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板股韧带的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正常MRI表现 ,建立由它所致假撕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真撕裂的鉴别方法。资料与方法 采用 6 0侧正常膝进行矢状和冠状位MR扫描 ,观察板股韧带的MRI表现。结果 板股韧带显示率为88.3% (5 3侧 ) ,其中板股前韧带为 2 6 .7% (16侧 )、板股后韧带为 86 .7% (5 2侧 )和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 2 3.3% (14侧 )。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 ,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 ,5 2 .8% (2 8/5 3)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 ,被称为假撕裂 ,易与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混淆。但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 (2 1/2 8)或垂直方向 (7/2 8)。结论 根据假撕裂位置、方向以及冠状像和连续矢状面的观察 ,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后角真假撕裂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4例转移瘤、21例骨质疏松、8例血管瘤和1例骨髓瘤,54例患者的62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治疗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动态观察骺板直接损伤后影像病理变化过程。方法:采用Salter-HarrisⅣ型损伤模型。将42只幼兔随机分成7组,分别于术后24h1、、2、4、8、12周和6个月各时间点行影像学检查,并处死动物进行影像病理对照研究。结果:骺板直接损伤可导致骨桥形成,骨骺提前闭合。增强检查有助于显示骨桥形成过程。结论:MRI是骺板损伤的理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4.
MRI显示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范围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显示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范围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比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恶性骨肿瘤的平片、CT和MRI表现,并将MRI所见与相应大体病理标本的断面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灶纵向范围,MRI优于平片(P〈0.01);显示肿瘤病灶横向范围,MRI和CT无显著性差异。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病灶的边缘,断层标本取材证实距病灶边缘0.5cm内“正常”组织无瘤细胞浸润。结论:MRI显示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及直肠癌对盆腔主要筋膜侵犯的MRI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前列腺肿瘤侵犯尿生殖膈及Denonvilliers筋膜患者、4例直肠肿瘤侵犯直肠系膜或直肠系膜筋膜患者的MRI表现特点.结果 肿瘤对筋膜侵犯的MRI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筋膜连续性中断,局限结节样侵犯;间接征象为脂肪间隙消失,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筋膜受累情况,对确定肿瘤分期有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初步探讨MRS检查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 Cr)/Cit,CC/C]值对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Gleason评分的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5枚标本,将每枚标本按照MRS检查中最大横径兴趣层面剖开、取层,将层内每一兴趣区的CC/C值和病理切片的Gleason评分结果进行对照,通过绘制散点图及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再根据CC/C值分别进行中高分化前列腺癌组(Gleason评分≤7分)及低分化癌组(Gleason评分>7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的假设检验,计算最佳诊断阈值(Cutoff值).结果 共取得有效病理诊断结果90个,其中有癌区70个,无癌区20个.MRS检查共得到CC/C值90个,以CC/C值>0.86为确定癌标准,诊断前列腺癌区65个,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正确区域59个;诊断无癌区25个,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正确区域14个.经Spearman相关分析,CC/C值与对应区的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746,P=0.000).中高分化前列腺癌组中,以ROC曲线下面积计算Cutoff值的假设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组中,以ROC曲线下面积确定CC/C值为0.948最佳诊断阈值,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75.0%,经Spearman分析低分化癌组中的Gleason评分与CC/C值亦呈正相关(r=0.605,P=0.000),提示CC/C值与低分化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当CC/C值大于0.948多为低分化癌,Gleason评分多>7分.结论 CC/C值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MRS检查可用于预估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77.
目前,国内喉全切除术后患者首选的发声方法为食管发音,但其学习难度较高,人工喉发音音质粗糙且使用麻烦,而气管食管发音假体成功率高,植入发音假体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高,声音参数更好。气管食管穿刺造瘘植入发音假体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喉全切除术后恢复发音功能的金标准,然而在我国尚未大范围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气管食管发音假体在喉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我国相关医务人员在喉全切除术后植入气管食管发音假体的实践及研究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 Motoric cognitive risk syn-drome,MCR)是近年来痴呆前症阶段( pre-dementia stage)的研究热点.这个概念由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神经科Verghese等人[1]在2013年提出,用以确定痴呆的早期高危人群.痴呆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其特...  相似文献   
79.
磁共振对骨骺部位损伤的诊断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对骨骺部位损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0例骨骺部位损伤的病例。男6例,女4例,年龄7-15岁,平均年龄10.8岁。所有病例先行X线检查,再应用Toshiba 1.5T和Marconi 1.5T MR扫描仪行磁共振检查。检查序列包括:SE T1WI、3D-FE、FSE T2WI。结果:10例12次伴有骨桥形成,其中中央型4例,1例伴有同侧肢体短缩;线样型4例,无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1例一年后随访骨桥消失;周围型2例,1例成角畸形,1例同时还伴有肢体短缩;4例线样型骨桥,X线检查为阴性。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MRI可以清晰显示骨骺部位软骨结构,MR已成为对骨骺部位检查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8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 男,40岁.因高热10天就诊.有脾外伤史.查体:体温39.8℃,脉搏108/min,呼吸18/min,血压120/60 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