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81篇
药学   53篇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01.
目的 建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方法以RT-PCR扩增GDNF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质粒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一GDNF,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以FuGENE HD转染试剂介导转染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鉴定GDNF的表达,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分化能力.结果 RT-PCR产物为650bp的特异片段,重组质粒pEGFPN1-GDNF经酶切产生650bp和4.7kb的片段,序列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表明GDNF基因修饰细胞能正确表达GDNF且基因修饰不影响其增殖与分化.结论建立GDNF基因修饰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为进一步应用其开展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炎性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典型病理改变,AS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出现异位骨化和骨破坏,异位骨化和骨破坏两种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与破骨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AS复杂的新骨形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BMP/Smads通路密切相关,而破骨细胞则在骨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ANKL/RANK/OPG系统中的细胞因子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关键因子。Micro RNA可调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是骨形成、骨吸收、骨重塑和修复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Micro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破骨机制中的作用,可为A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在1976、1987和1997年,分别对其前3年的居民全死因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脑血管病的死亡情况进行了统计,以揭示脑血管病死亡的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哮喘控制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14例和缓解期患者116例,检测两组MP特异IgM和IgG,比较其感染率;比较两组中有、无MP感染患者间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发作患者MP感染率(41.2%)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22.4%,P<0.05);MP感染患者痰EOS计数、血清总IgE均高于无MP感染患者,而FEV1%pred及ACT评分均低于无MP感染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率与各组感染阳性患者的FEV1%pred、ACT评分呈负相关(r=-0.356、-0.456),与各组MP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总IgE及痰EOS计数呈正相关(r=0.756、0.356)。结论 无论哮喘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MP感染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且相较于慢性缓解期,更多见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究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胃癌晚期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联合用药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差、口腔炎、肾功能减退例数分别为23例、11例、10例、12例、2例,均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例、32例、29例、25例、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进行无创性胎儿染色体非整倍性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信息.同时行羊水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统计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00名孕妇中,母体血浆游离DNA平行测序技术检测出8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性高风险.采集的100份羊水标本均培养成功,成功率为100%.共检测出7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6例(3例47,XN,+21;1例47,XN,+18;1例47,XN,+13;1例47,XXY;1例47,XXX);嵌合体1例(46,XN[2]/47,XN,+13[33]/47,XN,+13,add(15) (p12) [15]).无创基因检测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两种方法的κ=0.928(P <0.05),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无创基因检测技术的假阳性率1.01%,灵敏度100%,特异度98.9%,阳性预测值87.5%.结论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染色体非整倍性无创性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假阳性率很低,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性疾病的产前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43例中.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l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Hp转阴率,提高近远期根除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某街道老年人(60岁以上)跌倒伤害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的水平,为有效开展老年人跌倒干预项目,建设安全社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该街道的6个社区,35个居委,共抽取3000名老年人,进行入户直接问卷调查。[结果]共发出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59份,有效率85.30%。73.00%的老年人没有接受过老年人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98.40%的人认为有必要在社区给老年人提供预防跌倒伤害的知识,44.20%认为跌倒预防工作对防制跌倒起不了大作用。对跌倒知识和行为进行赋值,男性知识得分要高于女性(t=2.645,P〈0.05),年龄间没有差异;〈70岁老年人行为得分要高于≥70岁老年人(t=2.227,P〈0.05),性别间没有差异。[结论]为减少跌倒伤害,有必要对老年人加强跌倒伤害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人对安全社区建设的了解,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跌倒伤害预防的信心,改善和规范老年人群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9.
实施医疗服务质量记分管理 促进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方法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记分管理办法",规定记分的内容、分值,以记分为手段,规范医务人员临床诊疗行为,增强依法行医意识,提高医疗质量,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使医务人员能明确自身执业行为准则、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结果实施一年来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和各项医疗指标;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处方和病历的合格率。并为即将进行的全顺德区医院试点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实施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记分管理办法,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木黄酮对人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调控细胞周期的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人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系(H8细胞),应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获得抑制50%细胞生长所需药物浓度(IC50).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cyclin B1,CDK4,cdc2和p21的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法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木黄酮对H8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木黄酮对H8细胞作用d5的IC50为55μM.木黄酮作用后使H8细胞阻滞于G2/M期.木黄酮作用3d后,开始显著下调H8细胞cdc2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其对H8细胞cyclin D1、cyclin B1、CDK4和p2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影响(P>0.05).结论:木黄酮可以抑制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其cdc2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