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橘核活精方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收集橘核活精方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CTD数据库获取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作用靶点;利用MLC在线工具将筛选后的作用靶点相互交集以获取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基因。利用String平台对共有基因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v3.9.0)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Hiplot可视化平台对共有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后得到橘核活精方中作用于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成分共有152种,橘核活精方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潜在靶点共126个,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等信号通路,相关通路涉及药物、肽激素刺激、氧化应激、活性氧合成与代谢、脂质代谢等因...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介入取栓后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AIS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取栓治疗,比较2组年龄、性别、既往史、吸烟史、饮酒史、溶栓治疗情况、闭塞血管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AIS患者取栓术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26例AIS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取栓手术,其中发生HT 44例(HT组),未发生HT182例(非HT组),HT组房颤史占比、闭塞血管为前循环占比、取栓次数、术中替罗非班应用率、术后收缩压均高于非HT组(P<0.05或P<0.01),术前NIHSS评分低于非HT组(P<0.01)。以是否发生HT为因变量,以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房颤史、闭塞血管位于前循环、取栓次数和术后收缩压为AIS患者介入取栓后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房颤史、闭塞血管位于前循环、取栓次数增加和术后收缩压升高是AIS患者取栓术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具有上述因素的AIS患者要综合评估介入取栓的利弊,实施介入取栓后要密切监护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推拿与功法训练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患者解除病痛.方法:本课题纳入原发性痛经患者26例,均为河北中医学院在校女学生,其中实证组13例(气滞瘀阻型7例、寒湿凝滞型6例),虚证组13例(气血亏虚型),采用腹部推拿与功法训练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个疗程周期,观测治疗后的有效率,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证组痊愈6例,显效4例,痊愈率46.15%,总有效率92.31%;虚证组痊愈1例,显效1例,痊愈率7.69%,总有效率76.92%, 实证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虚证组(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第1疗程后实证组疼痛症状积分下降与虚证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实证组第2、3疗程疼痛症状积分下降较虚证组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部推拿与功法训练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65.
2000-01~2006-07我科共收治肺癌患者215例,其中以肺外转移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者8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26~79(平均56)岁.发病时间4 d~3个月.吸烟者6例均为男性,吸烟时间均20 a以上,20~50支/d;2例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多年.  相似文献   
66.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治疗方案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手工刮治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发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超声龈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与传统手工刮治术比较,不存在差异性,但治疗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7.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已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1]临床发现,"益气调血,扶本培元"治疗本病疗效显著。[2-3]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故设计本实验,研究以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10为研究对象,正常老化鼠SAMR1为对照,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细胞凋亡情况,探求"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老年性痴呆可能的作用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分组选用健康雄性8月龄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10)30只,体质量28~32 g/只,由天津中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NSCLC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范围.方法 对291例NSCLC患者治疗前行纵隔CT增强扫描,分析纵隔各分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探索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的规律.结果 152例右肺NSCLC患者中发生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4例,发生率15.8%,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0例,发生率6.6%,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是同侧肺门淋巴结,为59.2%,其次为4R区(56.6%)、1~2R区(36.2%)、7区(33.6%)、4L区(20.4%)、10~11L区(5.9%)、6区(3.9%)、5区(2.0%)、1~2L区(2.0%),左肺NSCLC 139例中发生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2例,发生率15.8%,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例,发生率5.8%,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也是同侧肺门淋巴结,为54.0%,其次是7区(33.8%)、4R区(26.6%)、4L区(24.5%)、1~2R区(15.8%)、5区(10.8%)、6区(9.4%)、1~2L区(5.8%)、10~11R区(5.0%).结论 左右肺叶NSCLC具有不同高危纵隔淋巴结转移区域,对这些高危区域进行选择性预防照射,有助于降低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69.
广东省39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东省39所医院医务人员2011年6月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发放调查表32 617份,回收32 297份,回收率为99.02%;实际有效问卷32 007份,有效率为99.10%。发生锐器伤1 460例,1 909例次,锐器伤发生率为4.56%,例次率为5.96%,平均月发生密度为0.06次/(人月)。发生污染锐器伤1 495例次,污染锐器伤例次发生率为4.67%(1 495/32 007);污染锐器伤占锐器伤总例次的78.31%(1 495/1 909),其中61.67%(922/1 495)能追踪到暴露源,38.33%(573/1 495)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血源性污染器械中,81.71%(67/82)为乙型肝炎暴露源,14.63%(12/82)为梅毒暴露源,3.66%(3/82)为丙型肝炎暴露源,无艾滋病暴露源。锐器伤发生的地点主要为普通病房(47.72%)与手术室(20.27%);频率最高的操作是加药(15.92%),其次为医疗废物处置(12.78%)和拔除动(静)脉针(12.21%);主要医疗器具为一次性注射器 (35.99%)、头皮钢针 (19.43%)和手术缝针(13.4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率为93.25%。结论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主要职业因素,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行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建立一种布洛芬混悬液中合成色素的HPLC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直接稀释法处理样品,采用HPLC测定含量.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02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1.0mL·min-1.结果 苋菜红浓度在1.00~25.02mg·L-1、胭脂红浓度在1.15~28.70mg·L-1、柠檬黄浓度在1.23~30.64mg·L-1、日落黄浓度在0.99~24.77mg·L-1、赤藓红浓度在1.06~26.59mg·L-1、诱惑红浓度在1.23~30.64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9.4%、99.6%、100.2%、98.5%、99.1%(RSD≤2.2%;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较高,可用于布洛芬混悬液中的6种合成色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