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A、高场强MR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在2012年4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经DSA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2例,均分别行CTA、MRA检查。结果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巨大动脉瘤、大型动脉瘤、中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小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颅内血管闭塞、严重狭窄、中度狭窄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轻度狭窄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结论 CTA法、MRA法在脑血管疾病中均能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但CTA法在小型动脉瘤、动脉轻度狭窄方面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114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结果 114例病例中共累及终板234个,按Modic分型其中Ⅰ型82个(35%);Ⅱ型136个(58.1%);Ⅲ型16个(6.8%);单发累及72例(63.2%),多发累及42例(36.8%);病变好发于下腰段。结论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临床上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MRI是该病的有效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该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骨骼肌内黏液瘤的临床及核磁共振(MRI)影像表现,着重分析MRI检查对肌内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历年临床病理证实的9例肌内黏液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9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臀部及四肢局部包块,大小不等,缓慢生长,症状较轻。MRI表现为平扫可见肌内占位病变,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成像呈显著高信号,顺磁性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后,病灶出现不均匀强化,并可见病灶周围脂肪信号带("周围脂肪带"征),部分病灶周围肌肉内呈水肿信号。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诊断均为肌内黏液瘤。结论骨骼肌内黏液瘤临床较少见,其特征性不明显,鉴别诊断相对较困难,MRI检查其表现具有较明显特征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5岁。因右上腹隐痛3个月,肝癌介入治疗术后1个月,胸闷、气促半个月,拟行第2次肝癌介入治疗术,门诊以原发性肝癌肺内转移于2003年3月17日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3年。体格检查: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可闻及细小湿哕音。腹软,肝、脾肋缘下未扪及,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踝关节及足背浮肿。3月18日胸片示:双肺多发结节影,考虑肝癌肺转移;右侧中量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与颈椎不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0/2002门诊和住院的84例VBI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进行颈椎X线检查,在过伸过屈位X片上测量椎体间角度位移和水位移,在自然侧位X片上记录颈椎曲线。结果:VBI组有68例(81%)共74个节段有颈椎不稳,其中C5~619C3~416例,C2~3,C6~7各1例;正常对照组有4例(13%)共4个节段颈椎不稳,其中C4~52例,C3~4,C5~6各1例。两组颈椎不稳例数比较检验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3.44,P<0.01)。VBI组颈椎线异常39例(46%),正常对照组颈椎曲线异常4例(13%),两组比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0.31,P<0.01)。结论:VBI眩晕与颈椎不稳密切相关,颈椎不稳很可能是导致临床眩晕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附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对它们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符合率为85.7%;CT分型:中心后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或外型;主要CT表现有:(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后突软组织密度块影,边缘光滑,硬膜囊受压、变形;(2)游离碎块形成;(3)神经根受压、水肿或湮没;(4)突出髓核部分钙化或骨化;此外,CT还能清楚显示椎管及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病变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合并征象。结论:CT是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大部分病例经CT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低剂量对比剂在多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180例进行头颈部血管造影的患者,其中检查采用低剂量对比剂的患者92例(对比剂50ml,低剂量组),正常对比剂量88例(对比剂70ml,正常组),采用多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后比较两组头颈部血管CT值、头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CT诊断或阑尾炎并经手术病例证实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为单纯性阑尾炎(29%),CT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24例为化脓性阑尾炎(53%),CT表现为右下腹部或盆腔炎性改变(如脂肪线增粗、肠周积液、邻近肠管增厚、蜂窝组织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12%),CT表现为脓肿、淋巴结肿大、腔外积气.3例为慢性阑尾炎(6%),CT表现为阑尾壁及周围肠系膜不均匀增厚,右侧腰大肌前缘炎性渗出.结论:CT在诊断阑尾炎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