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4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跟骨距骨桥(附11例报告)北京康庄解放军第287医院放射科丁玉祥,雷亿成跟骨距骨桥是跟骨载距突向后上方增大,与距骨内结节向下增大的骨块相连而形成的先天发育畸形,临床常误诊为骨质增生,X线不注意常被漏诊,我院近年来经X线检查确诊11例,报道如下:1一般... 相似文献
22.
配有电视系统的X线机在点片摄影时,影像增强管输出屏屡受强度陡增的电子轰击,摄像管及监视器亦相应受到强信号冲击,大大影响了电视系统的寿命。笔者在F113—Ⅰ通用型X线电视系统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告因颇似肿瘤而造成的回盲部炎症14例,并探讨相关问题。一般资料与主要X线表现 14例为1978年1月至1987年3月间X线及临床均诊断为回盲部肿瘤者,而手术与病理却证实为回言部炎症。男女各7例,年龄12~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右下腹包块。除3例分别曾有短期腹泻、低热、便血外,其余均未出现肠道炎症的一般表现。病史18天~20个月,8例在4个月内。3例发病前曾有阑尾切除史,X线检查:钡灌肠7例、钡灌肠加钡餐7例,其中钡气双对比灌肠6例,结肠低张造影2例。术前均未作肠窥镜检查。主要X线表现:①回盲部单发或多发的不规则充盈缺损或外压性改变,约蚕豆大至核桃大小。14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膝关节前交叉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例有明确膝关节损伤史、经关节镜手术证实为前交叉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1例MRI均有异常表现,诊断为前交叉完全断裂8例、部分断裂13例。MRI对前交叉韧带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显示直接、清晰、完整。前交叉韧带损伤表现为前交叉韧带正常形态消失,不均匀增粗、增厚、韧带内信号增高、紊乱、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韧带回缩、韧带假团块。结论:MRI能够直接显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外伤后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改变,并能准确显示完全断裂与部分断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CT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在乳腺疾病检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52例乳腺疾病患者行CT平扫、薄层扫描、增强扫描等,并对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152例中发现乳腺疾病十余种,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男性乳腺发育症占了其中大多数。CT诊断准确的共134例,准确率为88.2%。结论:CT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及对病变定位、定性的准确性总体上高于钼靶片,可检查到钼靶摄影中存在的一些盲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缺点是对细小钙化的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26.
比较影像学是根据对照比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探索各种成像技术的要素和基本原理,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评价各种成像技术的优劣,并确定某种组织和器官和(或)某种疾病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案,期望以最小的合理花费,达到准确、快速诊治疾病。比较影像学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疾病,二是为了更合理地选择影像检查方法。而影像诊断学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医学生了解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原理,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正确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就有必要将比较影像学的理念引入影像诊断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7.
在日常工作中,放射科医师常常会遇到各种危重急诊病人,灵活、快捷、准确应诊,使临床医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检查结果,对及时诊断、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此,加强放射科医师急诊意识,在现实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多年急诊病人应诊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8.
X线平片研究成人正常骨盆泪滴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骨盆X线平片形成的特征性泪滴影。材料和方法分析500例正常成人骨盆X线平片泪滴影。结果成人泪滴显示率为95.4%;可分为“V’形(1.91%)、“U”形(4.6%)、“泪”形(91.8%)、“杵”形(1.7%)四种。泪滴线一般粗约1~2mm;泪滴影多与髂骨坐骨线重叠,两侧可不对称。结论泪滴影正常变异范围较大,认识不足易误诊。 相似文献
29.
<正>半肢骨骺发育异常(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DEH)是一种少见的骨骺发育异常,最早由Mouchet和Be-lot在1926年报道,称为跗骨巨大症。1956年Fairbank报道了4例,提出半肢骨骺发育异常这一通用命名[1]。半肢(hemimelica)意为病变仅侵及骨骺的一半(内侧或外侧)或局限于一个肢体的半侧,但有些病例可侵及整个骨骺,如股骨头骨骺、胫骨近端及腓骨远端骨骺,故Carlson又称其为 相似文献
30.
老年男性腰椎的QCT骨密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量的价值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516例老年男性进行腰椎体松质骨的QCT骨密度测量。检查时通过L_(1~5)椎体中心和腰椎体模中心行轴位扫描。然后对各椎体及体模图像进行测量。所得数据由腰椎骨密度分析软件分析处理,得出个体腰椎的平均骨密度值及T-Score值、Z-Score值,再将其结果与正常人群的骨密度峰值进行比较,经分析得出诊断结论。诊断标准参照WHO的标准及国内推荐的标准执行。结果:516例中骨密度正常者24例,占4.7%;骨密度降低者109例,占21.1%;骨质疏松症者318例,占61.6%;严重骨质疏松症者65例,占12.6%。结论:腰椎体松质骨的QCT骨密度测量可较早地反映出老年男性体内骨矿含量的变化,对早期发现和确诊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QCT检查中,需高度重视测量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