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过滤器清除血液回收机漂洗后血液中残存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肠肿瘤细胞LOVO和胃肿瘤细胞SGC,并采集非肿瘤患者术野血液,制成浓缩红细胞.将肿瘤细胞计数后混入浓缩的红细胞中,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观察过滤对血样中肿瘤细胞的影响并与未经过滤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过滤后的血样中未发现肿瘤细胞,而对照组血样中可见到肿瘤细胞.培养14d后观察,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的血样未见肿瘤细胞生长,而对照组血样中有大量肿瘤细胞生长.结论 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配合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去除血液中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鼠PC方案化疗后不同时机运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早期治疗(A)、晚期治疗(B)、预防用药(C)、阴性对照(D)四组,然后按PC方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继以在外周血中白细胞(WBC)低于正常低值(A组)、外周血WBC降至正常低值一半(B组)及化疗后48h外周血WBC仍在正常范围时(C组)分别连续给予皮下注射rhG-CSF,对照组(D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代替。观察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①化疗后预防组外周血白细胞值未降至正常范围以下,A组较B组低于正常值的持续时间短、rhG-CSF连续用药后至正常水平恢复时间快。②与治疗组相比,预防用药组化疗后外周血WBC下降的最低值和用rhG-CSF后上升的最高值均高于治疗组,A组又较B组疗效好。③rhG-CSF用药前后相应时间点预防组的WBC值高于治疗组,其中A组高于B组。结论化疗后应用rhG-CSF可有效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预防用药较治疗用药、早期用药较晚期用药更能够恢复小鼠化疗后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流中微血栓形成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3例血栓性疾病(脑血栓19例,肺栓塞17例,下肢静脉血栓7例)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白色微小血栓形成组P<0.01,单纯红细胞聚集组P<0.05),尤以白色微小血栓形成组最为显著。结论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与微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检测血浆sICAM-1水平,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预防和药物疗效观察有意义,是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正常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1~46岁,血站正常献血员。结直肠癌患者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42~66岁,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且均已确诊。1.2 方法 试剂盒为美国BiosoureInternat...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α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水平 ,并探讨TNFα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以 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 ,2 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血清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有远处转移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 (P <0 .0 5) ,化疗有效组血清TNFα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 ,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化疗的临床疗效有关。本研究提示检测血清TNFα水平可用于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46例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血浆sIL-6R水平。结果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组血浆sIL-6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自身抗体的滴度呈正相关(r=0.78)。结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血浆sIL-6R水平是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其血浆sIL-6R水平与炎症、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异常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对36例。肾性贫血(RA)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万IU,每周1次,连续8周,治疗前后检测其周围血象中的RBC、Hb、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骨髓象中的总红系所占百分数、粒/红系比值,部分行骨髓显微图像分析和电镜观察。结果显效1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8.89%。治疗后26例骨髓红系增生活跃,其增幅高于血红系各指标;红系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提示大剂量rHuEPO治疗RA疗效好,骨髓红系增生显著。其形态结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环孢菌素A(CsA)体外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造血祖细胞的作用。在骨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sA,观察其对粒-单核祖细胞(CFU-GM)和红系祖细胞(CFU-E)的增殖作用。结果显示,CsA在体外可显著促进MDS患者CFU-GM,CFU-E增殖,且随CsA浓度的增加而加强;高浓度CsA对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组的作用明显高于难治性贫血(RA),环型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组,提示应用CsA治疗MDS时需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离、纯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AA)患者骨髓CD34^ 细胞,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42例AA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骨髓液采集和有核细胞分离,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4^ 细胞,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作CD34^ 细胞的纯度检测。结果 骨髓CD34^ 细胞纯度达95%—99%,AA患者骨髓CD34^ 细胞多呈单个、散在分布,着色较淡;而对照组骨髓CD34^ 细胞多呈均匀或丛簇状分布,着色较深。结论 应用MACS分离从骨髓CD34^ 细胞,特异性强、纯度高,是研究从骨髓CD34^ 细胞功能、形态的最直接、客观、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对心脑血管病及偏头痛的影响。方法 以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偏头痛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vWF水平测定。结果 病例各组患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表明上述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vWF可作为一个标志物,为选择治疗药物、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