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的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和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压疮的流行病学,引起压疮的原因,压疮的分期、预防及治疗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对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在血管瘤组织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的测定,初步探讨其与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血管瘤患儿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标本(其中增生期和消退期标本各30例)及30例正常皮肤组织(包茎患儿包皮环切术切除的包皮组织)。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fic PCR,MSP)测定Tie2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q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Tie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0例增生期血管瘤组织、30例消退期血管瘤组织及30例对照组织中Tie2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发生甲基化的例数分别为25、14、0例。3组Tie2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84.70%、46.64%、0。增生期血管瘤组织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消退期血管瘤组织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增生期和消退期瘤体中Tie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0.05),其表达在增生期和消退期瘤体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血管瘤中存在Tie2基因异常甲基化,且其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3.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医务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手术室环境特殊是职业高危场所,仅针刺伤一项,就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可能被传染。避免职业危害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则在安全意识的培养,树立安全意识重在教育。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规范课程。我们对本市2所高校的2008年进入临床实习的本、专科护生,进行了规范的、系统的职业防护培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久病可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1].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C57BL/6小鼠主动脉中ZFP58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卵巢切除)、去势实验组(卵巢切除并腹腔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C57BL/6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并鉴定;提取C57BL/6小鼠主动脉总RNA,设计并合成ZFP580及β-actin基因的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ZFP580的mRNA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去势C57BL/6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去势对照组小鼠ZFP580基因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相比均下降(P<0.05),而后两者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鼠在摘除卵巢失去雌激素的调控后,ZFP580基因表达下调,小鼠在去势后定期给予雌激素,ZFP580基因表达回复至假手术组水平,说明雌激素能够上调ZFP580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6.
我院自1994年1月至6月对40例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副反应的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观察,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大50岁,典型病例,男,50岁。第一次入院治疗,表现兴奋。给予口服盐酸氯丙嗪日量20mg,四周后剂量达600mg。病人出现明显的四肢震颤、抽搐。护士立即托该患的下颌,扶住四肢,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通知医生,立即给予静脉注射安定20mg,一周后肢体震颤缓解。护理体会关于精神病的治疗问题,目前国内外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以盐酸氯丙学为首选,其治疗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易发…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急性高原缺氧大鼠交感神经节内交感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及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变化,为探讨TH在高原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方法 WKY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C)、缺氧1d组(H1)、缺氧3d组(H3)、缺氧7d组(H7)4组。应用电镜技术,观察低氧环境下交感神经节内交感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研究大鼠交感神经节内TH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同周龄的C组大鼠相比较,缺氧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同周龄的C组大鼠相比,H1组、H3组大鼠交感神经节内TH表达降低,H7组大鼠TH表达增高(P<0.05);电镜结果显示:高原低氧环境下交感神经细胞的形态、细胞器的数量和结构均有改变。 结论 急性高原低氧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内交感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存在一定影响,并影响TH表达的变化,从而影响高血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微重力环境对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观察微重力培养前后MC3T3-E1成骨细胞miRNA/mRNA表达谱变化,测序结果采用q-PCR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差异性表达的miRNA/mRNA。结果与对照组(CON)相比,模拟微重力组(SMG)共有160条miRNA和1 912个mRNAs发生显著改变;根据生物信息学结果,筛选出10个关键性基因(3条miRNA、7个mRNA),其中miR-9_6666-5p为微重力敏感miRNA,可能在微重力环境下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微重力环境下,成骨细胞分化受到抑制可能与miRNA/mRNA表达谱的改变有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miRNA与mRNA在微重力环境下调控成骨分化与骨生成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9.
30.
从肝论治糖尿病40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鞠祥宗  韦淑萍 《陕西中医》2003,24(3):201-202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类中药配伍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逍遥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柴胡、白芍、当归、丹皮、薄荷、白术、生地、茯苓等 )治疗本病 40例 ,结果 :总有效率 90 %。并设对照组对照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6 6 .6 7%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肝解郁 ,益气养阴 ,化痰化瘀降糖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