0 .0 1) ,OZ 脑区波Ⅱ绝对波幅与PZ 脑区波Ⅳ绝对波幅均降低 (t =5 .5 6和t =5 .5 9,均P <0 .0 1)。结论 ABR对临床辅助诊断PTSD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异特点及其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PTSD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PTSD组)以及56例健康军人(对照组),使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进行P300检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进行心身症状评定,并分析PTSD组的P300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PTSD组的P300靶潜伏期P3(CZ脑区)与N2(PZ脑区)缩短,靶波幅P3(PZ脑区)升高与非靶波幅P2(CZ脑区)降低,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SCL-90总分及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IES总分及其回避和闯入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TSD患者的部分心身症状与P300部分潜伏期、波幅显著相关(P<0.05~0.01).结论 P300可试作为PTSD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标志.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 PTSD)患者 3种事件相关电位 ( ERP)的变异。方法 应用美国 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 ,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反应时间以及听觉靶 -非靶刺激序列技术 ,检测 66例 PTSD和 3 6名正常人 ( NC)的关联性负变 ( CNV)、P30 0 、以及失配性负波 ( MMN)。结果  1 CNV:M1 潜伏期 PTSD组 [( 5 0 3 .4± 1 3 9.2 ) ms]长于 NC组[( 4 2 0 .1± 1 2 3 .6) ms;P<0 .0 1 ],M2 波幅 PTSD组 [( 1 8.9± 7.9) μv]高于 NC组 [( 1 1 .7± 5 .8) μv;P<0 .0 1 ],指令信号后负变化 ( PINV)的出现率 PTSD组 ( 3 9% )高于 NC组 ( 3 % ;P<0 .0 1 )。 2 P30 0 :在靶刺激中 ,Cz脑区的 P3潜伏期 PTSD组[( 3 1 5 .4± 1 7.8) ms]短于 NC组 [( 3 3 6.7± 1 5 .5 ) ms;P<0 .0 1 ],Pz脑区的 N2 潜伏期 PTSD组 [( 2 78.5± 2 1 .8) ms]长于 NC组 [( 2 63 .4± 1 4.2 ) ms;P<0 .0 1 ],Pz脑区的 P3波幅 PTSD组 [( 3 .4± 1 .8) μv]低于 NC组 [( 5 .9± 2 .4) μv;P<0 .0 1 ]。在非靶刺激中 ,Cz脑区的 P2 波幅 PTSD组 [( 2 .5± 1 .4) μv]低于 NC组 [( 3 .4± 0 .1 ) μv;P<0 .0 1 ]。 3 MMN:潜伏期 PTSD组[( 2 1 4.2± 2 5 .7) ms]长于 NC组 [( 1 93 .7± 2 2 .6) ms;P<0 .0 1 ],波幅 PTSD组 [( 8.5  相似文献   
40.
2005年某部新兵适应障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入伍新兵适应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精神痰病筛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部2005年12月入伍集训的5652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 适应障碍病例共确诊24例,总检出率为4.24.其中少数民族新兵惠病率明正高于汉族新兵,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独生子女新兵患病率高于非独生子女新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农业户口新兵患病率与非农业户口新兵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发适应障碍的相关因素主要为生活环境不适应、自身心理素质差、训练紧张及不良带兵方式.结论 为使新兵顺利完成从社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减少适应障碍的发生,建议抓好严把入伍关、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新兵对挫折的认识及理顺人际关系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