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分析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SPT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39例SPT组织蜡块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HSE)、突触素(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CD_(56))、神经内肽酶(CD_(10))、巢蛋白(Nestin)、波形蛋白(Vim)、S100收集组织蛋白(S100)、a1抗糜蛋白酶(a1-ACT)、a1抗胰蛋白酶(a1-AT)、上皮膜抗原(EMA)、抗广谱细胞角蛋白单抗(AE1/AE3)、角蛋白多肽(CK19)的表达.结果 SPT组织病理特征为假乳头结构形成和区域性坏死,无腺泡结构.39例SPT中,NSE表达率达97.4%,CD_(56)和CD_(10)的表达率均为84.6%,Nestin和Vim表达率分别为64.0%和87.0%,S100的表达率为79.5%,a1-ACT和a1-AT的表达率分别为82.1%和79.5%,而SYN的表达率仅12.8%,EMA、AE1/AE3和CK19等表达很少,呈弱阳性反应.结论 SPT典型病理特征是由于肿瘤组织不同区域相对缺血、缺氧所造成的退行性变的结果,SPT表达多种组织来源的抗原,反映其可能来源于胰腺干细胞及与其发育密切相关的胚胎神经嵴的神经前体细胞,且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分化不成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自组装阿霉素微囊对兔肝脏VX2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左中叶VX2肿瘤组织块接种,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10d至肝脏肿瘤直径大于1cm后行药物肝动脉灌注.分别经肝动脉给予生理盐水(A组),阿霉素4mg/kg(B组),阿霉素微囊等效药物剂量4mg/kg(C组)。治疗后1d、3d、5d、7d、10d、14d分别PET/CT显像测定肿瘤体积、肿瘤生长率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变化。14d显像结束后处死动物,常规病理HE染色观察。[结果]治疗1周后B组和C组肿瘤体积及生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P〈0.05),10d后C组肿瘤体积增长率及生长率最低。C组药物给予后肿瘤SUVmax值降低,与其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E切片并可见到凋亡细胞增多。[结论]自组装阿霉素微囊可明显抑制兔肝脏VX2肿瘤糖代谢与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肝脏肿瘤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后早期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为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120例保乳手术(BCS)和140例改良根治术(MRM)术后1周的在院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B,V4.0)评价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影响保乳手术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CS组的情感状况分值比MRM组低,乳房附加关注分值比MRM组高,其余各项得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焦虑、家庭关系、乳腺病史、手术部位、性格类型等.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保乳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4.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近些年来生物人工肝相关的研究,对生物人工肝的发展作一总结.资料来源:以bioartificial liver, liver cell, hepatocyte culture, bioreactor为检索词,检索Ovid、SpringerLink数据库(1990-09/2008-09);以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为检索词,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库(1990-09/2008-09).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有关生物人工肝肝细胞、反应器及辅助装置的研究,排除生物人工肝免疫和动物传染的研究.结局评价指标:①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的来源、数量及培养方式.②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及主要结构膜的性质及类别.③生物人工肝供氧及温控装置的构成.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3 898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29篇进行分析.生物人工肝是在体外生物反应器中培养肝细胞,当患者的血液流经生物反应器时,通过半透膜或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培养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使其中的肝细胞发挥解毒、合成、生物转化等功能,以达到支持和治疗目的.它不但具有解毒功能,而且还能参与3大营养物质代谢,分泌促进肝细胞生长的物质等,可有效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和合成功能,并可较好地预防肝性脑病、肝昏迷和脑水肿,临床上可作为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前的过渡辅助措施.结论:生物人工肝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面临寻找理想肝细胞来源,长期维持肝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进一步优化反应器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5.
肝细胞分离技术日趋成熟,肝细胞移植成为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但供体短缺和免疫排斥反应,制约了其广泛应用.肝细胞微囊化有助于为肝细胞移植的推广应用提供大量的具有高度活性和良好功能的肝细胞.文章就肝细胞微囊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肝细胞大规模、高活性体外培养及长期冻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
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和再手术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良性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28例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文中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原因为残余结石合并胆管狭窄10例,单纯吻合口狭窄11例,胆管狭窄6例,吻合口漏和十二指肠漏1例.再手术方式为:肝叶或肝段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8例,肝正中裂劈开+胆肠Roux-en.Y吻合术5例,右半肝切除术1例,吻合口狭窄段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例,腹腔引流+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结论 胆道再手术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详细了解病情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良性胆管狭窄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粉雾剂在大鼠腹腔内粘连模型中的应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n=20)、对照组(肠粘连模型组,n=20)和实验组(羧甲基壳聚糖组,n=20)。比较3组大鼠在术后第7天、第14天时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程度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对大鼠腹腔内粘连标本及腹膜反应程度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对照组各时间段发生腹腔内粘连的概率和粘连程度最高,实验组次之,假手术组最轻。结论: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粉雾剂能明显减少大鼠术后腹腔内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调节区或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肝移植急性生物学排斥的关系.方法:取63例肝移植病人和60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2 mL,加入400 μL5?TA抗凝,用QIAarnp DNA Blood Midi Kit抽提DNA.应用美国One-Lambda公司提供的细胞因子基因型检测盒,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行细胞因子基因调节区或启动子区多态性分析.结果:病人年龄、性别、Child分级、手术方式、肝脏原发疾病、血型不配对与急性生物学排斥无明显关系.TNF-α高表达型与低表达型的比例在排斥组中明显高于非排斥组(10/15 vs 5/33,P=0.016),排斥组中受体TNF-α高表达/受体TGF-β1高表达组合对其他表达形式的比例(9/16)显著高于非排斥组(4/34),P=0.015.结论:受体TNF-α高表达,受体TGF-β1高表达可能是急性生物学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近几年才被逐渐认识的一类胰腺囊性肿瘤,约占临床诊断胰腺肿瘤的7.5%和手术切除胰腺肿瘤的16.3%,具有产生大量黏液蛋白、胰腺导管囊性扩张和伴有导管内乳头生成的特点。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4例IPMN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初步探讨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8(kallikrein gene8,KLK8)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1例乳腺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26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与相应瘤旁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实时PCR和Western印迹法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KLK8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KLK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其相应癌旁组织低(P〈0.0001),在乳腺良性肿瘤中未发现该现象(P=0.424),并且其在正常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低(P=0.001)。KLK8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结论:KLK8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一个肿瘤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