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出院患者随访管理的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两组患者,其中116例CHF出院患者(管理组)在住院期间由经治医生及责任护士进行相关院后规范治疗的宣教,出院后定期随访管理,另103例CHF出院患者(对照组)住院期间并未行相关院后规范治疗的宣教,出院后亦未作专门的随访管理。随访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服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药物依从性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管理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均明显提高(均P〈0.05),心功能恶化发生率、NYHA Ⅳ级患者所占比例、再次住院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CHF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2.
目的:构建破伤风毒素C片段(TETC)乳链菌表达载体,并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 将采用基因拼接方法获得的TETC基因从测序正确的质粒pBS-TETC上以Sal I、Hind Ⅲ切下,分别定向连接到以Xho I、 Hind Ⅲ酶切的质粒分泌表达的乳链菌表达载体pNBC1000和膜锚定表达的乳链菌表达载体pNBC2000。电穿孔转化乳链菌,分别提取分泌蛋白及膜锚定蛋白,通过蛋白电泳及Western-blot检测蛋白定位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分泌表达及锚定表达TETC的乳链菌表达载体pNBCL1002与pNBCL2002,电穿孔转化乳链菌获得了分泌表达及膜锚定表达TETC的乳链菌,SDS-PAGE分析显示分泌表达的TETC大小约为57.8kDa,表达量占总体蛋白的8.06%、上清蛋白的9.82%,锚定表达的TETC大小约为73.5 kDa的表达蛋白,表达量占总体蛋白的10.7%,膜蛋白的17.9%; Western-blot检测显示所表达的TETC均可与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发生免疫印迹。结论:成功构建了TETC乳链菌表达载体,并在乳链菌内表达了TETC,并初步验证了表达的TETC的免疫反应性,这一结果可能为进一步研究生物佐剂及防治破伤风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构建人源性大肠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方法从人大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合成cDNA第1链,用LD-PCR合成cDNA第2链,除去小于500 bp的小片段,与去磷酸化的λTriplEx2噬菌体左、右臂连接,体外包装,构建成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转化E.coliXL1-Blue感受态细胞,滴定文库的滴度,确定文库容量大小;用ITPG诱导和X-gal显色测定重组率;用SfiⅠ酶切鉴定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结果构建成含2.39×106 pfu/ml重组噬菌体的人大肠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重组率为97.5%,插入cDNA片段大小范围从600~4 000 bp,平均长约1 400 bp。结论成功构建高质量人源性大肠癌抗原基因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适合于大批量筛选cDNA克隆的大肠癌相关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84.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抑制移植瘤细胞增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松  袁爱力  陈学清 《肿瘤》1999,19(5):277-280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的细胞免疫能否抑制裸鼠移植瘤肿瘤细胞增殖。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 C S F)及白介素4( I 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 D C;以源于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 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 D C; D C 激活同源的 T 淋巴细胞产生细胞 毒性 T 淋 巴细胞 ( C T L); 建立 人肝癌 细胞 系 Hep G2 裸鼠移植瘤模型; C T L 治疗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 裸鼠移植瘤;检测移植瘤标本肿瘤细胞 P C N A 表达水平。结果  D C诱导的 C T L抑制 Hep G2 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从而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 经肿瘤抗原激活的 D C 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酸性磷酸酶法在体外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学清  杨晓鸥 《癌症》1998,17(6):477-478
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必需在体外筛选出对肿瘤细胞敏感的化疗药物并针对个体治疗为目的进行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这些化疗药物敏感试验都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测定瘤细胞数的方法。常用的有3HTdR掺入法和MTT法[1,2],以及结晶紫染色法等...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Bryostatin-1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联合应用GM-CSF和IL-4自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定向分化DC;以Bryostatin-1刺激TNF-α诱导成熟的DC,收集DC及其上清夜,以FACS和ELISA方法分析DC表面免疫分子(CD80、CD83、CD86、HLA-DR和B7-H1)和细胞因子(IFN-γ、IL-1β、IL-10和IL-12)表达水平;自DC提取RNA,以Northern blot分析DC的B7-h1 mRNA表达水平;以DC为诱导细胞,进一步检测DC的免疫诱导功能。结果Bryostatin-1通过降低DC表面B7-H1表达和增强B7.2表达,以及调节DC细胞因子(IL-1b、IL-12和IFN-γ)分泌,增强DC的免疫诱导功能,PKC通道特异性的抑制剂BI明显逆转Bryostatin-1的上述作用。结论Bryostatin-1增强DC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激活PKC通道。  相似文献   
88.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陈学清王伟岸潘国宗由中华医学会所属消化系病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和肝病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于1997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内代表1500余人,遍及全国绝大多数省、市...  相似文献   
89.
以醋酸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用频谱治疗仪进行整体照射,每次30min,共16次。结果显示,与白帜灯照射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频谱照射组于实验结束时.其溃疡平均面积(mm^2)为12.8±3.8,显小于灯照组的82±38.8和空白组的66.5±40.9(P<0.01);胃肠推进指数组间无显差异;血浆胃泌素含量(pg/m|)频谱照射组为145±22,显高于空白组的122±17(P<0.05)。上述结果表明.频谱照射对溃疡愈合有促进作用.胃泌素增高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检测胃液和唾液表皮生长因子、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浓度的变化并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分泌减少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的意义.方法14例健康人、27例慢性胃炎和12例十二指肠溃疡.用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培养判断Hp感染状态.胃液和唾液表皮生长因子、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检测用放免法.结果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液中胃泌素的浓度高于健康人(P>005),但生长抑素的浓度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液和唾液中EGF的浓度(n=10,2720ng/L±963ng/L和83ng/L±24ng/L)显著低于健康人(n=12,4056ng/L±356ng/L和220ng/L±170ng/L)和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n=25,4230ng/L±1040ng/L和220ng/L±111ng/L)(P<005).结论EGF的分泌减少可能在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