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2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27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10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常见临床表现.目前已经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及肾保护[1].它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向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转化,以减少AngⅡ形成,从而阻断AngⅡ致病作用,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8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瓣膜病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病人的其他临床特征和某些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方法  10 4例SLE病人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和有关狼疮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UCG检查结果与 80名健康体检人员UC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SLE病人和健康体检者随访约 4年。结果 SLE病人在初次和随访UCG中 ,瓣膜病变常见 ,发生率分别为 38%和 36 %。其中瓣膜增厚发生率最高 ,其次为瓣膜反流和赘生物。随访中瓣膜病变经常发生变化。瓣膜病变的存在与否与SLE病人的病程、狼疮活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无关。随访中有瓣膜病变的SLE病人的并发症(包括中风、外周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死亡 )发生率为 2 8% ,而无瓣膜病变者仅为 11%。结论 SLE病人瓣膜病变多见、易变 ,瓣膜病变的发生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关 ,而与病人的上述临床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n=15):丙泊酚组(P组)、1%七氟烷组(S1 组)、1.5%七氟烷组(S1.5 组)、2%七氟烷组(S2 组).麻醉诱导后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S1、S1.5、S2 组分别吸入1%、1.5%和2%浓度的七氟烷维持麻醉.35min后各组均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记录静注顺式阿曲库铵至肌颤搐(Th)降至0的时间(T0,即起效时间),Th 恢复至25%、50%、90%的时间(RT25、RT50、RT90)和恢复指数(从RT25至RT75的时间,即RI).结果 与P组相比,S1、S1.5、S2 组RT25、RT50、RT90和RI延长,S2组T0缩短(P<0.05);与S1组相比,S1.5、S2 组RT25、RT50和RT90延长(P<0.05),S2 组RI延长(P< 0.05).结论 吸入1%、1.5%和2%的七氟烷可延长顺式阿曲库铵的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且呈浓度依赖性;吸入2%的七氟烷还能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4种不同呼气末地氟浓度对冠心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数量化脑电图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ASAⅠ-Ⅱ级),用脑电监测仪监测不同呼气末地氟醚深度下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及相应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地氟醚麻醉中BIS较基础值明显降低(由基础值91.4渐降至44.5)(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随着麻醉加深血压呈剂量相关性下降,在1.0、1.5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mentration,MAC)分别较基础血压下降14.6%、19.7%;心率减慢10-18次/min(P<0.05),但与剂量无相关性。结论:地氟醚适宜于冠心病病人的麻醉。尤其在1.0、1.5MAC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BIS能反映麻醉深度,可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5.
马虹 《新医学》1998,29(8):397-398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据国外资料显示,房颤的发生率在60岁以下的成年人为0.3%~0.4%,60岁以上为2%~4%,75岁以上为11%~17%。心脏病病人中约4%合并房颤,而心力衰竭病人中房颤发生率高达40%。房颤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8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虹  冯冲 《新医学》1999,30(9):504-506
1引言随着基础心脏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瓣膜置换术和多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手段的普遍汗展,以及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性心内膜炎(h卜t;vee*。c。r山ds,IE)的发病和临床特点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抗菌药物治疗是IE内科治疗的主要内容.因而也相应地有所改变。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根据IE发生的部位及病因等临床特点,可将IE分成不同的临床类型.不同;临床类型的常见致病菌有差异。了解不同临床类型的常见致病菌,对致病菌的检出和正确选择经验性抗菌冶疗方案具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上习惯将IE分为3种临床类型加以讨…  相似文献   
87.
经静脉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静脉电子束CT(EB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诊断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1)EB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共38例152支心外膜冠状动脉中的134支(88.2%),另18支(11.8%)显影不清。左主干全部清晰显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显影清晰者分别为94.7%,81.6%和76.3%,左主干和前降支显示的比例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EBCT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84.6%,86.8%,91.7%和78.6%;(3)在38支腔径狭窄≥50%的血管中,EBCT造影低估了其中8支的病变程度,敏感度为78.9%;在96支无明显狭窄的血管中,EBCT造影高估了其中7支的病变程度,特异度为92.7%。结论 经静EBCT冠状动脉造影是1种很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其诊断左主干和前降支病变的价值高于右冠状动脉及左回旋支。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气体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日龄90-120 d,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Ⅰ组)、脑缺血再灌注组(Ⅱ组)、脑缺血再灌注+50μmol/L NaHS组(Ⅲ组)和脑缺血再灌注+100μmol/L NaHS组(Ⅳ组)。采用四动脉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Ⅰ组行假手术,Ⅲ组和Ⅳ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50μmol/L和100μmol/L NaHS各1 ml,Ⅰ组和Ⅱ组分别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再灌注6 h后处死大鼠取海马,测定海马组织中H2S、NO和Co的含量和胱硫醚β-合酶(CBS)、血红素氧合酶(H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及CBS mRNA、iNOS mRNA和HO-1 mRNA表达的水平;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计算线粒体变性率。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海马组织中H2S、NO、CO、CBS、iNOS、HO、CBS mRNA、iNOS mRNA和HO-1 mRNA水平及线粒体变性率升高(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Ⅲ组、Ⅳ组海马组织中H2S、CO、HO和HO-1 mRNA水平升高,NO、CBS、iNOS、CBS mRNA和iNOS mRNA水平及线粒体变性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外源性H2S通过抑制iNOS/NO、激活HO-1/CO减轻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