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痊愈率为70.3%,总有效率为90.3%,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中男女之比2.43:1,平均44.63岁,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患者均有躯干部受累,黏膜受累75%,尼氏征阳性19例,入院时并发症特别是感染发生率高,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41.7%,血培养阳性率25%,激素早期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87.5%。结论本病多合并感染,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3.
【摘要】 报道2例进食香菇24 h后出现典型皮损的病例并总结其特点。例1女,56岁,因突起广泛性皮疹,稍痒就诊。体检:颈部、躯干、肢体见鞭打样条状鲜红色水肿性红斑块,起病前1 d吃过香菇,诊断:香菇皮炎。例2男,60岁,躯干、四肢水肿性鞭打样红斑块、丘疹4 d。起病2 ~ 3 d前有食香菇史。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灶性角化不全,棘细胞内外水肿,真皮乳头高度水肿,纤维间隙明显增宽;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周致密的淋巴细胞和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香菇皮炎。两例均给予泼尼松及抗组胺药物治疗3 d和4 d,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为了解綦江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发生发展规律,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信息,分析綦江县2004-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綦江县2004-2008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发病(累及)754人,死亡2人。其中以传染病疫情最多,共报告16起,占了61.54%;其次为其他事件(均为狂犬伤人事件)6起(23.08%);食物中毒4起(15.38%)。事件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12起(占46.15%),酒楼(家庭)宴席6起(23.08%)。学校发生的事件又以传染病占最多11起,占学校事件的91.67%,酒楼(家庭)宴席以食物中毒为主(4起),占酒楼(家庭)宴席发生事件的66.67%。结论綦江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以学校传染病疫情和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5.
【摘要】 患者男,23岁,5年前出现阴囊小水疱,逐渐布满整个阴囊,摩擦易破溃。体检:阴囊弥漫粟米大小水疱,疱液呈乳白色,并可见乳糜状渗液。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大小不一的淋巴管增生扩张。免疫组化:D2?40、CD31阳性。诊断:阴囊淋巴管瘤。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治疗后水疱减少,无明显渗液,随访1年无瘢痕等并发症,无明显复发。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含马齿苋及牛油果树提取物护肤品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予受试者外用含马齿苋及牛油果提取物医学护肤品,并行自身对照,为期2周,于用药第0、3、7、14天进行随访.研究者和受试者共同对皮损、皮肤干燥度及主观症状进行评分和评价.结果:治疗第7、14天靶皮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含马齿苋及牛油果提取物护肤品辅助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67.
B超诊断子宫肌瘤是临床最常用且较可靠的方法,但由于病变部位及病理改变的不同,往往有些不典型声像图,怎样使之与其它原因所致的子宫增大和盆腔肿块相鉴别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本文580例子宫肌瘤(以下简称肌瘤)虽然未经手术证实其诊断符合率的高低,但为了不断提高肌瘤诊断率,现将580例肌瘤声像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使用美国惠普SONOS200心腹两用彩色B超仪,扇形探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长波紫外线( UVA )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 iNOS )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此影响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 J·cm-2 UVA 照射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后予以 0.01 , 0.1 mmol·L-1 浓度的白藜芦醇干预,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和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细胞 iNOS mRNA 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UVA 辐射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 0.345 ± 0.020 )较正常对照组( 0.581 ± 0.038 )降低, iNOS mRNA/ 蛋白的表达水平[( 0.834 ± 0.087 ) / ( 0.804 ± 0.021 )]较正常对照组 ( 未见表达 ) 显著增加。 UVA 辐射后立即予以 0.01 或 0.1 mmol·L-1 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发现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上升而 iNOS mRNA/ 蛋白的表达下调,与单独 UVA 辐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UVA 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诱导 iNOS 的表达,而白藜芦醇对 UVA 辐射损伤的成纤维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根据文献报道皮肤型Rosai-Dorfman病(CRDD)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维A酸类、雷公藤、甲泼尼龙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报道一例全身多发结节的CRDD患者,其皮损通过沙利度胺口服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缓解,随访4个月,患者皮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0.
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emophilia A, AHA)死亡率为15%~42%,约50%左右的AHA为特发性,而另外50%与一些基础疾病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药物过敏、皮肤病(如银屑病,大疱性类天疱疮)等。本文报道一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获得性血友病,采用泼尼松、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联合环孢素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