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烧伤病人局部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其切痂、取皮、植皮等手术常需多次进行,这些手术对患者的浅表刺激很大,对镇痛要求较高,尤其在烧伤后期整形阶段,病人对疼痛较敏感,而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改善病人的预后和转归。本文观察了舒芬太尼复合昔康类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化疗药物对异位肿瘤合并癌前病变者胃组织匀浆中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方法 45例肿瘤患者(癌前病变组)化疗前经胃镜检查均有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在化疗前及化疗6个周期后分别行胃镜检查,在同一部位取胃组织,测定胃组织匀浆中CEA的表达.取10例肿瘤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对照组和癌前病变组、癌前病变组治疗前后胃组织匀浆中CEA的表达.结果 癌前病变组、对照组胃组织匀浆中CEA分别为(27.76±9.67)、(3.32±0.60)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治疗前后胃组织匀浆中CEA分别为(27.76±9.67)、(26.60±10.80)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轻中度肠上皮化生胃组织匀浆中治疗前CEA分别为(23.11±4.11)、(17.10±1.66)μg/L,治疗后CEA分别为(21.11±5.66)、(15.10±3.31)μg/L,轻中度癌前病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癌前病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药物可明显降低轻中度癌前病变胃组织匀浆中CEA的表达,提示轻中度癌前病变有逆转可能.  相似文献   
23.
当今社会竞争过于激烈,生活压力过大。物质诱惑过多,导致人们的情绪跟前途一样大起大落。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状况  相似文献   
24.
利用HCV不同区段抗原的单片段EIA试剂及RT-PCR方法,对HCV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临床症状表现阶段的病人对抗原的反应性有所不同。任性肝炎病人抗原反应性较强,表现在抗体的检出车及S/Co值均高;肝癌病人对各抗原及RT-PCR反应较低,推测可能与肝癌的特株病理变化有关。在ALT正常而抗HCV阳性组中,抗原的反应性低于任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组,而其RT-PCR的阳性率高于其它组,因此,推测此时期病人传染性强。结果发现E1、E2抗体阳性时存在病毒血症。研究显示抗NS3和抗C抗体在各组的检出率和反应性均强。在肝癌病人中抗NS3抗体显示了很高的检出率,结果证明核心和抗NS3抗体的检测是目前抗体的主要检测手段,同时RT-PCR检测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周后存活的兔随机分为实验组(枕大池注血)和对照组(枕大池注0.9%氯化纳注射液),分别在注血前1d(D0)及二次注血后2d(D5)行3D-CTA检查,观察DCVS情况及脑血管等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兔基底动脉直径D5平均为D0的69.7%±4.3%,对照组D5平均为D0的98.2%±1.4%,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见基底动脉管壁增厚,内皮细胞脱落。结论3D-CTA是一种可靠、快速和无创的方法,可有效判断脑血管痉挛的程度,为DCVS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6.
朱加才  马加良 《云南医药》1990,11(6):338-339
临床资料髌骨骨折18例。其中男16例,女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50岁。农民10例、干部4例、工人2例,教师  相似文献   
27.
电解式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防治经验。方法 用GDC栓塞动脉瘤108例,有20例出现24例次并发症,对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中,动脉瘤破裂10例次,过度栓塞5例次,弹簧圈脱出动脉瘤5例次,血栓形成4例次,动脉瘤破裂后立即中和肝素,并力争继续栓塞止血,10例中死亡4例、重度残疾1例、轻度残疾1例,其余4例恢复正常。采用扩血管、溶栓、抗凝和升压等处理对过度栓塞、弹簧圈脱出和血栓形成进行治疗,5例过度栓塞中死亡1例、4例恢复正常;弹簧圈脱出动脉瘤5例中重度残疾1例、轻度残疾1例、其余无后遗症,血栓形成4例中死亡1例、遗有感觉性失语1例,余2例恢复正常。本组死亡5例(4.6%),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4例。结论 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深刻理解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解剖形态特点、提高栓塞技术有 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8.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ggEC)是近年确认的一种致腹泻大肠杆菌,与儿童腹泻密切相关.在印度、墨西哥及巴西等地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EAggEC是病程超过2周的持续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并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最近还有报道EAggEC与旅游者腹泻有关.发现EAggEC还是HIV感染者慢性腹泻的病原菌之一.但是,关于其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粘附性和粘附因子被认为是其致病的重要因素.还有证据表明EAggEC能产生耐热和不耐热毒素.对细胞具有侵袭性、能引起接触性溶血.本文对近年内EAggEC致病因子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粘附性和粘附因子致泻的大肠杆菌对组织培养的上皮细胞株如HEp—2、Hela等表现为3种形式的粘附,即局灶性粘附(LA)、弥散性粘附(DA)和聚集性粘附(AA).LA  相似文献   
29.
杨涛  王利利  王均炉 《医药导报》2005,24(9):782-783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和高乌甲素用于老年人中上腹部手术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中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 30例。两组均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A组给予氯诺昔康32~40 mg,B组给予高乌甲素48~56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100 mL,首次剂量均为8 mg,维持量为2 mL·h-1,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估两者镇痛效果并观察镇痛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诺昔康和高乌甲素用于老人中上腹部手术PCIA安全有效,氯诺昔康的镇痛效果优于高乌甲素。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