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研究13-甲基肉豆蔻酸的致突变性,预测其遗传毒性,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Ames试验、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13-甲基肉豆蔻酸对三项试验均呈阴性.结论:13-甲基肉豆蔻酸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定位技术在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作用和经验。方法:22例脾亢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先用定位细针穿刺脾脏,然后参照细针位置,再以射频电极穿刺脾脏,确认射频电极位置正确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增强CT或MR以了解血小板(PLT)的变化和脾脏的消融体积。结果:射频电极穿刺总成功率为100%,其中第1次穿刺成功18例,第2次穿刺成功4例,脾脏消融体积为(40.0±5.6)%,术后1个月PLT(105±11)×109/L,与术前PLT(45.0±9.8)×109/L相比显著增高(P〈0.05)。没有因为穿刺失误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细针穿刺定位技术,可以提高脾脏射频消融中穿刺的安全性,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43.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班级管理的成效,是由班主任实施的管理原则来决定的。班级管理原则能全面地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建立和发展班集体,实现班级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仅在排便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直肠、肛管的一系列功能性异常. 资料与方法通过钡灌肠,于坐位进行排便,动态下透视、点片. 结果 520例中,发现直肠黏膜脱垂、套叠416例,直肠前突281例,盆底及会阴下降229例,盆底肌失弛缓综合征170例,盆底疝113例,骶直分离等其他盆底病变43例.合并上述两项以上病变者多见. 结论排便造影动态观察盆底形态是较传统的钡灌肠、临床指诊、内镜检查更为敏感可靠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治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等肛肠疾病及选择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根据流脑流行10年一周期的规律,预计我区1986年将出现流行高峰年,全区平均流行强度可达50/10万,但由于1985-1986年分别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脑菌苗普种,和以后每年对2.5岁以下儿童进行基础免疫,7岁年龄组加强等预防措施,全区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大幅度下降,没有再出现流行高峰年。充分证明流脑周期性的流行是可以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形成免疫屏障,而达到控制流脑流行的目的,并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58例尿道狭窄及闭锁的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尿道狭窄及闭锁的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窥视下尿道内切开及尿道瘢痕电切术治疗,术中要准确判断外括约肌位置,防止损伤,避免出现尿失禁,如果有假道形成,要消灭假道。否则,其分隔组织会引起排尿困难,导致手术失败。结果5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48例,再次手术成功7例,未成功3例。手术成功者拔管后排尿满意,测最大尿流率均大于15ml/秒(15ml/秒至28ml/秒)。结论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中仔细操作,辨认清楚解剖位置,切入通道准确,以及正确的术后治疗及护理。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时间及防治尿路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本文针对医院药师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思想品质、学历层次、综合素质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了高起点、高标准培养药师的新路子,是提升药师继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陈旭东  宋平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111-112
目前,大部分医院外聘保洁公司承担医院环境的保洁和消毒工作,保洁公司做为独立的管理体系,在保洁方面优于医院聘用的卫生工人,但在医院消毒隔离方面的管理还缺乏专业性,给医院感染管理带来很大问题,为此,我院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观察脊髓损伤后虫草素对脊髓组织内突触分化诱导基因1(SynDIG1)表达和神经系统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神经损伤修复的内在机制。将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对照组不损伤脊髓,治疗组与损伤组行脊髓半横切损伤,随后治疗组给予虫草素处理,损伤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术后14、21、28、35 d用BBB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并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测定脊髓组织内SynDIG1活性。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结果均表明术后14 d损伤组和治疗组均有神经细胞SynDIG1表达,在28 d达到高峰,之后呈高水平表达,且SynDIG1水平在高剂量治疗组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损伤组,BBB和斜板试验评分在高剂量治疗组均明显高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损伤组。虫草素明显改善损伤区域的微环境,激活神经系统的内源性修复机制,促进神经细胞SynDIG1大量表达,有利于神经系统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0.
氟氯氰菊酯浸帐防制疟疾媒介按蚊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氯氰菊酯浸帐防制疟疾媒介按蚊效果。方法在疟疾暴发流行点,以12.5%氟氯氰菊酯水乳剂按15mg/m^2帐面的剂量,对居民的蚊帐实施浸泡;定时、定点室内晨间帐内、室外人诱和猪舍内捕蚊观察按蚊密度;通过疟史调查了解疟疾发病情况。结果浸帐后连续2年居民帐内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密度分别较浸帐前下降了100.00%和99.93%。浸帐当年未浸泡居民帐内仍可捕到两种按蚊;室外人诱及猪舍内嗜人按蚊密度有所回升,但室外人诱该蚊占按蚊的比率显著下降。第2年后两种捕蚊方法未再捕到嗜人按蚊,而中华按蚊则维持较高密度,显示浸帐对降低中华按蚊种群数量的效果不佳。疟疾发病率从浸帐前(1999年)的21.01%下降至2001年的1.38%。结论 一次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可明显降低嗜人按蚊密度,能有效控制疟疾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