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目的 调查贵州省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执业环境,为护理管理人员改善急诊科护士执业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电子问卷对贵州省16所三级医院476名急诊科护士的执业环境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贵州省急诊科护士执业环境得分为(79.39±19.97)分,得分最高条目为“工作时有可遵循的标准”,得分最条目为“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管理决策”。护师、本科、工作2~5年的护士执业环境得分较低。结论 贵州省急诊科护士执业环境水平尚可,护理管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管理与改善护师、本科、工作2~5年护士的执业环境,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2.
糖尿病患者食管和胃24小时pH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食管酸碱反流情况及胃内pH变化,探讨其诊断胃、食管分泌及运动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便携式24小时pH动态监义,对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非卧床食管和胃24小时PH动态监测,对食管反流的6项PH指标综合分析,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 有一食管酸反流的6项指标及总计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食管碱反流及胃内24小时各项PH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通过整理古籍中黄褐斑外用方剂,进而对现代临床中基于古籍的黄褐斑外用方药进行数据挖掘,获取其用药规律,探求其网络药理学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获取古籍黄褐斑外用方药。搜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等,检索现代临床中黄褐斑的外用方药,筛选基于古方的外用方剂,建立黄褐斑外用方药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药物关联规则,获取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使用网络药理学探索核心药物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整理得到古方37个,涉及中药78味;现代临床复方309个,涉及中药232味。现代临床中最常用的药物为白芷、茯苓、当归、白及、白附子等;最常用的药对为白芷-茯苓;高置信度药物关联规则有白及-白蔹->白芷、茯苓-白附子-僵蚕->白芷、茯苓-白及-僵蚕->白芷等;核心药物包括白芷、茯苓、僵蚕、白及、当归等12味中药。获取核心药物有效靶点347个,疾病靶点476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8个,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通路19条,并构建疾病-交集靶点-通路-核心药物-有效成分网络。结论 核心药物对外用治...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探讨葛根素改善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组、PRDM5过表达及葛根素+PRDM5过表达组,每组10只,采用Allen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采用运动功能评分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肉眼及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和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元核抗原(NeuN)、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突触素1(synapsin I)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组织PRDM5、Wnt1、β-catenin、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脊髓损伤段淤血面积及结构破坏明显减轻,炎症浸润现象减轻,出现一定量髓鞘再生。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元凋亡明显减少,NeuN、BDNF、synapsin I表达明显增加,PRDM5、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Wnt1、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葛根素能够部分逆转PRDM5的作用。结论 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PRDM5表达,进而激活Wnt/β-ca...  相似文献   
205.
水凝胶和纳米颗粒在药物递送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物理化学的多功能性,可以实现疾病触发的原位自组装和药物持续性或响应性释放。纳米颗粒的高靶向性和低毒性可显著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递送效率。然而,水凝胶和纳米颗粒在应用时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水凝胶具有机械强度低和难以递送疏水性药物等缺点,纳米颗粒具有脱靶效应以及在肿瘤的低蓄积和低滞留等问题。因此,将纳米颗粒掺入到水凝胶网络中可形成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系统,使水凝胶成为抗肿瘤纳米药物局部应用的储库,从而结合两种制剂的优势以产生协同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纳米粒-水凝胶复合递药系统的药物释放行为设计,并概述了纳米粒-水凝胶复合递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局部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瘤内和瘤周注射、皮下或肌肉注射、透皮给药和腔道内给药,为抗肿瘤新剂型和新制剂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6.
目的 探究阿托品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托品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纳洛酮联合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临床效果,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治疗前、治疗48 h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8 h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恢复胆碱酯酶活力时间、恢复自主呼吸与意识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降低幅度均更大;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更加显著,能够缩短药物作用时间,减少阿托品用量,并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利用基于网络细胞反应印记整合文库(LINCS)提供的药物扰动基因表达谱数据和阿尔茨海默病(AD)谷氨酸毒性发病机制,以囊泡谷氨酸转运体1(VGLUT1)为靶点进行抗AD药物重定位预测。方法 利用MetaCore数据库构建VGLUT1调控基因集,基于LINCS提供的药物扰动基因表达谱数据,采用基因富集分析评估药物调控VGLUT1转录潜能,预测靶向调控VGLUT1转录的抗AD药物。以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为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新异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对预测药物的抗AD作用进行验证。结果 获得了包括16个激活VGLUT1转录和11个抑制VGLUT1转录的基因集;富集分数排名前5具有促进VGLUT1转录作用的药物为氟尼缩松、谷氨酰胺、阿那曲唑、米非司酮和雷替曲塞。米非司酮可显著增加SAMP8在水迷宫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P<0.05),而对新异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偏好指数无显著影响。结论 基于LINCS转录组数据和VGLUT1特征基因集的药物重定位为抗AD药物发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易实现的参考方法。米非司酮具有成为抗AD药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影像特征及病理核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的患者105例,共107个病灶,术前均接受乳腺X线摄影检查,系统描述病变的X线影像学特征。分析不同病理核分级及其影像特征与不同肿瘤因子表达(HER2阳性组、ER阳性组和三阴组)的相关性。结果 钙化为DCIS的主要影像学特征(74/107,69.15%),HER2阳性组、ER阳性组、三阴组间钙化形态及分布类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R2阳性组以区段样分布(23/45,51.11%),线状分枝状钙化(18/45,40.00%)表现为主,主要为高级别DCIS(38/55,69.09%)。ER阳性组以区域性分布(23/45,51.11%)、多形性钙化(12/23,52.17%)表现为主,以非高级别为主(22/42,52.38%)。结论 DCIS患者的乳腺X线表现特征与肿瘤的一些分子生物学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9.
局部晚期鼻咽癌300例放射化学治疗远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联合诱导和(或)同步化学治疗的疗效和副反应,分析影响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共收集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化学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III~Ⅳa期初治鼻咽癌300例,其中诱导化学治疗94例(31.1%),同步化学治疗64例(21.3%),诱导化学治疗+同步化学治疗142例(47.3%)。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放射线采用60Co伽玛线或6Mv-X线,原发灶中位剂量72 Gy,23例患者外照射后补充后装治疗。化学治疗方案均采用5-氟尿嘧啶+顺铂。中位随访时间为79个月。主要随访观察指标:急性副反应、远期并发症、生存期、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结果早期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和口腔黏膜炎,严重晚期副反应主要为后组颅神经损伤。全组患者5 a总生存率、原发灶控制率(局部控制率)、区域淋巴结控制率(区域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7.7%、94.6%、94.3%和72.4%。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化学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只有化学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诱导化学治疗加同步化学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均明显好于单纯诱导化学治疗和同步化学治疗者(P<0.05)。但化疗方式并不影响远处转移率。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化学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理想,耐受性好。诱导加同步化学治疗疗效最好,但需要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10.
目的 探讨自拟止痫汤联合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止痫汤口服,2组均治疗1年.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肢体抽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