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蓝碟”行双原发结直肠癌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5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应用腹腔镜与“蓝碟”相结合对5例双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双原发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平均时间185min;术中平均出血115 ml,切除淋巴结总数平均为30个。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同时性双原发结直肠癌应用腹腔镜与“蓝碟”相结合实施双原发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可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并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受压腰骶神经根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4—10月30例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受压患者(观察组)的常规腰椎MR序列及3D-Fiesta序列、IVIM-DWI序列图像;另按性别、年龄匹配纳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GE ADW 4.6工作站,使用MADC软件包测量对照组双侧L4、L5、S1神经节的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观察组患者受压侧及其对侧神经根的D、D*、f、ADC值。比较对照组同节段左右两侧神经节和不同节段神经节各观察项目测量值,以及观察组受压侧神经根与对侧正常神经根各观察项目测量值。绘制受压神经根D值和ADC值的ROC曲线,评价诊断效果。结果 对照组L4、L5、S1神经根的D值分别为(0.603±0.064)×10-3 mm2/s、(0.624±0.079)×10-3 mm2/s、(0.628±0.088) ×10-3 mm2/s, D*值分别为(3.815±0.541) ×10-3 mm2/s、(3.862±0.414)×10-3 mm2/s、(3.915±0.611) ×10-3 mm2/s; f值分别为0.454%±0.076%、0.484%±0.101%、0.445%±0.094%; ADC值分别为(0.934±0.085)×10-3 mm2/s、(0.945±0.051)×10-3 mm2/s、(0.953±0.064)×10-3 mm2/s。观察组神经根受压侧D、D*、f、ADC值分别为(0.669±0.081)×10-3 mm2/s、(3.852±0.776)×10-3 mm2/s、0.528%±0.115%、(1.096±0.087)×10-3 mm2/s,健侧D、D*、f、ADC值分别为(0.617±0.080)×10-3 mm2/s、(3.961±0.684)×10-3 mm2/s、0.479%±0.083%、(0.938±0.074)×10-3 mm2/s。对照组同节段左右两侧神经节和不同节段神经节所测D、D*、f、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受压侧神经根与对侧正常神经根比较:D和ADC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绘制并分析ROC曲线,D值对诊断神经根受压具有较高效能,其次是ADC值,D值的AUC为0.923(95%CI 0.803~0.987),ADC值的 AUC为0.895(95%CI 0.865~0.999)。结论 IVIM模型的MR DWI技术可用于腰骶神经根检查,且与单指数模型的MR DWI相比能更详细、准确地反映神经根受压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脂肪、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干预效应及对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为22只和60只,全部进行卵巢切除造模。术后70 d从2组分别随机选出10只大鼠处死后取右侧股骨,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确认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剩12只,手术组剩48只,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补肾方组、通络方组、补肾通络方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分别给予补肾方(5.4 g·kg~(-1)),通络方(0.9 g·kg~(-1)),补肾通络方(6.3 g·kg~(-1))进行灌胃,连续70 d。实验结束后,检测血糖和骨密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肪、骨骼肌PGC-1α和GLUT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糖略升高,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脂肪、骨骼肌PGC-1α和GLUT4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大鼠血糖明显下降,脂肪、骨骼肌PGC-1α和GLUT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通过促进脂肪及骨骼肌PGC-1α表达,增加GLUT4表达,提高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microRNA-451a(miR-451a)是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通过表达谱芯片筛选出CR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肿瘤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iR-451a在CR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451a对CRC的诊断效能。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451a的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miR-451a高表达与直肠癌患者远处转移呈负相关(r=-0.179,P=0.032)。miR-451a表达量对CRC组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0.01)。生信分析结果显示miR-451a的靶基因与CRC发生发展的多种重要通路密切相关。结论外泌体miR-451a可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辅助临床进行CRC早期诊疗。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3例乳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临床试验原则分为2组:单纯乳癖消治疗组102例给予单纯乳癖消6片/次,3次/d口服,经期停药,治疗周期为3个月;联合神经阻滞组101例在乳癖消治疗的同时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周期为3个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乳腺高频X线影像学分析、临床疗效及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水平等.结果 联合神经节阻滞组乳腺高频X线影像改善显著优于单纯乳癖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1%和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联合神经节阻滞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乳癖消治疗组(分别为93.2%和75.6%,χ2=6.25,P<0.05);治疗3个月后单纯乳癖消治疗组与联合神经节阻滞组血清雌激素[(100.1±12.5)ng/L与(82.3±10.2)ng/L]、孕激素[(1.9±0.2)μg/L与(5.8±0.7)μg/L]、催乳素[(35.4±4.1)μg/L与(15.5±2.6)μg/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乳腺增生临床综合治疗中,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CT扫描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含量,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7例(其中106例具CT增强扫描的资料)血清标本来自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11月间的住院患者,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FP-L3的含量,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137例病例均具有CT或CT增强扫描资料,回顾分析137例患者总共164个PHC病灶的增强扫描经后处理技术得到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而诊断,探讨采用血清AFP-L3含量与CT增强扫描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PHC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以AFP-L3〉37.89ng/ml为临界值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3.69%(77/92),特异度为88.88%(40/45)。联合运用血清AFP-L3含量以及CT扫描两种技术诊断PHC的灵敏度为85.57%、特异度为88.57%。结论联合运用ELISA法检测AFP-L3含量及CT增强扫描两种技术对PHC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对血清AFP-L3含量低的PHC患者诊断中行CT增强扫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乳腺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钼靶和乳腺MRI上的表现及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A15-3的表达水平,比较超声、钼靶和MRI及CA15-3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比较术前超声、钼靶、MRI、CA15-3及联合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MRI的确诊率明显地高于超声和钼靶,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1,P<0.050;x2 =3.513,P<0.05),钼靶也明显高于超声,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12,P<0.05).CA15-3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漏诊及误诊率明显高于钼靶、MRI、CA15-3.超声、钼靶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CA15-3水平检测正确诊断86例,诊断正确率为93.5%.结论 乳腺癌较容易漏诊,疑难病例定性困难,超声、钼靶、MRI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正确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不脱钙冰冻切片法测量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厚度数值,探索使用 OCT 无创测量兔膝关节软骨厚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标准化饲养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100个膝关节),以直径2 mm 环形钻标记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负重区软骨面,取中心点、+0.5 mm、-0.5 mm 3个测量点,先后采用 OCT、不脱钙冰冻切片镜下测量采集软骨厚度数据,比较2组数据值并绘制2种测量方法在3个测量点的 Bland-Altman 图检验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中心点、+0.5 mm、-0.5 mm 3个测量点 OCT 测量结果(296.5±1.6)μm、(302.6±3.5)μm、(287.9±5.6)μm,不脱钙冰冻切片测量结果(278.4±1.9)μm、(290.3±5.9)μm、(280.3±4.6)μm。3个测量点的 Bland-Altman 图中,差值的均数以及差值的95%分布范围分别为:18.11(16.65,19.56)μm、12.4(5.5,19.2)μm、7.4(2.8,12.0)μm,3个测量点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3(95%CI:0.89~0.95,P <0.0001)、0.84(95%CI:0.77~0.89,P <0.0001)、0.91(95%CI:0.87~0.94,P <0.0001)。结论以不脱钙冰冻组织切片显微镜下测量作为标准参照,OCT 技术用于兔膝关节软骨厚度测量具有可行性,其优势在于测量兔膝关节软骨厚度快速无创、重复性好,可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动物实验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与MRI联合血清CA15-3、CEA诊断老年乳腺癌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选择方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确诊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及90例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进行三维超声、MRI及血清CA15-3、CEA诊断。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三维超声、MRI诊断阳性率,血清CA15-3、CEA水平,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研究联合诊断不同分期乳腺癌阳性率。结果:三组对比,乳腺癌组患者的三维超声、MRI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且血清CA15-3、CEA水平亦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三维超声、MRI及血清CA15-3、CEA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MRI及血清CA15-3、CEA联合诊断Ⅰ-Ⅱ期及Ⅲ-Ⅳ期乳腺癌的阳性率高于单项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与MRI联合血清CA15-3、CEA诊断老年乳腺癌,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联合诊断阳性率较高,且能有效诊断乳腺癌分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5月30日收治的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西药HP根除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效果以及HP清除情况。结果在溃疡愈合效果上,观察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HP清除情况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的患者采取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溃疡愈合效果、HP清除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