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作为细胞内重要的膜性结构,负责分泌蛋白与膜蛋白的折叠加工,脂类的生物合成以及钙平衡的调节。当ER环境发生改变,如缺血、缺氧、突变蛋白的大量堆积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启动,并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固醇调节级联反应。在应激状态下,ER对维持细胞内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ERS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并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高强度长时间应激状态下,ERS无法维持细胞稳态,会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加速细胞更新。根据近几年已有报道的文献研究整理,在骨质疏松、成骨不全、氟骨症等相关骨病的研究中,ERS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发病早期,ERS通过对多种骨细胞的调节,缓解病情。当病情严重ERS会触发内质网凋亡信号,导致细胞凋亡和生物体的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ERS与骨细胞及相关骨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随着对RV感染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免疫在其发病和疫苗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T淋巴细胞参与了RV感染的免疫及保护,CD4^+T细胞与CD8^+T细胞对于RV感染清除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对于不同的RV表位随着时间的变化及组织的不同T细胞的应答也不同。细胞毒性T细胞则通过杀伤RV感染的细胞以清除病毒感染。此外IL-6、IL-2、IL-12、TNF—α和IFN-γ等细胞因子在轮状病毒感染时均有升高,在轮状病毒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剖析传统中药药性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机体电磁辐射表征中医之气的观点,提出中药药性量子假说,即四气、归经是中药药性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指标。四气是调节机体电磁辐射量子叠加态的量度,归经表征的是药物和机体作用产生的电磁辐射与机体经络(电磁聚束频率)的吻合匹配,五味、升降沉浮则是药性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74.
生物机体电磁辐射场具有非局域相干性,在机体内发生干涉现象,其干涉聚束构成一个整的体立体性网络,在生物体表(相当半反射面)形成强弱相间的条纹(聚束)。它携带着相关脏器的生物信息,将机体内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纵向聚束一般称为经脉,横向聚束称一般为络脉,腧穴是电磁干涉聚束的交会集聚点。  相似文献   
75.
通过分析论证认为,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关键,建立中医实验技术体系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基础,突破原有框架创立新学说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核心。进一步提出中医人体之"气"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量子场的"量子中医学"概念,以及运用微观状态的电磁辐射、光(量)子辐射、能量(热)等量子形式,建立量子中医学诊察和实验技术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6.
碳酸酐酶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碳酸酐酶(CA)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碳酸酐酶(CA)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01-01-2011-11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碳酸酐酶的生物活性;2)碳酸酐酶在癌肿瘤中表达;3)碳酸酐酶表达对癌肿瘤的影响;4)碳酸酐酶对癌患者预后等的影响.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6篇.结果:CA在机体中主要是催化H2O+CO2+H+(←→)H3CO3+这一包含气体和离子的转换平衡.该平衡对酸碱平衡、气体交换、离子转运等生理过程都十分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A在大多数肿瘤中都有表达,在不同肿瘤中表达的CA同工酶不同,对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论:研究碳酸酐酶与肿瘤的关系,在探索肿瘤发病机制和发展基因的靶向化疗提高抗癌效果等方面都有着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旨在对胰腺癌转移相关基因C14orf166进行真核重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筛选其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14orf166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构建人C14orf166的带双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C14orf166-His,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至人胚肾293T细胞。采用Ni-agrose进行His标签蛋白的pull-down纯化,分离C14orf166的蛋白结合复合体,对蛋白混合物进行SDS-PAGE分析,选择差异条带,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结果在293T细胞中重组表达了C14orf166蛋白,对C14orf166蛋白复合体进行分离鉴定后,筛选出RS8、EFCB9和NRAP3个可能与C14orf166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基因重组表达结合pull-down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可以发现新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了解C14orf166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别构建CMV、H1、tRNA、U2、U3和U6启动子驱动反式丁型肝炎病毒核酶(HDV核酶)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在这些载体中,HDV核酶设计为靶向HBV基因序列PreS2和C区。方法用PCR技术分别扩增CMV、U2和U3启动子,并连入pMD18-T载体。合成靶向PreS2和C区HDV核酶并利用SalⅠ和H indⅢ的酶切位点分别连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EGFP(pLEGFP-R z)。然后利用BamHⅠ和SalⅠ的酶切位点分别把CMV、H1、tRNA、U2、U3和U6启动子连入重组载体pLEGFP-R z。所有的重组载体经PCR和酶切的方法验证。结果成功地构建了分别含有6种启动子驱动HDV核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结论这些重组载体的构建为筛选高效表达核酶的启动子奠定基础。同时这些重组载体也可用于进一步研究HDV核酶抑制HBV复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79.
80.
基因工程制药研究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试图简述基因工程制药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方法:基因工程制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反义技术、蛋白质工程、糖工程及研究现状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概括性综述。同时对我国基因工程制药的研究和开发也进行了概述及展望。结果与结论:基因工程制药是目前最活跃也是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领域。我国基因工程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政府对于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