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7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跟腱区动脉血供的三维可视化图像,研究跟腱区的动脉血供。方法新鲜人小腿标本三只,用30%明胶、10%朱砂、10%淀粉按比例配制的灌注液灌注,冷藏后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数据,Mimics 10.01软件处理。结果获得小腿跟腱区皮肤、骨骼、动脉、跟腱的三维可视化图像。结论跟腱区三维可视化图像可为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虚拟手术有助于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疗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4年某传染病医院接诊AID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其中病原性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新生隐球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析AIDS患者血液培养阳性标本477份、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109份,真菌检出率分别为66.88%(319/477)和66.97%(73/109),其中血液中以马内菲青霉菌检出率最高,为53.04%(253/477),脑脊液中以新生隐球菌检出率最高,占66.06%(72/109)。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均高度敏感。结论AIDS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率较高,其中常见的是马内菲青霉菌和新生隐球菌。 相似文献
3.
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巨微解剖、全身动脉放射显影及电脑图像分析技术 ,解剖观察了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与分布情况。结果 :腓肠外侧皮神经于腓骨头上方 ( 7.1± 1.3 )cm ,中线外侧 ( 1.8± 0 .6)cm起自腓总神经 ,分支分布于小腿后外侧上 2 /3部 ,末端与腓肠内侧皮神经相吻合。其营养动脉主要为窝外侧皮动脉 ,于腓骨头水平面上方 ( 4 .6± 2 .3 )cm处发自动脉 ,并于腓骨头上 ( 4 .6± 1.2 )cm ,中线外侧 ( 2 .1± 0 .5 )cm处开始伴行腓肠外侧皮神经下降 ,下端主要与腓动脉穿支吻合 ,形成一营养血管链。结论 :以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链为蒂可以设计近端或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显示血管等结构的三维重建方法与传统的解剖学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方法: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各2侧,分别从动脉与静脉灌注显影剂,CT扫描后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分割与重建;解剖扫描后的标本,分别显示其血管系统.将三维图形与标本照片进行比较.结果:利用三维软件可分割与重建出独立的骨、血管、皮肤、肌肉,所重建的图形可以分别单独显示,也可以组合显示.可从不同角度与层面观察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等情况,但有显示误差,不适合数据采集.剥制标本上可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系统,可观察任一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与吻合等情况,可以进行数据测量,但不能同时显示多层结构.结论:血管灌注结合三维重建的方法对于观察人体血管的三维状态、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的走行与分布具有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剥制标本. 相似文献
5.
6.
1概念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德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潮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临床分为肺内与肺外结核。肺内结核又分为:原发性肺结合(Ⅰ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Ⅱ型);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池州市实现结核病三大控制目标后疫情动态和控制质量,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池州市2006~2007年结核病登记报表和专项调查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池州市结核病新登记涂阳病人1620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63.68%,涂阳新登记率为51.44/10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76.50%,治愈率为88.91%。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共报告肺结核病3878例,发病率为123.13/10万,发病数位居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之首。新发涂阳患者年龄仍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10年规划前5年结核病防治政策措施得力有效,今后防治政策、考核评价体系和指标有待改进和完善。农村男性,青壮年患者仍然是实施现代肺结核控制策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池州市2014~2018年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池州市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池州市2014~2018年期间手足口病病例个案数据,建立重复感染病例定义,筛选出重复感染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复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共报告手足口病重复感染229人次,重复感染率为2.02%(229/11 334)。重复感染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5~6月份,以≥3岁的幼托儿童为主。报告重复感染病例数最多的为贵池区,城市重复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χ2 =10.614,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居住地是重复感染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手足口病存在重复感染,小年龄组,即小于3岁和农村是重复感染的保护因素,应采取针对性地防控措施,减少手足口病重复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1780名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小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中译本和自行设计的父母及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 1780 名6 ~11 岁小学生中行为问题部分总分平均为(23-83 ±19-23) 分,检出有行为问题者279 人(15-67 % ) ,其中男158 人,女121 人,男女比为1-3 1 。结论 父母关系不和,初中以下文化,为个体户或无业者;单纯由家庭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二子女家庭儿童行为问题高于其它各组( P< 0-01) 。儿童出生时有窒息、脐带绕颈、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者,其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顺产或剖腹产者( P< 0-01)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