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监测江苏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重点地区采取巩固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以往未服用或未同步实施“海盐”和海盐”服用质量较差的边缘地区灌云与东海2个县,采取整群抽调查,重点搜索的方法,并对重点村阳性病人作正规治疗,其周围人群作预防性服药。结果 1996年,东海与灌云2个县人群血检微丝蚴阳性率分别为20%(2/995)和0.27%(3/1128),1997-1999年2个县累计血检6012人,均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者。结论 江苏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重点地区采取的巩固性防治措施是有效的,可作为防治后期进一步净化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江苏省不同人群弓形虫感染及其相关流行因素,为制定弓形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苏州、无锡、镇江、扬州4市的部分城乡居民静脉血,用ELISA检测抗弓形虫IgG,同时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弓形虫病的相关流行因素。结果调查3978人,抗体阳性286例,阳性率为7.19%;男性感染率为8.60%,女性为6.6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不同职业人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动物接触史者弓形虫感染率为13.42%(42/313),显著高于无动物接触史者的感染率6.66%(244/3665)(χ2=19.75,P<0.01);不食生肉或蛋者及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低;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感染率为11.96%,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的6.97%(P<0.05)。结论江苏省人群弓形虫感染尚属普遍,开展弓形虫病防治非常必要。同时,要教育人们不要养猫、犬等宠物,不吃生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加强对临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防护。  相似文献   
93.
在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泰兴市和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的昆山市各为8000余人的2个社区,分别发现隐匿性血吸虫感染111例和74例,预期人群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4%及1.69%。患者检出率为0.04%及0.37%。用COPT、IHA、ELISA和IESA 4种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2项及2项以上同时阳性者达40.0%,吡喹酮抗虫治疗后1年,COPT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传播规律,为消灭丝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病原学、蛟媒、血清学纵、横向监测技术。结果 71个流行县(市)经12-20年的横向监测,微丝蚴率从0.097%降到0、第12年后无幼线虫阳性蚊。11个纵向监测咪的11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于1-5年内转阴,人群血清抗体水平与非流行区接近。结论 江苏省丝虫病已达到阻断传播标准。  相似文献   
95.
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粘附素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获得UPECP菌毛粘附素PapG重组蛋白纯化产物,研究其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的PapG疫苗及免疫学研究创造条件。方法GST-PapG重组蛋白经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后接种于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重组蛋白纯化产物可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apG粘附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显著升高,而且具有较强的血凝抑制作用。结论GST-PapG重组蛋白纯化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UPEC抗粘附候选疫苗的筛选和进一步的免疫学研究。  相似文献   
96.
对泰兴、昆山两地182例隐匿性皿吸虫病(隐血患者,进行了ALT、γ-GT、蛋白电泳γ-球蛋白(γ-G值)三种肝功能及乙肝5项血清学生化指标的观察分析,结果三种肝功能指标中二种指标阳性者37例,占20.3%,说明隐血对肝脏可造成一定的损害。乙肝5项血清学指标中1项或1项以上阳性者有69例占37.9%;结果显示在隐血者中不可忽视与HBV感染间的相互关系。化疗后,升高的二种肝功能及HBV阳性率下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UPEC)毒力因子的致病性,为研究UPEC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41株UPEC菌株和40株健康人粪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种毒力因子基因。取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 3组,A、B组分别用UPEC J96和E.coli K-12p678-54(无菌毛株)菌液经尿道逆行感染,C组为空白对照,经尿道注入无菌PBS。感染5d后比较3组小鼠尿液和肾脏菌落计数(RCD)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PCR检测UPEC和健康人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6种毒力因子基因papC、fimH、hly、cnf1、aer和R04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2.50%,53.66%和5.00%,63.41%和10.00%,34.15%和5.00%,60.98%和35.00%,40.00%和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UPEC J96感染)小鼠尿液和肾组织培养均有细菌生长(细菌鉴定为papC阳性),菌落计数RCD值绝大多数>3+;B组(E.coli K-12p678-54感染)小鼠中有1只尿液和肾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细菌鉴定papC阴性),菌落计数为1+。C组(空白对照)小鼠尿道与肾脏均无细菌生长。A组与B组小鼠尿道和肾脏RCD均值(x±s)分别为4.25±0.707、5.75±1.669和0.125±0.354、0.125±0.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病理检查A组有4只小鼠肾组织出现较为明显的炎症变化,B组肾组织未发现明显病变,C组肾组织结构清晰,无病理变化。结论 6种毒力因子与UPEC致病性相关,建立的UPEC感染小鼠模型对U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苷酸序列分析等技术,尝试建立一种可直接从鼠肺标本中进行汉坦病毒基因分析的方法。方法:提取经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鼠肺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获取病毒cDNA.纯化,克隆于pMD-18T载体,测定S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结果:采用RT—PCRT/A克隆技术成功地从鼠肺组织中扩增出汉坦病毒S基因全序列,序列长为1701nt。只有一个编码N蛋白的开放读码框架(ORF),起始密码子为第37nt,终止于1326nt,推导其编码的蛋白长为429个氨基酸。与该标本分离株(简称TJJ16毒株)S基因的全序列相一致。结论:该方法可对汉坦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而病毒分离阴性的鼠肺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性分析,从而建立一种对汉坦病毒在宿主间的流行情况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氟化物对变形链球菌耐氟株质子移位ATP酶活性的影响,并与亲代株进行比较. 方法变形链球菌耐氟株和亲代株菌液经反复冻融后,在pH值为5.0、6.0、7.0和8.0的含氟和无氟缓冲液中与ATP反应,测定反应液中无机磷含量及质子移位ATP酶活性,并进行比较. 结果在pH值为5.0、6.0、7.0时,变形链球菌耐氟株和亲代株在含氟和无氟缓冲液中的质子移位ATP酶活性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pH值为5.0、6.0、7.0的含氟缓冲液中,耐氟株的质子移位ATP酶活性大于亲代株的质子移位ATP酶活性(P<0.05);pH为5.0和6.0时,耐氟株在两种缓冲液中的质子移位ATP酶活性之差与亲代株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变形链球菌耐氟株的耐酸性比亲代株高,其致龋力大于亲代株.  相似文献   
100.
自从抗微生物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许多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有了特效治疗,同时也出现了细菌的耐药问题,至今已有多种抗微生物药物失去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如何克服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