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2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60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751篇
内科学   496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科学   387篇
综合类   1330篇
预防医学   654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575篇
  18篇
中国医学   720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病变,从而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诊治的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2例健康志愿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主神经症状(SAS)量表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进行评价;采用超声测定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差异,分析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联。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性别构成、年龄、身高、有吸烟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2组研究对象体质量(t = 4.52,P < 0.01)、体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1,P < 0.0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7例出现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平均出现3.7 ±0.9种(1~9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总体症状影响评分平均为10.5 ±3.2分(0~25分)。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侧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平均为(1.55 ±0.44)、(1.97 ±0.66) mm2,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的(1.37 ±0.37)、(1.61 ±0.540) mm2t = 2.20,P < 0.05;t = 2.87,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迷走神经横断面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均无统计学关联(P > 0.05),且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数量及SAS量表总体症状影响评分均无统计学关联(P >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迷走神经增粗,迷走神经超声可用于自主神经病变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72.
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石梅  苏明权  杨秀芝  马海昕  张歌萌 《医学争鸣》2001,22(14):1321-1323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TRAP微孔杂交法检测45例子宫颈癌组织标本和8例正常的子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45例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6.6%,其中宫颈癌Ⅰ期27例,阳性率77.7%,宫颈癌Ⅲ期6例,阳性率100%。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检测出端粒酶阳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指导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静脉栓塞是临床上常见、致盲率较高的眼底病 ,好发于老年人 ,因病因复杂 ,治疗比较棘手。为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早期视网膜静脉栓塞 1 5例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1 5例进行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确诊的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1 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8~ 6 5岁 ,平均年龄 5 6岁。对照组1 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38~ 6 8岁 ,平均年龄 5 9岁。两组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中央静脉阻塞 2例 ,颞上支静脉阻塞 1 6例 ,颞下支静脉阻塞 9例 ,其它支阻塞 3例。高脂血症者…  相似文献   
74.
75.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方法有冷冻、CO2激光、高频电刀、外用药及外科手术切除等。但复发率均高.为探索降低其复发的方法,我们分别对A组87例显性尖锐湿疣进行激光治疗;B组69例显性和亚临床感染尖锐湿疣进行激光治疗;C组57例显性尖锐湿疣进行激光治疗加肌注干扰素;D组60例显性尖锐湿疣进行激光治疗加息处基底部注射干扰素,取得了不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273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并都符合卫生部防疫司1991年关于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其资料如表1所示:在198例男性患…  相似文献   
76.
他汀类的非降脂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他汀类 (Statins)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 CoA)抑制剂 ,最早于 2 0世纪 70年代由Endo等人首先发现。它们来源于桔青霉素菌 (penicilliumcitricum )的培养液中 ,分离出可抑制HMG CoA的菌株。HMG CoA抑制剂可降低LDL C ,使血浆总胆固醇浓度下降。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胆固醇在体内的生物合成。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品种有 :辛伐他汀 (simvastatin) ,洛伐他汀 (lovastatin) ,普伐他汀(pravastatin) ,氟伐他汀 (fluvastatin) ,阿托伐他汀 (atorvas tatin)等。他汀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 ,一般服药后 2~ 4h达到血浆峰值浓度。它们均在肝…  相似文献   
77.
近三年来我科收治颈部包块病例中 ,发现 3例甲状腺锥叶顶端肿瘤。术前均首先考虑甲状腺舌管囊肿 ,术后病检分别是 :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瘤、甲状腺桥本改变。提醒我们对于甲状软骨上方包块 ,应及时明确诊断 ,避免 2次手术 ,现将 3例报告如下。  例 1   女 ,2 9岁。 3年前发现颈前约黄豆大小结节 ,无痛 ,活动佳。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扫描正常 ,未治 ,渐长大 ,于 1 998年 3月收入我院。体检 :颈中部甲状软骨上缘处可触及约 1 .5cm× 1 .0cm大小包块 ,质中、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无压痛。甲状腺不大。手术 :…  相似文献   
78.
海洋药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本草纲目>中收载中药1892种,其中海洋药物就有近100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海洋药物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脑血管病等生物活性物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用于抗肿瘤的海洋药物已成为现代药物研究的热点,如临床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阿糖胞苷(D-arabinosyl Cy-tosine)就是从海绵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海绵尿核苷为结构模式研制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7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为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接受。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及广泛应用,其胆汁瘘、腹腔出血.胆总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已被充分认识。有一类并发症术中即造成组织损伤,但组织坏死经历一段时间方出现临床表现,我院1995年10月~2004年1月开展的1214例LC术共发生3例该类病例(最短术后5天,最长术后1月),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在多个临床中心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全部病例32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后溪穴观察组和针刺腰痛点对照组.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由医师和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9.4%和82.5%,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5.6%和93.5%.经Ridit分析,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取穴简便,后溪穴疗效好于腰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