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与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3例)、C组(42例)3组,分别给予A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10mg/20mg)、B组辛伐他汀40mg、C组辛伐他汀20mg,均每晚顿服,共治疗12周,观察其调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HDL-C均呈下降趋势(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A组TC、LDL-C降低水平较B组明显(P〈0.05);B组TC、LDL-C降低较C组明显(P〈0.05);A组TC、LDL-C、TG降低水平较C组明显(P〈0.05);观察期间3组均无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较辛伐他汀的调脂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4组在治疗前、治疗3月后、治疗半年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国Centry 2000 Holter记录盒及分析系统,应用时域法分析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结果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总体标准差(SDNN)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组的SDNN测量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更有效提高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总缺血负荷及心脏相关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痛心绞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6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硝酸酯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日,观察1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血黏度、心肌总缺血负荷、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脏相关事件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血黏度,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总缺血负荷,减少心脏相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造模4、8和12周组。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组织中UⅡ、G蛋白偶联受体(GPR14)、胶原Ⅰ(col-Ⅰ)、Ⅲ(col-Ⅲ)及蛋白激酶A(PKA)的表达。体外培养乳鼠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UⅡ处理组、UⅡ+KT5720处理组及UII+SB-611812组。镜下观察及CK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UⅡ、GPR14、col-Ⅰ、col-Ⅲ蛋白及PK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UⅡ促进乳鼠成纤维细胞(CFs)的增殖(P0.05),而KT5720、SB-611812可抑制UⅡ对乳鼠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UⅡ及其受体系统促进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案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2021年3—6月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6级“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兆泰班”60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临床医学案例联合PBL教学法教授循环系统知识;以普通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授循环系统知识;分别通过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78.40±6.92)分和(87.62±6.48)分,对照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75.73±4.38)分和(82.07±6.51)分,试验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增强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协助、加强语言沟通方面,试验组学生得分分别为(8.82±0.77)分、(8.80±0.73)分、(8.73±0.76)分、(8.80±0.75)分、(8.88±0.74)分,对照组学生得分分别为(8.42±0....  相似文献   
26.
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MI)后左室重构(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LVRM)是指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整个左心室(包括梗塞区和非梗塞区)形态和大小的改变,新近的概念还包括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甚至间质结构的改变。MI后LVRM与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严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预后的密切关系使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1]。重构过程包括梗塞膨展(infarctexpansion,IE)和心室整体扩张(globa…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采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模型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躯体症状与心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山西省2家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62名慢性心衰患者,进行6个月的纵向追踪。采用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调查问卷(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PROM)先后2次进行测量(T1和T2),采用交叉滞后回归模型分析躯体症状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躯体症状和心理状态均具有一定稳定性。2次测量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状态均成正相关(r=0.331, P < 0.001; r=0.445, P < 0.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控制T1躯体症状后,T1心理状态可以预测T2躯体症状(β=0.163, P=0.010);进一步分析心理状态各维度显示,控制T1躯体症状后,T1焦虑可以预测T2躯体症状(β=0.183, P=0.004)。 结论  心理状态是躯体症状的前因变量,心理状态可以正向预测躯体症状。进一步分析显示,焦虑是躯体症状的前因变量,焦虑对躯体症状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8.
采用信号叠加技术并结合临床探讨了晚电位在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人中的阳性发生率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明,晚电位主要发生于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后伴室速、室颤者(发生率75%);正常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非缺血性心脏病人中的晚电位发生率较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晚电位有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3个月,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收缩压(SBP)、日间动态SBP、夜间动态SBP、24h动态脉压(PP)、日间动态PP、夜间动态PP都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构建多水平Cox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山西省两所三甲医院连续入选符合标准的1 433例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住院患者。记录患者住院的病历资料(包括基线资料、检查及治疗情况等)并对其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期为23个月。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自变量进行筛选;采用两水平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结果  研究对象中的436(30.4%)例患者发生了再住院,两水平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HR=1.010,95%CI:1.001~1.019,P=0.032)、男性(HR=1.234,95%CI:1.009~1.509,P=0.040)、体力劳动(HR=1.458,95%CI:1.036~2.050,P=0.030)、市医保(HR=1.513,95%CI:1.120~2.043,P=0.007)、QRS波间期延长(HR=1.004,95%CI:1.001~1.008,P=0.018)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比重(HR=0.000,95%CI:0.000~0.059,P=0.021)为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再住院的保护因素。 结论  年龄、性别、职业、市医保、QRS间期及尿比重是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加强临床护理监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少患者再住院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