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gA肾病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gA肾病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陈振斌梁平郑智勇余英豪庄永泽谢福安孙慧敏陈莲云肾小球系膜区损伤是许多肾小球疾病包括IgA肾病(IgAN)的中心环节,其中系膜细胞具有不同的表型及许多功能,我们对此进行探讨,并观察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  相似文献   
22.
人工晶体术后霉菌感染一例童绎,陈振斌,梁平患者女,67岁,右眼白内障在某院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反复红痛、视力下降已14个月。术后15天右眼开始疼痛不适,人工晶体表面有色素沉着,虹膜部分后粘连,瞳孔呈垂直椭圆形,经激素、抗生素等治疗视力达0.8...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优化烟叶中茄尼醇的超声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分别以茄尼醇提取率和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提取工艺中的料液比、超声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次数,以及纯化工艺中的皂化液用量(皂化液与提取液体积比)、酸化液用量(酸化液与皂化后提取液体积比)、萃取次数等因素水平进行考察,对优化后工艺进行验证,计算茄尼醇纯度;另将本法与传统浸提法(耗时30 h)和溶剂连续循环浸提法(耗时5~6 h)比较茄尼醇的提取量。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4、超声提取温度70℃、超声提取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20 W、提取3次,纯化工艺为皂化液与提取液体积比2∶35、酸化液与皂化后提取液体积比2∶14、萃取4次;验证试验中提取率、转移率和纯度均值分别为92.45%、79.88%、55.86%(RSD分别为0.46%、0.30%、0.40%,n=3);3种提取方法茄尼醇的提取量分别为52.22、45.22、26.10 mg/g。结论:优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提取耗时更短,更节约能源,且提取量和纯度均较高,适合用于烟叶中茄尼醇的生产提取及纯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及突变型p53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与肿瘤侵袭微生态系统(tumorous invasion microecosystem,TIMES)的相关性. 方法利用透射电镜观察TIMES中微血管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价LN、FN、p53的表达情况,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1.脑胶质瘤微血管基底膜(base membrane,BM)连续,多数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并与LN、FN染色结果相一致,也与p53染色与否有关,p53阳性染色者BM增厚较p53阴性者明显.2.LN、FN在所有胶质瘤微血管BM及内皮细胞上呈阳性染色,恶性程度越高,BM上LN、FN染色阳性越强,血管管壁越厚(P<0.01和P<0.05),而瘤细胞未见染色.LN在脑内转移瘤BM和内皮细胞上却未见染色,但可见散在瘤细胞浆膜染色;FN在脑内转移瘤上的染色则与脑胶质瘤相类似.3. 45例胶质瘤中p53阳性染色21例,其p53阳性染色与否也与BM上LN、FN染色结果存在密切正相关(P<0.01).p53阳性染色率在脑内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中无统计学差别(P>0.05). 结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LN、FN的过分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TIMES中BM形态学增厚的原因之一,p53对TIMES的影响也与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状态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TIMES的调控者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肾组织纤维蛋白的表达在IgA肾病(IgA N)进展中的病理学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S-P法对60例IgA N的肾活检示本进行纤维蛋白(F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并与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小球系膜区FN与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损伤程工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基膜FN的出现与基膜内皮下沉着物、肾小球操作程度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7.
鼻窦炎性嗅觉障碍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鼻窦炎引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在鼻腔内窥镜下取嗅区粘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嗅粘膜上皮层嗅细胞和支持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变性,坏死,脱落,部分嗅细胞嗅毛减少或缺失,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表面的连接异常,基细胞增生修复。  相似文献   
28.
猎枪伤并不少见,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1992~1998年共收治胭窝部猎枪伤16例,在严格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损伤的血管,预防性筋膜切开减压、二期松解损伤的神经,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通过运用对大孔吸附树脂D101先氯甲基化后功能化的方法,实现了对D101的高效胺羧酸功能化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BET比表面积测试的方法对D101及其氯甲基化和胺羧酸化改性后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胺羧酸功能化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考察和优化。得到最佳功能化改性工艺条件为:mD101 ∶ mPAA ∶ mDMF ∶ mNaOH=1.0 ∶ 0.5∶ 12.7 ∶ 0.5,反应温度55 ℃,反应时间48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胺羧酸化D101中胺羧酸的含量为1.54 mmol/g。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需行清醒经口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组(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组)、Ⅱ组(直接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组)和Ⅲ组(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表面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声门暴露情况,采用Cormack-Lehane喉头分级。记录插管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观察气管插管过程中发生躁动、呛咳和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情况。记录插管前后不同时点的MAP和HR。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的知晓和24 h内发生声嘶、咽痛或吞咽困难的情况。结果 Cormack-Lehane喉头分级,Ⅰ组和Ⅲ组1级、2级比例高于Ⅱ组(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插管耗时要长,且一次性插入成功率低(P<0.05);Ⅰ组的躁动和恶心发生率低于Ⅱ组、Ⅲ组(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 min时MAP升高,HR增快(P<0.05)。术后随访,3组均未发生气管插管过程的知晓,Ⅱ组有2例发生咽痛。结论 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和表面麻醉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可以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