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儿男,9岁,头皮、凹肢、躯干部鳞屑性斑块4年。病理报告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面部水肿性红斑伴肌痛、肌无力2年。肌酶指标升高,肌电图示广泛肌源性损害神经电图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内。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伴发皮肌炎。  相似文献   
82.
陈明亮  唐荣 《重庆医学》2011,40(14):1436-1437
目的 了解綦江县近年麻疹发病和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綦江县2005~2008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 綦江县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128例,年均发病率3.59/10万,2007年发病最多,发病率5.83/10万,2006年发病最少...  相似文献   
83.
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肢端和甲下疣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治疗上多采用物理治疗如电灼、激光、冷冻等。但是,这类方法往往损伤大,复发率较高。我们于2001年2月开始使用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跖疣、甲下(周)疣及发生于手足指(趾)近关节部位较难治的疣6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硫化氢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H2S对皮肤伤口愈合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H2S组(n=10)。H2S组小鼠注射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剂量为50μmol/次,每天1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9g/L NaCl),每天1次;给药10d。给药期间每天观察两组小鼠伤口愈合情况,并在建模后第3、7、9、11天测量伤口大小,计算伤口面积。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硫氢化钠干预使小鼠皮肤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 H2S能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青龙摆尾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肌紧张性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肌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青龙摆尾组)和对照组(常规针法组)各30例。2组取穴:风池、百会、神庭、头维、合谷;治疗组施青龙摆尾针法,对照组施平补平泻针法;2组均行针1次/d,连续治疗2周,并用直观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24/30),明显优于对照组53.3%(16/30)(P0.05),且治疗组患者经治后VAS评分下降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龙摆尾针法治疗肌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手术,探讨维甲酸受体α(RARα)激动剂Am80是否通过上调Krüppel样因子4(KLF4)与RARα相互作用而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方法:用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腹腔注射Am80 14 d后,HE染色观察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LF4和血管壁中cyclin D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血管壁中KLF4和RARα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KLF4和RARα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球囊损伤模型组比较,Am80腹腔注射组中,内膜与中膜厚度比率明显降低,KLF4和RARα表达水平升高;而且Am80可以促进损伤血管中KLF4和RARα的相互作用。结论:Am80促进KLF4与RARα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 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以及Griess反应等技术检测UVA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NO生成量。结果: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72 h之内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增加, 仅检测到低水平iNOS表达和NO生成,但在5和10 J/cm2剂量UVA照射后各时间点成纤维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随着UVA剂量的增加升高,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和1 J/cm2UVA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且以各剂量UVA照射后24 h时间点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增高最为明显,与同剂量UVA照射后48 h和72 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A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iNOS基因的表达和NO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8.
92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皮肤癌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生长缓慢、极少转移,但若不及早治疗,则会引起局部组织溃烂,产生不良后果。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作者回顾性分析了92例患者的96个BCC皮损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总结出了其临床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9.
表皮肿瘤细胞中β-连环蛋白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在表皮肿瘤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其意义。方法:选择Bowen病(BD)、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患者各20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表皮相比,β-连环蛋白在BCC和SCC肿瘤细胞膜上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在SCC和BD肿瘤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中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SCC和BD肿瘤细胞的胞浆或胞核区的β-连环蛋白的聚集可能源于β-连环蛋白基因突变,并可能在表皮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 探究机械应力在足底黑素瘤形成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29例足底黑素瘤的分布位置及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承重区(足趾、足前部、足中部外侧、足跟)与非承重区(足弓)皮损分布的差异,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足底承重区与非承重区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 129例足底黑素瘤患者中,男66例(51.2%),女63例(48.8%),发病年龄(60.6 ± 13.1)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足跟(65个病变,1.31个/cm2),其余依次是足前部(31个病变,0.41个/cm2)、足趾底面(15个病变,0.43个/cm2)、足中部外侧(11个病变,0.38个/cm2)、足弓(7个病变,0.16个/cm2)。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χ2 = 66.59,P < 0.001);与足弓部相比,足跟和足前部发病密度更高(χ2值分别为38.29、5.23,P值分别< 0.001、 = 0.022)。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足底黑素瘤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左/右足受累、皮损Breslow厚度、溃疡情况、Clark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足底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推测机械应力刺激可能与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