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与两种种植体(钛种植体和锆瓷种植体)复合构建干细胞一种植体复合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用解剖髓腔交锁假体(AML)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采用AML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26例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6个月时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7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4%.随访8~36个月,骨折均愈合,未见有假体松动、断裂、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AML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安全,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面有优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3.
糖尿病性牙周炎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的存在,使得牙周炎病人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和病程进展速度都显著增高。近年来,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机制日益得到重视,本文拟通过文献回顾对目前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性牙周炎中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年龄为49~86岁;肿块均位于左侧乳房,肿块界清,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呈分叶状或囊性;镜下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有筛状和管状-梁状和突体型构型。肿瘤实质由腺上皮细胞、基底样细胞和皮脂腺分化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ER、PR和Cerb B-2均阴性,上皮细胞表达CK7、CK5/6和CD117;基底样细胞具有肌上皮细胞特征,表达CK5/6和P63。4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均无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2例行局部扩大切除。随访3~6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情况发生。结论 乳腺腺样囊性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具有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5.
应用亲和层析法提纯我室自制的抗胰癌单克隆抗体4C_6,经固相氧化法标记~(131)I,腹腔注入荷人胰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经体外扫描,观察单抗4C_6在不同时间的定位能力及其生物学分布和代谢情况。结果表明:投药后48h~168h,随非瘤组织本底的消减,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聚集,与对照组全身均匀分布不同;显像最佳时间为投药后120h,此时,T/NT比值除血、甲状腺外,均大于3,与对照组均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每g瘤组织的放射性百分比,于投药后120h达6.87%ID/g。结果说明单抗4C_6对胰腺癌具有一定的定位能力,可望用于胰腺癌的临床放免显像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寻找新型靶向抗肿瘤小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物,合成其衍生物,采用MTT法对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并通过细胞周期实验、体外抗 HCT116细胞(p53-/-)活性实验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探索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9对 HCT116细胞抑制活性达到9.382μM、化合物1对MCF7细胞抑制活性达到3.636μM、化合物7与化合物10对 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分别为6.677μM和8.746μM,均优于阳性药 Nutlin-3a 与5-Fuorouracil。并推测出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为 p 53-MDM2相互作用。结论:1,4二羰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为p 53-MDM2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使就诊病人变得多样化,病人的就诊意识不断加强,就诊要求逐步提高。如何面对新的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我院在加大力度抓好护理质量管理的前提下,注意提高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从2001年开始,循序渐进的开展英语护理学习及护理查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镇静和止痛是儿科机械呼吸患儿治疗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此类患儿常感到疼痛、恐惧和焦虑。直到今天,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和苯甲二氮(艹卓)类药如安定苯还常用作镇静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和分析内镜手术对微小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92例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腺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两侧淋巴结清除术; B组共计83例患者,采用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 C组共计65例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腺切除+峡部切除+同侧颈淋巴结改良清除术。评价治疗前后三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测定各组患者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经对应的手术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0.2%,B组总有效率为91.6%,C组总有效率为95.2%,C组手术方式的总有效率高于A和B组。手术后A组和C组低血钙发生情况明显高于B组。三组甲状旁腺激素(PTH)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内镜手术治疗微小甲状腺癌是较为成熟和高效的治疗方案,常伴随术后一定程度的低血钙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44例首程放疗食管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通过局域网将CT扫描图像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CMS Focus3.0或ADAC Pinnacle6.2b)并进行三维重建,由负责医师勾画GTV、CTV、PTV和危及器官(OAR),物理师为每例患者制定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全组处方剂量5800cGy-7000cGy,中位处方剂量6600cGy,24例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余20例行后程加速照射,即常规分割照射3000cGy-4000cGy/3周~4周后再加速照射,300cGy/次,1次/天,5次/周。结果全组患者1年生存率69.15%,其中CT扫描肿瘤长度≤7cm组与〉7cm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和56.81%,x^2=3.96,P=0.0465;GTV体积≤80cm^3组与〉80cm^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7.13%和45.00%,x^2=9.63,P=0.0019;后程加速照射组与常规分割照射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97%和60.26%,x^2=1.08,P=0.2996。全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见1、2级,占88.64%(39/44)。共24例(511.54%)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肺平均剂量、肺V20、V25、V30,V35及肺NTCP均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不明显增加食管癌放疗的急性毒副反应,安全、可行,三维适形后程加,速照射有可能进二步提高食管癌放疗疗效,肺平均剂量、肺NTCP、肺V20、V25、V30,V35对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