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四例单肺移植受者对侧肺的处理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中受者对侧肺的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4例单肺移植受者对侧肺的处理方法。4例中双肺囊肿并感染1例实行右侧单肺移植,对侧肺保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例,其中1例对侧肺未手术,1例肺移植术后第47天Ⅱ期实行对侧肺减容术,1例单侧肺移植同时实行对侧肺减容术。结果4例肺移植受者,3例顺利出院存活至今,其中2例存活期超过18个月;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终末期COPD患者行单肺移植,如果对侧肺有巨大肺大疱或者重度弥漫性肺气肿,可Ⅰ期手术切除肺大疱或行肺减容术;双肺囊肿患者非移植侧肺如果没有明显反复感染或毁损肺,可不予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82.
术中应用聚乙醇酸材料预防COPD患者肺手术后长期漏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肺切除时,术中应用聚乙醇酸材料预防术后长期肺漏气这一常见并发症的作用,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COPD患者在肺切除时,应用聚乙醇酸管型(tube type)和/或网片型(sheet type)材料行肺创面加强修补,观察术后肺漏气情况。结果全组36例中,24例为COPD合并肺大疱,同时合并气胸15例,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5例为终末期COPD行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其中3例为双侧肺减容术,2例为单肺移植术后保留侧肺减容术;7例为肺癌合并COPD行肺叶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需机械辅助通气,术后平均肺漏气时间(2.8±1.1)d。未见与聚乙醇酸材料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聚乙醇酸管型和/或网状材料行肺创面加强修补,可有效预防COPD患者肺切除术后长期肺漏气。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3例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致肺部感染或肺膨胀不良的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及纤支镜阻塞物清除术。结果:73例患者共行116次纤支镜检查与治疗,对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控制肺部感染及帮助肺复张有明显的疗效。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对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进行诊治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比研究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106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两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5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47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平均搭桥支数、平均动脉桥支数、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均低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是冠心病外科治疗有效的方法;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减少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胸廓改形术加转移带蒂肌瓣一期手术治疗曲菌性脓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曲菌性脓胸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术中行不同程度的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和改良的胸廓成形术。结果术后2例达一期愈合;1例术后残腔变小,经加强抗真菌及局部冲洗等处理后延期拔除胸管洽愈;1例术后合并肺炎,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行抗真菌及抗炎治疗好转。结论采用胸廓改形术加转移带蒂肌瓣一期手术治疗曲菌性脓胸其创伤较常规胸廓改形术小,术后经合理的支持及抗真菌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是治疗曲菌性脓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整合各项损伤评分,构建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生存模型,并验证其应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解放军105医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1月接诊的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队列,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完成各项伤情评分,并观察伤后28日内的预后转归。依据各项临床评分及预后情况,对其进行危重度评判,并判定对该类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最终纳入156例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其中9人失访、24例患者于伤后28日内死亡。(1)Cox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APACHE-Ⅱ量表、R-CRMAS量表、TRISS量表为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8日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APACHE-Ⅱ量表为危险性因素、其余量表为保护性因素;(2)ROC曲线显示:APACHE-Ⅱ≥40.81、TRISS<0.26为本研究受试者不良预后转归的评判临界值,具有显著的评判效能。结论及时完善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GCS评分、APACHE-Ⅱ量表、R-CRMAS量表、TRISS量表对于评判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APACHE-Ⅱ≥40.81、TRISS<0.26为衡量本病患者预后转归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华南地区肺移植受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中国南方地区3所医院接受肺移植的300例受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IPFI组, 93例)和非感染组(nIPFI组, 207例), 男女比例为254/46例, 年龄(54.98±14.2)岁。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症状及体征, 影像学表现, 气管镜检查, 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离及培养, 真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 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至少发生1次IPFI的93例受者中, 曲霉菌感染最常见, 占56例(60.2%), 其后依次为假丝酵母菌感染15例(16.1%)、耶氏肺孢子菌感染13(14.0%)、毛霉菌感染4例(4.3%)、隐球菌感染3例(3.2%), 其他少见真菌感染2例(2.2%)。IPFI组与nIPFI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5.2%和2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IPFI发生率高, 曲霉菌感染最常见, 发病时间多在6个月以后, 肺部感染多见;假丝酵母菌病...  相似文献   
88.
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是实体器官移植(SOT)受体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其中肺移植受体术后CMV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SOT受体。CMV肺炎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针对CMV的预防性用药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病死率。本文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国际指南对CMV肺炎的高危因素、诊断标准及防治策略进行解读并综述。  相似文献   
89.
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诊治肺错构瘤4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肺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1例腔内型错构瘤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肿物摘除术,余42例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其中肺楔形切除40例,肺叶切除1例,双侧病灶活检1例。结果43例病理均为错构瘤,其中1例为多发性肺错构瘤,1例肺癌合并肺错构瘤。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符合率11.6%(5/43)。37例随访4个月~11年,平均41.2月,无复发与恶变。结论肺错构瘤术前难以确诊,腔镜手术可以提供明确的诊断并能彻底切除病灶,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0.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1989年3月~2004年6月通过6例经我科手术诊治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结果6例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相符率为33.3%(2/6),随访5月-8年,均无复发。结论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为罕见病。术前诊断率低,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确定,本病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