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81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04篇
  4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危重型急性胰腺炎(CAP)进一步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120例CAP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CAP病人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性胰腺坏死是否同期发生,分为同时性CAP(69例)和异时性CAP(51例)两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全组病死率为42.5%(51/120),其中同时性CAP病死率为66.7%(46/69),高于异时性CAP组(9.8%,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异时性CAP相比,同时性CAP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更高、器官功能衰竭持续时间更长、术后出血发生率更高、ICU住院时间及总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至IPN时间(OR=1.1,95%CI 1.0-1.2,P=0.010)、多器官功能衰竭(OR=8.3,95%CI 2.1-32.2,P=0.002)和同时性CAP(OR=9.4,95%CI 2.6-34.5,P=0.001)是CAP病人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同时性CAP是早期器官功能衰竭进行的同时并发感染性胰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制备具有半乳糖基和稳定磁性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并对半乳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的糖化比率、磁性及药物含量进行检测.方法 将乳糖和白蛋白用还原胺法合成半乳糖基人血白蛋白(galactosylated human serum albumin,Gal-HAS);采用滴定水解法制备直径在70mm左右Fe3O4磁性纳米粒.再将半乳糖白蛋白、Fe3O4磁性纳米粒及纯盐酸阿霉素按一定的比率混合,通过在精制棉子油中超声乳化、加热固化变性、乙醚洗涤等工艺制备出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半乳糖白蛋白的糖化比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的阿霉素,并用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将纳米粒溶于生理盐水中,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半乳糖基磁性纳米粒的运动情况,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粒径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结果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的糖化比率为32;Fe3O4纳米粒径在(70±30)nm左右,粒径均匀;阿霉素的含量为58.45μg/g,阿霉素的包含率为97.53%;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溶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纳米粒迅速向磁铁的方向移动并发生聚集,当磁铁与纳米粒的距离加大时,纳米粒运动速度减慢,并沿磁力线的方向成串珠状聚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Fe3O4颗粒均匀分布在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结论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具有较高糖化比率、稳定的磁性、靶向性强、药物包含率高以及释药速率可控制等特点,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载药工具.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氟西汀与单纯雌激素治疗手术绝经抑郁患者的不同疗效.方法将62例手术绝经并符合抑郁症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雌激素联合氟西汀组(研究组)31例,单纯雌激素组(对照组)31例,每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程度,应用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价绝经期症状.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对照组HAMD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间的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4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KM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后,两组间的KMI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抑郁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6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雌激素联合氟西汀较单纯雌激素治疗手术绝经抑郁患者的抑郁和绝经症状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44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ⅠB~ⅡB期.患者均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并在化疗前后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患者化疗效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新型揿针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老年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揿针组和针刺组各34例。揿针组采用日本清铃株式会社制造的揿针,根据部位选择适宜型号针具,耳穴选取神门、交感、心、脾、垂前,两耳交替使用,配合躯干部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安眠穴埋针,左右交替治疗;针刺组取穴选择双侧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安眠穴行传统针刺治疗。两组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SQI各因子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结果:总有效率揿针组91.18%,针刺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PSQI评分和PSQI各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后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揿针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检测HIF-1α与PHD2在几种皮肤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8例基底细胞癌,16例纤维肉瘤,12例恶性黑色素瘤以及20例正常组织中HIF-1α及PHD2表达.结果 HIF-1α在正常组织中、皮肤基底细胞癌、纤维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46.2%、72.8%、82.6%;PHD2在正常组织中、皮肤基底细胞癌、纤维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85.8%、76.2%、89.1%.结论 HIF-1α的表达高低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保持PHD2对HIF-1α的正常负性调控可能是癌性组织向正常组织转归的枢纽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ADSCs)对大鼠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成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增殖AD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应用EdU标记ADSCs。于大鼠背部设计术区,实验组(n=10)局部注射EdU标记ADSCs PBS悬液,对照组(n=10)注射PBS。术后7d处死大鼠,比较两组移植皮片的成活率;取移植皮片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微血管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中CD3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dU标记检测ADSCs在移植皮片内的分布及分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移植皮片成活率、组织单位面积内微血管数目、VE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870~14.729,P<0.05)。实验组EdU标记ADSCs阳性细胞分化为部分小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检测不到EdU阳性ADSCs细胞分布。结论局部移植的ADSCs可以在组织内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并促进VEGF等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大鼠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成活。  相似文献   
39.
2012年6月22日至23日,亚洲的毒品与酒精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英国卫生和医疗保健社会史中心、酒精和药物史学会联合主办,并且得到了英国惠康基金会、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上海大学研究生部的资助。45名国内外学者汇聚一堂,探讨亚洲的毒品和酒精问题。  相似文献   
40.
王燕玲  陈璐  吕艳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00-100,10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耳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23~62岁耳源性眩晕患者并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静脉滴注加用654-2耳后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传统用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治疗组39例,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0例,对照组39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2组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与654-2耳后皮下联合用药对治疗耳源性眩晕优于传统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