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MSCT三期扫描在直肠癌术前TNM 分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直肠癌术前诊断及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男性43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7岁。所有患者术前采用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得数据行薄层及三维重组,对直肠肿瘤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对直肠癌T 分期判定的准确率为83% ,对直肠癌N 分期判定的准确率为76% ,16层螺旋CT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 、87% 、73% 、80% 。16层螺旋CT判断肿瘤浆膜面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 、55% 、84% 、58%。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术前TNM分期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NERC-300软组织高频焊接仪用于闭合兔在体小肠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80段5 cm长的富血供兔在体小肠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段。观察组应用NERC-300软组织高频焊接仪闭合肠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丝线缝合法闭合。比较两组肠管闭合时间及闭合成功率。结果两组小肠管闭合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爆破压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最高基础压;观察组肠管闭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NERC-300软组织高频焊接仪闭合兔在体小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构建MDCK-MDR1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进行验证,以用于口服药物吸收和转运机制的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组(1.0×108/L的L组、2.5×108/L的M组、5.0×108/L的H组)MDCK-MDR1细胞接种于24孔Transwell培养板上,培养1~7 d,通过吸光度值绘制MDCK-MDR1细胞生长曲线,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点细胞的形态,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跨膜电阻(TEER)值,确定形成单层膜结构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和培养时间。通过荧光黄转运实验对不同浓度和时间点形成的单细胞膜结构进行验证。结果 L组、M组和H组分别在接种后第5、3、1天形成单层膜结构,分别在第5、4、3天时吸光度值达到峰值。L组在接种第5天时TEER值达到300Ω·cm2,第5~7天趋于稳定,故确定形成单层膜结构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为1.0×108/L,最佳培养时间为5 d。荧光黄转运实验验证显示,该单层膜结构的荧光黄表观渗透系数为4.27×10-7 cm/s,低于通透性试验规定的5.0...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组(B组)。记录患者麻醉开始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张宫颈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毕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T1、T2、T3、T4时MAP显著升高(F=19.121~32.681,P<0.05);B组患者T1、T2时SpO2、HR显著升高(F=6.868~18.551,P<0.05);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W=1 453.000,t=6.059、3.321,P<0.05);B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构成比及呼吸抑制程度显著降低(χ  相似文献   
25.
经颅多普勒(TCD)可以动态无创地监测和评估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而颅内压(ICP)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颅内病情的重要指标。临床工作中一直在探索一种准确、方便的无创ICP监测方法,由于TCD具有床旁无创、低廉快捷的优势,并且通过TCD检测脑血流频谱还可间接评估ICP变化,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结合ICP监测技术和TCD技术,并整合既往文献中基于搏动指数建立ICP评估模型的公式方法,就TCD脑血流频谱评估IC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放射性脑坏死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脑肿瘤以及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的严重晚期、不可逆的并发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贝伐珠单抗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放射性脑坏死的治疗,并确定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生存,但关于最佳治疗时机、方案等一直存在争议,缺乏基本共识,本文就这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7例,其中采用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32例(Quadrant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35例(Wiltse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检验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测量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及椎管内骨折块占位比.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疼痛程度及功能状态;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神经功能,采用Goutallier分级评估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8.60±6.13)个月.Quadrant组手术时间较Wiltse组长,术后住院时间较Wiltse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Quadrant组血清CK水平低于Wilt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椎管内骨折块占位比、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Quadrant组改善优于Wilt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神经功能ASIA分级和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Goutallier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相当,且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内有效容积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压力引导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G-PKP)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采用PG-PKP和传统PKP治疗的39例中段胸椎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G-PKP组(A组,20例)和传统PKP组(B组,19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术中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上骨折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评估伤椎恢复情况;在术前CT上测量手术通道影像学参数,在术后CT上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12(8.64±2.84)个月。手术时间40~90(63.33±13.59)min,住院时间4~8(6.15±1.16)d。2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0.00%(2/20),B组为26.32%(5/19)。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水泥渗漏致脏器栓塞及脊髓、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传统PKP相比,PG-PKP治疗中段胸椎OVCF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恢复满意,骨水泥渗漏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高频固态变压器的强温-频耦合效应会导致其绝缘过早失效,而局部放电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温度和频率交互作用对高频绝缘系统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电-热联合实验平台,模拟了固态变压器聚酰亚胺绝缘在30~160℃四个温度点和10~50kHz五个频率点下的局部放电情况,阐明了典型局放特征参量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最大放电幅值、放电次数和平均放电幅值都呈上升趋势,而频率则与这些特征量呈负相关,放电起始电压基本不随频率而改变。频变导致的空间电荷累积效应对局放特征变化起主导作用,频率-温度的协同作用改变了绝缘电导率以及电极-绝缘系统的切向电场分量,对局部放电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0.
回盲瓣脱垂症是指回肠黏膜自回盲瓣口向大肠脱垂、突出,或回盲瓣脂肪沉积形成的回盲瓣突起,是一种消化道少见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行结肠镜检查910例,诊断回盲瓣脱垂症10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