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 99例IPF患者中 2 4例死亡患者临床特点、血气分析、肺功能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 4例死亡患者缓解组年龄显著偏大、肺功能损害更严重。 2 4例均合并肺部感染 ,其中 8例死于冠心病、2例死于猝死、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气胸 (纵隔气肿 )。结论 :虽然肺功能损害严重提示预后不良 ,但IPF患者死亡原因大部分并非死于IPF本身 ,而是死于其合并症如感染 ,尤其是长期应用激素合并二重感染者 ,以及合并心脏病、肺栓塞、气胸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OS后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对ARDS机械通气者应重视吸痰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加强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等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的吸烟状况.方法 对北京市某出租车队122名司机采用统一问卷调查,了解其吸烟状况,并对吸烟司机的肺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该车队司机的吸烟率为76.2%(93/122).(2)28%(26/93)的出租车司机经口腔吸烟可缓解烟瘾,烟雾吸入深度与吸烟成瘾性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01).随着烟雾吸入深度及吸烟年支数的增加,经口腔吸烟可缓解烟瘾者逐渐减少,经肺部吸烟可缓解烟瘾者逐渐增加(P<0.05).(3)肺功能检查证实有4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全部为吸烟400年支以上,中、重度成瘾,烟雾吸入深度达3~4级者.结论 (1)该出租车队司机吸烟率较高,需加强控烟教育及管理;(2)经口腔吸烟可缓解烟瘾者多为轻度吸烟成瘾者,中重度成瘾者需经肺部吸烟缓解烟瘾;(3)COPD发生于经肺部大量吸烟的中、重度成瘾司机.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免疫保护位点。由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存在造血微环境异常和免疫异常,所以推测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来源的肿瘤干细胞的免疫学特征,比较其与正常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方法:分离正常人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检测它们对T细胞周期、活化、抑制和增殖的作用。结果与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正常志愿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和表型没有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抑制T细胞周期及活化的能力减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抑制T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缺陷,如果使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自体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最好是选用异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酶、白蛋白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1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7例患者设为健康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症组(n=44)和重症组(n=79),比较患者不同病情程度者淀粉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分析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血清淀粉酶、白蛋白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健康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健康组(均P<0.05)。轻症组与重症组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重症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得出,暴饮暴食、酗酒、淀粉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为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淀粉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单独检测为0.793、0.701、0.725,三者联合检测为0.896,三者联合检测AU...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并发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并发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1例许艳霞,马迎民(进修医师。江苏无锡市郊区荣巷医院,214063)1 临床病例 患者,男性,69岁,平素肺功能极差,不能行走,长期持续吸氧治疗。因反复咳嗽,咯痰30年,心悸、气短10年,加重20d入院,入院诊断:慢性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急性纤维素性并机化性肺炎(AFOP)临床与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收治的1例AFOP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73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少量白痰,伴有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胸部CT示双肺多发团片状影和结节影.经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无效,呼吸困难加重,胸部CT示双肺团片状影和结节影增多.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表现为肺泡间隔略增宽,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纤维母细胞呈息肉状延伸(机化)伴纤维素样红染物质,未见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病变符合AFOP.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胸部影像学改变明显好转.本例的临床特征与文献报道的AFOP亚急性型相一致.结论 AFOP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主要呈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表现,确立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措施,但其剂最和疗程也未明确,且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减量的过程中还有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机械通气的撤离、拔除气管插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择67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当所有患者达到撤离呼吸机状态时将其随机(采用从密封信封中抽取随机号的方法)分为自主呼吸试验组(SBT组,35例)和无自主呼吸试验组(NO-SBT组,32例)两组.SBT组患者顺利通过SBT后随即拔除气管插管,NO-SBT组患者在达到撤离呼吸机条件后,不进行SBT,即拔除气管插管.以拔除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作为评判的主要指标,成功的标志为拔除气管插管后能维持自主呼吸48 h以上.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频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的一般状况、呼吸生理和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气管插管的口径、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种类相似,机械通气的时间比较差异尢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有3例患者再次气管插管(X~2=0.013,P=0.908).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需无创辅助通气的患者NO-SBT组为5例,SBT组为4例(X~2=0.253,P=0.727).两组患者医院内病死率[N0-SBT组为12.5%(4/32),SBT组为9.7%(3/35),X~2=0.311,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BT可能不是拔除气管插管前的必需过程.  相似文献   
19.
雾化吸入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雾化吸入激素能否替代全身应用激素.方法 将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支气管舒张剂(SBDT)组29例,雾化吸入万托林2.5 mg/0.5 ml+爱全乐500 mg/2 ml,4次/d;全身应用激素(SC)组23例,在SBDT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1次/d;雾化吸入激素(NB)组26例,在SBDT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4次/d.观察3组患者血象、生化、血气、肺功能、10 d出院率、15 d后出院率及血糖、精神症状等情况.结果 SC及NB组血氧饱和度(SO2)、氧分压(PO2)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等指标的改善率分别为(5.3±0.9)%与(5.9±0.4)%,(8.7±0.5)%与(8.1±0.8)%,(4.9±0.4)%与(7.2±0.5)%,均较SBDT组[(3.2±0.3)%、(5.7±0.7)%、(3.6±0.3)%]高(P均<0.05),而上述各项指标SC组较NB组均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10 d出院率、15 d后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院后1个月急性加重率SBDT组较SC及NB组明显增高[12%(3/26)、5%(1/20)、9%(2/23),P均<0.05],出院后1个月内再入院率SBDT组较SC及NB组明显增高[8%(2/26)、5%(1/20)、5%(1/23),P均<0.05].SC组血糖在住院第10天[(7.4±1.6)mmol/L]有上升趋势,较SBDT组[(5.1±0.8)mmol/L]及NB组[(5.6±1.2)mmol/L]升高(P均<0.05),且SC组有1例出现躁动、谵妄精神症状.结论 全身应用激素有效,但有副作用;雾化吸入激素与全身激素疗效相当,但副作用少;雾化吸入激素可能是一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替代全身激素治疗AECOPD.  相似文献   
20.
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PARs)属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目前发现四个亚型,分别命名为:PAR-1、PAR-2、PAR-3和PAR-4。凝血酶可激活PAR-1、PAR-3及PAR-4;胰蛋白酶、纤维蛋白溶酶及TF/VIIa(组织因子/活化的凝血因子Ⅶ)复合物、活化的凝血因子X(Xa)等可以激活PAR-2。PAR-3和PAR-4主要表达于血小板膜表面,介导凝血酶反应,引起血小板激活、血液凝固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