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深化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倡导源创精神势在必行。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能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ore)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稳定转染细胞株。方法构建含目的基因HCV core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获得含ZsGreen和HCV core基因的慢病毒后,感染SMMC-7721人肝癌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core 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CV core蛋白表达,筛选稳定表达HCV core的细胞株。结果质粒酶切和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载体构建正确;慢病毒包装48 h后可见清晰ZsGreen表达,感染SMMC-7721细胞后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到HCV core mRNA,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均检测出HCV core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CV core蛋白的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稳定转染细胞株。  相似文献   
33.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lusterin蛋白,并制备其兔抗Clusteri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从MCF-7细胞提取mRNA,逆转录为eDNA,以此为模板PCR扩增Clusterin编码基因;将Clusterin编码区eDNA插入的pRSET-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RSET-A-elusterin;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菌,以IPTG诱导6×His-C1usterin融合蛋白的表达,经亲和纯化柱与凝胶柱进行层析纯化。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后,将纯化的融合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制备成油包水悬液,常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抗,Western-blot检测该抗体识别内源性clusterin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Clusterin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RSETA-clusterin;经表达并纯化的Clusterin蛋白纯度达到98%以上,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制备得到了特异性的抗Clusterin的多抗。结论:成功地表达并纯化了Clusterin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抗Clusterin多抗。  相似文献   
34.
2009年2月在《柳叶刀感染病学》(Lancet Infect Dis)上刊登了1篇综述,题为“丙型肝炎的新疗法进展”。我们仔细研读这篇文献后,发现作者对抑制剂的耐药现象这个关键问胚阐述不深人,漏掉了人源化抗体和最新免疫调节剂KPN700的临床试验进展。我们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新的见解.得到了编辑郎和作者的认可。由此撰写的Comment于2009年11月发表在《Lancet Infect Dis》上。  相似文献   
35.
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是制备人源性单链抗体的良好技术平台,该技术将表型与基因型相联系,可以从构建的抗体库中筛选到高亲和力的抗体,同时可找到编码此抗体的基因.本实验从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VH和VL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构建了大容量的人源性核糖体展示scFv,文库,为获得特异的人源性抗HCv scF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李琦  雷迎峰 《医学争鸣》2009,30(5):474-476
蛋白质定向进化(DE)在蛋白质工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核心技术——随机突变库构建技术已成为近年来体外DE研究的热点.在对单链抗体进行改进时可以通过引入有性PCR,易错PCR和DNA改组等蛋白质DE技术进行突变和重组,对所得的抗体库进行DE,增加分子遗传多样性,从而提高获得高亲和力、良好稳定性抗体的概率.我们综述了DE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并阐述了研究意义和在改进单链抗体亲和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7.
HCV NS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识别区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区NS3全长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分析获得的单抗识别表位所在区域,为建立以NS3蛋白为靶位的抗HCV研究提供抗体工具。方法 用原核表达的HCV非结构区NS3全长蛋白作为免疫原,采用小鼠腹股沟皮下NC膜包埋法免疫小鼠,按常规杂交瘤细胞的制备方法,经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NS3蛋白的MAb。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m blot鉴定其特异性。分别构建NS3丝氨酸蛋白酶(NS3蛋白的N末端1/3)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s3p、NS3解旋酶(NS3蛋白的C末端2/3)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s3A,将其瞬时转染COS-7细胞后,以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通过免疫荧光分析获得单抗识别表位所在的区域。结果 获得了2株抗NS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2株MAbs均特异识别NS3蛋白,并确定了它们的结合区域。结论 获得了针对NS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单抗识别表位所在的区域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进行以NS3蛋白为靶位的抗HCV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annexin A2, ANXA2)在登革病毒Ⅱ型(dengue virus typeⅡ, DENV-2)入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敲低ANXA2和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表达以及抗体阻断实验验证ANXA2在DENV-2复制周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共沉淀分析明确ANXA2与DENV-2 E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DENV-2感染ANXA2和S100A10敲低的细胞中,DENV-2 RNA水平显著降低;ANXA2抗体和DENV-2 E蛋白抗体可有效抑制DENV-2的入胞效率,细胞内病毒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ANXA2在DENV-2感染细胞中由细胞质募集到细胞膜上,与DENV-2 E蛋白有相互作用。结论 ANXA2是DENV-2入胞过程中重要的宿主分子,有望为抗DENV-2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9.
RNAi对HCV ns5b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迎峰  薛小平  尹文  张伟  吕欣 《医学争鸣》2003,24(12):1082-1084
目的:研究RNAi(RNA interference)效应对HCV ns5b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HCV ns5b基因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特征,依据Tuschl等设计siRNA的原则,确定并合成了针对ns5b基因的siRNAs;利用电转化方法将合成的siRNAs转染NS5B-EGFP HepG2细胞株,以未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细胞爬片后经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siRNAs的抑制效应.结果:化学合成的siRNAs可以抑制HCV ns5b基因的表达,效率可达70%-80%以上,结论:在细胞水平上,化学合成的siRNAs可以抑制HCV ns5b基因的表达,为利用RNAi抑制HCV RNA复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廖继佩  薛小平  尹文  雷迎峰  吕欣  杨敬  徐志凯 《医学争鸣》2005,26(23):2122-212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NS5A的表达对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复制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转染的HeLa-NS5A和HeLa-NS5A-ΔISDR细胞在6孔培养板中培养24h后,加入人基因工程α2a型干扰素(rHuIFN-αt2a)至所需浓度.培养24h后加入VSV,继续培养相应时间.取培养上清液,按10-1稀释,50μL稀释液加入含Vero细胞的24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含100 mL/L小牛血清的DMEM-7.5g/L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 mL.继续培养48 h后移走培养液,结晶紫染色,自来水轻柔洗净,记录噬斑形成单位(PFU).结果:干扰素(IFN)浓度为1×105 U/L,VSV对HeLa-NS5A细胞的致病变作用要比对HeLa-NS5A-ΔISDR细胞的致病作用更明显.在整个IFN浓度处理中,HeLa-NS5A细胞培养液中的病毒滴度是HeLa-NS5A-ΔISDR细胞培养液中的病毒滴度的2~5倍(P<0.05).结论:NS5A能增强IFN敏感病毒的复制,HCVNS5A内的ISDR可能是造成IFN对HCV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