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基因体外拼装(PBGA)获得带有BamHI和PstI内切酶位点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hbFGF)cDNA,并利用TA克隆技术构建含rhbFGF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方法(1)根据己知的hbFGF氨基酸序列并结合乳酸链球菌蛋白表达密码子来设计适于乳链菌内表达的hbFGF基因序列,分别在5’和3’端设计BamHI和PstI酶切位点,通过DNASTAR6.0将上述目的基因序列设计成22个可以相互重叠的寡核苷酸片段,bFGFl-bFGF22。(2)采用基因拼装技术,通过PCR反应,拼接I~22段寡核苷酸片段,合成带有设定内切酶位点的rhbFGFcDNA。(3)构建rhbFGFTA克隆载体。纯化上步拼接rhbFGF基因片段,产物与PMD18-TVECTOR进行连接反应。连接产物转化于E.coliTOP10感受态细胞,涂板、筛选、培养后提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1)体外拼装带有BamHI和PstI内切酶酶切位点的rhbFGFcDNA经2%琼脂糖电泳验证;(2)构建了载体hrbFGF—PMD18,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碱基序列完全正确。结论利用PBGA和TA克隆技术可成功构建rhbFGF.PMD18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92.
杨晓强  王亚东  孙勇  陈学清  姜泊 《医学争鸣》2006,27(18):1649-1651
目的:克隆并表达艰难梭菌毒素A羧基末端受体结合区 (CDTAR)基因.方法:PCR扩增CDTAR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 ),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含CDTAR基因的重组质粒pET-CDTAR,IPTG诱导后SDS-PAGE显示表达出Mr约为35.7 ku的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6.1%,可溶性表达占上清的22.2%,包涵体中约占24.9%.结论:成功克隆了CDTAR基因,并构建表达了CDTAR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DTAR功能及研制艰难梭菌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直肠巨大平坦型早期癌内镜下切除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内镜下成功切除1例直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近2年内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的46例共47个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病变的检出及处理情况。方法记录所有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镜下大体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的pil形态.46例LST患者中,42例共42个病变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1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2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病变,1例行透明帽辅助EPMR切除病变,3例行单纯高频电热圈套切除术切除病变。结果 LST检出率: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0.8%。病变分布:47个LST病变中,直肠22个.乙状结肠10个.降结肠7个.横结肠4个,升结肠2个,盲肠2个。内镜下病变大体分型:颗粒均一型25个,结节混合型12个,平坦隆起型8个.似凹陷型2个。Pit形态:Ⅱ型pit2个,Ⅱ型 Ⅲ1型pit8个,Ⅲ1.型pit9个,Ⅳ型pit28个。病理形态:绒毛状腺瘤28例,均伴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其中7例有局部癌变(6例m癌,1例sml癌),但根部无癌残留;增生性息肉2例;管状腺瘤11例,10例合并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局部癌变(m癌);锯齿状腺瘤(Serrated腺瘤)6例。结论 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