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2003年10月~2012年9月,对112例早期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辅助治疗,将包裹分隔用胸腔镜活检钳及电凝钩分离,清除分隔内的干酪坏死组织、纤维板及胸腔积液,胸腔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术后用尿激酶溶解纤维素。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111例肺完全复张,1例右下肺未完全膨胀。2例术后其他细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痊愈。112例随访9~12个月,平均9.4月,无复发。结论对内科反复穿刺及置管引流不.的早期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报修呼叫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方法:问卷调查传统医院设施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报修呼叫中心结构与流程,统计运行报修的数量和服务质量。结果:报修呼叫中心起到完整记录和根据报修数量和满意度跟踪报修进程的功能,并推进预防性检修的开展。结论:报修呼叫中心提高医院一站式报修服务的效率,对改进医院内部服务起到有益的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术后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植入CRT或CRT-D的CHF患者60例,术前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测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依据CRT植入后6个月随访时LVEF绝对值较基线增加≥5%为标准,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随访期间观察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CRT术后有反应组术前NT-proBNP?随访MACE发生率明显小于CRT无反应组(P < 0.01)?以NT-proBNP 2 354.5 pg/mL为最佳分界点,预测CRT术后无反应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92.5%?以NT-proBNP 2 254.5 pg/mL为最佳分界点,预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敏感度95.2%,特异度92.3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T-proBNP≤2 254.5 pg/mL患者生存时间高于NT-proBNP≥2 254.5 pg/mL者(P < 0.01)?结论: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CRT术后反应程度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4.
70岁以上老年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及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70~90岁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情况,寻找相关预后因素,确定适合该人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81例70岁以上胰腺癌患者的各种临床参数、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81例患者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0.2%、19.2%和3.2%,中位生存时间为6.2个月;接受根治术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6.5个月,单纯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6个月,放疗+化疗者为5.7个月,支持治疗者为3.4个月。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单纯化疗与放疗+化疗比较,中位生存时间:Ⅲ期为8.1个月和11.3个月,Ⅳ期为6.2个月和3.9个月。卡氏评分(KPS)≤80分和有远处转移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胰腺癌患者早期手术切除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对于一般情况良好者应考虑给予适当化疗,Ⅲ期患者可加用胰腺局部放疗,Ⅳ期患者胰腺局部放疗并未显示益处。KPS评分和是否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完全腹膜外行补片植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n=47)和研究组(TEP治疗,n=47).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同时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1 w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下床、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皆逐渐下降,其中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1 w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7.66%)(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TEP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疼痛感,可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远期效果。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9月,48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接受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术后3个月、12个月、3年、5年及之后每年通过电话或邮寄信件以标准化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随访,评估烧心、吞咽困难等症状以及术后并发症、整体满意度情况。结果获得43例随访数据,随访时间60~98个月,平均78个月。最近的一次随访结果显示:37例烧心症状消失或偶尔出现,40例患者可正常嗳气,38例患者可以正常进食,39例(90.7%)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38个月因反酸再次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180。前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一种持久有效的术式,大多数患者对术后长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有反应和无反应者之间左心室瘢痕负荷的差异性,评价左心室瘢痕负荷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例2006年至2010年因慢性心力衰竭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RT的患者进行静息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应用相位分析技术检测左心室瘢痕负荷、收缩期相位时间标准差( phase S D)和带宽(BW)并用来评价心脏同步性.以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及随访6个月内是否因心力衰竭住院作为分组标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0.05且无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入选反应组,LVEF提高<0.05或者入院1次以上的患者入选无反应组,观察两组之间左心室瘢痕负荷和同步性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30例患者中反应组19例(男8例),无反应组11例(男8例).两组之间术前临床资料相似,年龄、性别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反应组术前QRS时限显著大于无反应组[(163.0±7.7)ms对(134.6±11.8) ms,P<0.05];两组术前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有反应组显著高于无反应组(0.49±0.02对0.33±0.15,P<0.01).两组患者左心室瘢痕负荷和CRT术后左心室同步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反应组患者的左心室瘢痕负荷明显低于无反应组(24.6%±3.6%对36.5%±3.9%,P=0.022);有反应组左心室同步性较好,收缩期相位时间标准差明显小于无反应组(28.1°±4.4°对56.1°±6.9°,P<0.01),收缩期带宽明显小于无反应组(88.0°±13.9°对170.1°±24.4°,P<0.01).左心室瘢痕负荷和心脏同步性对CRT疗效具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接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瘢痕负荷和CRT术后心脏同步性与CRT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裂孔形成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眼科所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术后发生黄斑裂孔的患者,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分析黄斑裂孔形成的原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409例(423眼),其中行玻璃体切割术者341眼,行巩膜扣带术者78眼,行巩膜环扎术者4眼。回顾性分析发现,423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共有3眼患者发生黄斑裂孔,发生率为0.71%;其中2眼为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裂孔出现时间分别为术后第21天和第30天,发生率为0.59%;1眼为巩膜扣带术后发生,发生时间为术后第5天,发生率为1.28%。所有黄斑裂孔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患者黄斑裂孔均愈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出现黄斑裂孔极其少见,除与视网膜前膜相关外,还与黄斑区视网膜脱离、黄斑区残留玻璃体皮质牵拉和气泡对黄斑区的牵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