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145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CD81在正常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的表达。方法:用抗CD81抗体EAT2对正常大鼠RPE组织切片及体外培养RPE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121对RPE组织进行CD81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膜表面呈CD81的阳性染色,体外培养的大鼠RPE也呈CD81阳性表达;Western blot分析RPE层蛋白出现CD81阳性条带。结论:正常大鼠的RPE层可以表达CD81。 相似文献
52.
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口自体组织移植泪道再造术的临床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严重泪道阻塞的新手术,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入路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唇粘膜移植泪湖-鼻腔泪道再造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严重泪小管阻塞并泪囊缺失或萎缩病例18例(18眼),男13例(13眼),女5例(5眼),年龄15~47(平均34.6)岁,将18只患眼随机分成2组,每组9眼。第1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造口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泪湖-鼻腔泪道再造,第2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造口唇粘膜移植泪湖-鼻腔泪道再造,所造泪道均置入硅胶泪道支架管(直径为2.5mm),3mo后取除。拔管后随访3~10(平均5)mo。术后泪道通畅情况、泪溢症状改善的程度等做统计分析,对不同组织的移植材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带管3mo期间,泪溢症状即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再造泪道的上、下口术后愈合好,均未见肉芽组织增生。拔管后第1wk,两组泪道均通畅,大隐静脉组第2wk1例出现泪道狭窄,第4wk出现1例泪道阻塞;口唇粘膜组2wk出现1例泪道狭窄,第4wk出现2例泪道阻塞,第12wk泪道的通畅情况两组均同第4wk。拔管后第12wk,泪道放射性核素99mm锝(TcO4-)显影检查,核素入鼻时间分别为8.58±4.3min和9.16±5.8min,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检验,P>0.05)。初步结果显示,大隐静脉组(9例)和口唇粘膜组(9例)的治愈病例分别是6例和5例,好转病例均为2例,无效病例数分别为1例和2例。结论:经鼻内窥镜下泪囊窝造口自体大隐静脉和唇粘膜移植再造泪道手术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泪道阻塞,且安全、有效;自体大隐静脉和唇粘膜作为移植材料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制造视网膜脱离的动物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摘除眼球,制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比较RPE细胞上几种黏附分子,包括神经钙粘素、上皮钙粘素、整合素α5、整合素β1,以及纤维连接蛋白(FN)在正常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的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几种黏附分子在脱离区的RPE细胞上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视网膜以及脱离后复位的视网膜。结论视网膜脱离会导致RPE细胞上几种重要的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视网膜复位可逆转此种变化。视网膜脱离可能是PVR发生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研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PVR及PDR增生膜组织超微结构与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生物学特点。方法PVR、PDR增生膜组织标本29例,通过电镜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研究PVR与PDR增生膜组织超微结构、细胞膜上TGFβR1和EGF受体表达的生物学特点。结果(1)PVR、PDR增生膜中细胞类型主要是RPE细胞、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巨噬细胞;PVR与PDR膜组织超微结构不同。(2)TGFβR1受体在PDR增生膜组织中的表达,其平均光强度(P<0.01)与平均阳性面积(P<0.05)均强于PVR增生膜组织,EGF受体在PDR增生膜组织中(13/14,92.8%)表达较PVR增生膜组织中(3/15,20%)明显(P<0.05)。(3)无论PDR、PVR增生膜组织TGFBRI受体在病程>6个月的增生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小于6个月的标本(P=0.002),而EGF受体在病程2-6个月的膜组织中表达平均面积(P=0.024)明显小于其他病程的膜组织。结论PDR、PVR增生膜组织,其超微结构与生长因子表达的生物学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56.
57.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成功愈合后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成功愈合后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及其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IMH患者24例25只眼,通过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自体血清注入等手术,黄斑裂孔均已成功闭合。回顾分析IMH患者OCT图像特征,IMH II级9只眼,III级13只眼,IV级3只眼。手术后3~24个月进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视网膜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OCT检查 。 结果 IMH手术使黄斑裂孔成功闭合后,其OCT图像大致可分成3组。U型5只眼:相对正常的中心凹形状;V型7只眼:黄斑中心凹较陡;W型13只眼: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缺损,但裂孔缘未翘起,无囊腔形成。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以U型视力预后最好。 结 论 IMH的OCT图像特征与手术后视力相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90-93) 相似文献
58.
大鼠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存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RGC)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反应,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拮抗物(IL-1Ra)在RGC丢失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73只SD大鼠用1%荧光金(FG)经上丘、外侧膝状体逆行标记,healon GV(1.4%透明质酸钠)鼻侧视网膜下注射。10 ng IL-1Ra和500 ngIL-1β抗体随healon GV一同注入视网膜下。对逆行标记后10 d,视网膜脱离后2h、1 、3、5、 7、10、20、50、90 d,视网膜脱离10 d复位30 d,视网膜脱离90 d复位20 d,IL-1Ra 和IL-1β抗体视网膜下注入后1 d和10 d取材的视网膜进行铺片,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片,进行RGC计数。对照组则在球内注入相应计量healon GV。 结果 视网膜脱离后2h开始有RGC的丢失,1 d时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在未脱离区,亦有RGC的丢失。视网膜脱离10 d后复位(早期复位)可停止RGC的丢失,视网膜脱离90 d后复位(晚期复位)可使RGC进一步丢失,最后停留在某一水平。IL-1β抗体、IL-1Ra可以减少这种丢失。 结论 视网膜脱离状态下,脱离区与未脱离区都有RGC的丢失。早期复位可使RGC的丢失停止,晚期复位可进一步损伤RGC。拮抗IL-1β能减少RGC的丢失,IL-1Ra对RGC有保护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33-236)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自体带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移植术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为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采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切除联合自体带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移植手术方法.手术前后行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多焦视网膜电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移植术后随访6个月时,25例(83.33%)患者视力获得提高,2例(6.66%)患者视力不变,3例(10%)患者视力下降;所有患者黄斑区RPE植片平铺在位,未见CNV复发.结论 自体带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移植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0.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4秒,发生在我国四川北部汶川县的一场8.0级大地震震惊全国,震惊世界.这场大地震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这场灾难牵动着举国上下每一个人,也牵动着全国23 000名眼科医师的心.我们的一些同道已经奔赴灾区,直接为受灾的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