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构建人MCH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并分析MCHR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采用PCR方法,以人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人MCHR2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HO细胞,通过G418选择培养,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经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后,通过测定细胞内cAMP、Ca2+浓度的改变分析MCHR2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MCHR2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入CHO细胞,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系,成功地表达目的基因,MCH作用于MCHR2后不影响细胞内cAMP生成,可促使细胞内钙库释放Ca2+,进而使胞内Ca2+浓度出现明显而短暂的升高,提示MCHR2的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是与Gq蛋白偶联。结论人MCHR2的稳定表达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为进一步体外研究MCHR2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掌握银川市食品卫生理化指标监测合格率,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对银川市2001-2006年食品卫生理化指标监测资料建立SPSS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6年间各类食品总合格率为97.02%,其中,加碘食盐、生肉类、粮食等合格率最高(99.74%-100.00%),其它食品合格率均在90.86%以上。(2)检测理化指标共16项,其中有六项指标合格率高达100%,其它指标合格率均在91.38%以上,总合格率为98.42%。(3)与1989-1998年相比食品合格率由94.26%上升到97.02%。结论6年间8类食品合格率较高,与1989-1998年相比,合格率提高了3.76百分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了优化肽质量指纹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PMF)鉴定蛋白质时采用MS-Fit引擎搜索的分析参数.方法:将2-DE分离后的Carbonic anhydrase-2和BSA进行胶内充分酶解,肽段经过MALDI-TOF-MS分析得到PMF数据.选择Swissprot数据库,以Carbonic anhydrase2为模型优化搜索参数.结果:主要搜索参数的最佳设置为:半胱氨酸修饰为Carbamidomethylation,肽质量容错模型为百分数,在研究中0.1%容错数为最好.结论:本文通过标准蛋白对搜索主要参数的优化,建立了方便、可靠的MS-Fit搜索参数模式.  相似文献   
54.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I基因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o escherichia coli,ETEC)定居因子CFA/I,检测重组表达的ETEC CFA/I.方法:以质粒pBV220为基础,构建pBV220-CFA/I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免疫原性实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CFA/I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天然蛋白相同,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菌具有免疫原性.结论:CFA/I基因的成功克隆为今后的ETEC CFA/I候选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双歧杆菌因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与保健品生产,成为微生态及食品学界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对双歧杆菌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进展异常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自身很难分离和培养,这就要求有一个能选择性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培养基。现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精子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蛋白质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在人类精子蛋白质组学研究方面,许多研究应用该技术对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精子差异蛋白表达进行了探索,从蛋白质组水平揭示了精子不同生理与病理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规律,为全面理解精子生理与病理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克隆人白介素24基因,构建其腺病毒载体,获取病毒重组子,并研究其生物学括性。方法:用密执毒素(Mezerein)诱导HeLa细胞表达IL-24,通过RT-PCR获取IL-24 cDNA,将其亚克隆至pAdTrack-CMV载体,经PmeⅠ线性化后,与腺病毒的骨架载体pAdEasy-Ⅰ在BJ5183菌中同源重组,HEK293细胞包装扩增,PCR、Western blot鉴定。AdIL-24处理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MTT细胞存活实验检测其活性;Hoee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WesternNot检测Bax、Bd。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取人IL-24的cDNA,序列与GeneBank公布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腺病毒载体,AdIL-24对CaSki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促进凋亡的作用,并上调Bax、p5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IL-24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其病毒重组子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髁突髓腔信号异常、渗出液与关节疼痛的关系.方法 利用MRI金标准,对44例单侧关节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88侧关节,完成开闭口矢状位T1W和闭口斜矢状位T2W扫描,以非疼痛侧作为自身对照,利用可视疼痛模拟标尺进行疼痛程度的判定,观察髁突髓腔信号异常、关节渗出液与疼痛的关系.结果 44个疼痛关节中,26个关节存在渗出液,占59.1%,其中大量渗出液为4个关节,占9.1%;中等渗出液为9个关节,占20.5%;少量渗出液为13个关节,占29.5%;而44个非疼痛关节中,37侧关节未发现渗出液,7个关节存在渗出液,占15.9%,其中1个关节为中等渗出液,占2.3%;6个关节为少量渗出液,占13.6%.颞下颌关节疼痛与渗出液有相关性(P<0.05).44个非疼痛关节中影像学表现为骨髓腔信号异常2个关节,硬化型和混合型各1个关节,占4.5%;44个疼痛关节中,11个关节影像学表现为髓腔信号异常,均为水肿型,占25%.颞下颌关节疼痛与髓腔信号异常有相关性(P<0.01).44个疼痛关节中,无渗出液患者VAS平均值为39.7±22.8,渗出液患者VAS平均值为46.5±25.1,有渗出液患者比无渗出液患者VAS值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个疼痛关节中,骨髓腔信号正常患者VAS平均值为42.6±21.9,骨髓腔信号异常患者VAS平均值为39.5±27.5,骨髓腔信号正常患者VAS值比骨髓腔信号异常患者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髁状突髓腔信号异常、渗出液与关节疼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仙台病毒载体复制序列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联合运用二者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去除仙台病毒复制序列载体(Sev/△F)、完全序列载体(SeV)转染未成熟DC的总蛋白,定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分,胶体银染显色,PDQuest进行图像分析后选取差异点,胶内酶解后MALDI-TOF MS进行肽指纹图谱鉴定.结果 图像分析结果显示,Sev/△F感染后的DC明显比SeV感染后的DC表达蛋白点多,其中有不少蛋白表达量也明显上调.结论 仙台病毒载体感染未成熟DC后引起蛋白表达的减少,这与SeV的复制序列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构建人MCHR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 方法:采用PCR方法,以人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人MCHR2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经酶切和PCR鉴定后,脂质体转染法转染HEK293细胞,通过G418选择培养,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MCHR2的表达. 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MCHR2真核表达载体并已稳定转入HEK293细胞,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系,成功地表达目的基因. 结论: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和基因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CHR2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