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常大鼠在体内应用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二者联用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同时从正常大鼠肝内分离出大颗粒淋巴细胞(LGL),体外分别受IFNα-2b、BCG或二者联合作用后,以3H-TdR掺入实验测定生物免疫刺激剂(BIS)对LGL抗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1)单用IFNα-2b对大鼠淋巴细胞母细胞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1.7%;单用BCG使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了27.9%,二者联用则可消除IFNα-2b对大鼠淋巴细胞母细胞化的抑制作用。(2)IFNα-2b、BCG或二者联用均使大鼠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中BCG作用强于IFNα-2b(P<0.01),以IFNα-2b和BCG二者联用的效果最强。(3)IFNα-2b、BCG均可显著增强大鼠肝LGL的抑肝癌细胞增殖作用,BCG作用较IFNα-2b强,二者分别使肝LGL抑肝癌细胞增殖作用提高了50%和22.4%,IFNα-2b和BCG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强,使肝LGL的抑肝癌细胞作用提高了63%。实验结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最佳选择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大鼠肝大颗粒淋巴细胞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3.
取8例人肝癌标本,经分离和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枯否细胞(KC)和未贴壁的非肝细胞(NNPCO。从13例肝癌患者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C)。以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CP)、混合菌苗(MBv)、千扰素(IFN)单用或、2~3种合用,分别处理以上3种效应细胞后,体外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肝癌患者的KC、NNPC和MC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仍有明显抑制作用,三者的作用效果相近;②单用免疫制剂中,以BCG提高3种效应细胞的抑瘤作用最明显;③免疫制剂配伍应用较单用效果好,尤以IFN MBV BCG作用最强,分别使MC和KG的抑瘤效应提高了125%和101%。本实验为肝癌患者选用免疫制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比利时学者Wisse等在肝原位观察和分离细胞研究中,首先发现肝血窦内存在一种未曾报道的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核偏位,中央胞质内含有致密核蕊膜包颗粒,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内分泌细胞,命名为“pit cell”。近些年的许多研究证实,这种细胞是定居在肝内的具有自然杀伤作用的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并已公认它是肝内的第4种非肝细胞。由于肝是机体起防御和免疫功能的一道重要防线,因此,对肝LGL免疫特性的研究颇为注意,但国内尚未有类似研究。我们为探讨肝LGL的抗肝癌作用及其与枯否细胞等的关系,首先成功地从大鼠肝分离出高纯度的LGL。  相似文献   
35.
给大鼠以干扰素(IFN-A),卡介苗(BCG)或两者联用,以墨汁吞噬实验和溶菌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枯否细胞(KC),以图象分析系统测定KC的数量和面积;同时进行外周血非特异性酸性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显示:IFN-A、BCG或两者联用后,使溶菌酶阳性和吞噬墨汁的KC数增多,尤以肝小叶周边带为显著;KC面积明显增大;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增多,尤以“弥散型”淋巴细胞增多较显著。上述作用中BCG较IFNA明显,尤以两者联用的效果最强。是免疫制剂增强KC抗肝癌细胞作用有关的细胞学机制。  相似文献   
36.
济南假单胞菌苗对肝癌大鼠单核巨噬细胞抗肝癌作用的影响顾云娣(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200032)目的:了解济南假单胞菌苗对肝癌大鼠单核巨噬细胞抗肝癌作用的影响。方法:给肝癌大鼠注射济南假单胞菌苗,连续12周。分别于第8、12、16...  相似文献   
37.
TGFβ1基因修饰供者树突状细胞降低移植心脏RANTES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前输注人TGFβ1基因修饰树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移植心脏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化调节因子(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 TGFβ1-pcDNA3重组质粒转染供者DC;,静脉输注异体大鼠,1周后检测TGFβ1-DC;在受者脾和淋巴结的分布。TUNEL法检测受者大鼠脾T细胞凋亡水平,并检测受者脾RANTES表达的变化;同时另一部分输注大鼠接受同种异体心脏移值,观察DC输注后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变化,比较移植后不同时间排斥反应级别,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心脏RANTES的表达。结果 TGFβ1-DC输注受者后,1周内可在脾和淋巴结内形成微嵌合,并有效诱导T细胞的凋亡。TGFβ1-DC输注大鼠移植后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现移植心脏RANTES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TGFβ1-DC能有效降低移植心脏RANTES表达,增强移植心脏免疫耐受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DC)前体的方法,研究细胞因子对DC体外增殖、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经血细胞分离仪及Ficol、Percol等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含DC前体细胞组分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rGM-CSF)培养或用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联合培养;光镜及电镜观察及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离的DC前体经1周左右时间培养,细胞数量可扩增20~30倍,纯度达90%以上,GM-CSF与IL-4联合培养所得到的DC数量约为用GM-CSF培养的1.5倍。DC具有典型的树枝状或裙褶状突起,并表达高水平的HLA-DR,其CD14、CD19、CD3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用GM-CSF和IL-4联合作用更能促进DC的体外扩增及分化。  相似文献   
39.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所致心肌缺血与钙离子积聚以及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大鼠经腹腔注入PAF,20min后处死,测定其红细胞膜钠、钙泵活性、CAT酶活性以及LPO含量;同时测定银杏内酯B拮抗PAF后对膜钠、钙泵、CAT酶活性以及LPO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经注入PAF后心肌形成缺血,红细胞膜钠泵活性降低;钙泵、CAT酶活性以及LPO含量均升高。经银杏内酯B拮抗PAF后,除钠泵未有改善外,钙泵、CAT酶活性以及LPO含量均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PAF所致心肌缺血可能与自由基产生以及钙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40.
离体鼠肝细胞膜上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电镜观察下对离体鼠肝细胞膜上的(甘草次酸受体和甘草酸受体)的表达。方法胶体金探针法。结果对照胶体金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离体鼠肝细胞表面未见金颗粒,甘草次酸金标组的肝细胞表面分布着多量金颗粒,甘草酸金标组的肝细胞表面存在少得多的金颗粒。结论鼠肝细胞膜上存在多量甘草次酸受体,只存在少得多的甘草酸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