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1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干细胞白血病基因在再障和正常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血病干细胞(SCL)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基质细胞 (BMSC)及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9例AA和33例正常骨髓标本。体外长期培养扩增BMSC,并收集悬浮细胞。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T-PCR-ELISA)检测SCL基因在BMSC和悬浮细胞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率,并以管家基因β2微球蛋白(β2M)为内参照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SCL基因在AA的BMSC中的表达率(22.2%)低于正常对照组(69.7%,P<0.05)。SCL基因在AA的悬浮细胞中的表达率(87.5%)高于其对应的BMSC(P<0.05)。PCR-ELISA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CL基因在正常对照组悬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对应的BMSC(P<0.05)。结论:SCL基因在AA的BMSC中的相对低表达状态提示可能与AA造血调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条件,模拟体内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过程,为研究新血管的形成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胚胎小体,将11 d的胚胎小体种植到胶原中诱发出芽性血管新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胚胎小体及其出芽向内皮细胞和功能血管的分化。结果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能自发形成胚胎小体,其内部含有血管样结构,并伴有平滑肌的分化;种植到胶原中的胚胎小体能再现出芽性血管新生。结论胚胎干细胞存体外不但能定向分化成内皮细胞,还能再现体内血管生成、血管新生及动脉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73.
脐带血AC133+细胞体外扩增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脐带血穴UCB雪AC133 细胞体外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动态观察AC133 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以了解AC133 抗原与CD34抗原的关系。方法将从新鲜UCB标本中纯化的AC133 细胞接种于无血清无基质的悬浮体系,分别于培养0、7、10、14天检测扩增潜能、免疫表型和集落形成等指标。结果①自早期的AC133 CD34-、AC133 CD34 、CFC-HPP、CFU-GEMM、AC133 及CD34 细胞群至各系定向祖细胞等各阶段造血干/祖细胞穴HSPC雪均得到持续显著的扩增;②AC133 和CD34 细胞的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迅速降低,AC133 细胞在CD34 细胞中的比例亦明显下降穴从99%降至50%雪,但同一时点AC133/CD34亚群比例均呈现出AC133 CD34-相似文献   
74.
造血干细胞的粘附和趋化是归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过程的调节非常复杂.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DF-1)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因子对多种细胞均具有趋化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细胞在体内的迁移情况,并为改善移植后细胞向骨髓的定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背景与目的探讨抗CD44抗体HI44a对新鲜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凋亡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从细胞形态学、四氮唑蓝(NBT)还原反应和细胞分化特异性抗原CD11b,CD14和CD15的变化,体外研究HI44a对3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并利用Annexin-Ⅴ试剂盒检测HI44a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RT-PCR方法检测其对细胞分化相关因子G-CSF,M-CSF及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经HI44a作用后,白血病细胞形态向成熟方向转变;M2~M5各亚型的NBT还原反应阳性率分别升高到31%(对照为9%)、55%(对照为10%)、25%(对照为12%)和32%(对照为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1b,CD14和CD15表达分别由对照组的9.65%、27.40%、57.38%升高到19.29%、40.60%和66.82%(P均<0.0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由对照组的26.21%升高到41.18%。RT-PCR检测发现HI44a作用后,M-CSF表达增强,而原癌基因c-myc表达降低。结论HI44a能够有效的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凋亡,为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影响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时其分泌的因子尚有支持造血的作用。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发展与T细胞功能亢进引起的造血干、祖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全骨髓细胞治疗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疗效。方法:建立BALB/C小鼠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注射全骨髓细胞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全骨髓细胞对实验动物的疗效及骨髓的造血组织容量、脂肪细胞和血窦结构。结果与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至第20天,对照组全部死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4例死亡,全骨髓细胞组1例死亡。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全骨髓细胞组存活小鼠,其体质量变化趋势、血细胞计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均无显著性差异。③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全骨髓细胞组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的比值示无差异,与正常小鼠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有下降趋势。全骨髓细胞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下降。提示,单独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够使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症状改善、造血恢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效率不如全骨髓细胞,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旨在探讨IL-1β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造血支持的影响。将分离得到的hUC-MSC以2×106接种于75 cm2培养瓶中,贴壁2 h后,加入10 ng/ml IL-1β培养36 h后收集培养上清和细胞。观察有/无IL-1β的条件培养液对CD34+细胞造血支持的影响;real time PCR检测加/不加IL-1βMSC的造血相关因子mRAN的变化;ELISA法检测造血相关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含有IL-1β的MSC条件培养液能明显增强CD34+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且以粒系和粒-单核集落形成单位为主。IL-1β促进了MSC GM-CSF、G-CSF、IL-6的mRNA的表达,促进GM-CSF、G-CSF、IL-6蛋白自脐带MSC的分泌。结论:IL-1β能够增强MSC的造血支持能力,尤其是向髓系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8.
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导致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水平升高 ,可能是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而且还可能是心肌梗死 (MI)初发病例发生再梗死的危险因素[1,2 ] ,我们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AI 1水平及PAI 14G/ 5G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探讨PAI 1在AMI发病中的作用。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AMI患者组 5 6例 ,男 44例 ,女 12例 ,年龄 34~ 85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 5 5名 ,男 42名 ,女 13名 ,年龄 40~ 82岁。无冠心病 (CHD)、高血压、糖尿病、脑…  相似文献   
79.
血小板第4因子及四肽AcSDKP的造血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四肽N乙酰丝天赖脯(AcSDKP)对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小鼠体内造血的作用。方法实验鼠用PF4(40μg/kg)或AcSDKP(4μg/kg)注射2次,间隔6小时,第2次注射后20小时再注射5FU(150mg/kg)。第6,8和13天时,检查高增殖潜能的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MK)及巨核细胞(MK)。结果PF4或AcSDKP可促使6~8天的HPPCFC以及8天的BFUE和CFUGM明显增加;PF4还能促进8天的CFUMK和MK增加,但AcSDKP则无此作用。结论PF4和AcSDKP虽然对巨核祖细胞的作用不同,但它们均能加速体内HPPCFC、CFUGM和BFUE的恢复,这两种分子有可能具有保护造血细胞抵抗化疗药物杀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及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癌灵一号[主要成分是砒石,含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恶性血液病获得一定疗效。,从此开始了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历程。为了更好的了解AS2O3治疗APL的机制及方法现对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