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分析东莞市1992—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东莞市1992—2007年流脑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2—2007年东莞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42例,死亡9例,发病率在0.04/10万~0.72/10万之间。流动人口流脑的发病率(0.24/10万)高于本地人口(0.09/10万)(P〈0.01);沿海片区发病率最高,为0.36/10万。2—4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65.49%。16~25岁组病例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9.86%。工人和民工发病较多,分别为67例和46例,占总病例数的47.18%和32.39%。结论东莞市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对流动人口进行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加强流脑监测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2001年东莞市人口普查流动人口数已近400万,而流动人口传染病的发病数已远超过了本地人口,为了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及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0~2005年东莞市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发病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东莞市1992-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东莞市1992-2007年流脑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2-2007年东莞市共报告流脑病例142例,死亡9例,发病率在0.04/10万~0.72/10万之间.流动人口流脑的发病率(0.24/10万)高于本地人口(0.09/10万)(P<0.01);沿海片区发病率最高,为0.36/10万.2-4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65.49%.16~25岁组病例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9.86%.工人和民工发病较多,分别为67例和46例,占总病例数的47.18%和32.39%.结论 东莞市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对流动人口进行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加强流脑监测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东莞市HIV感染现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市HIV感染现况,评价已采取的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 对1991-2000年的东营市HIV常规监测和2001年的专项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1-2001年东莞市共发现103例HIV感染者,其中主动监测发现24例,被动监测发现79例;感染人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HIV感染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境外和外省籍人员为主;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血途径传播,占66.99%,其中静脉吸毒占56.52%;其次为性途径传播,占总例数的21.36%。结论 东莞市目前正处于艾滋病流行初期,建议采取以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5.
为掌握东莞市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动态 ,进一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 ,分析流行因素 ,控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 ,为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东莞市 1 990~ 1 999年的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疫情资料来自东莞市 1 990~ 1 999年急性传染病综合年报表、个案调查表、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 2 人口资料来自东莞市统计局。2 结果与分析2 1 发病概况1 990~ 1 999年东莞市本地户藉年均1 41 5 471人 ,流动人口年均 1 673976人。全市共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 2 8种 ,670 89例 ,年均发病率为 2 42 47/十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医师资历和感兴趣区(ROI)设置对非对称回波三点法水脂分离-定量测定(IDEAL-IQ)评价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3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3例疑诊为脂肪肝患者[男性39例、女性4例,年龄(40.37±14.65)岁]的IDEAL-IQ数据,由3位医师以3种ROI面积(10、25、50 mm2)测定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含量(PDFF)。由1位医师分别以距离肝脏包膜10、20、30 mm为中心勾画50 mm2 ROI测定PDFF。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SS 17.0信度分析检验同一医师按不同面积ROI重复测定同组资料的一致性及不同医师按同一ROI面积重复测定同组资料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检验结果的重复性。alpha系数>0.8且ICC>0.75表示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均高。 结果 同一位医师按3种ROI面积测定的PDFF分别为(14.17±8.40)%、(13.49±8.42)%和(13.25±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8,P=0.871)。3位医师按同一ROI面积测定的PDFF分别为(14.10±8.81)%、(12.75±8.48)%和(14.06±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52,P=0.704)。同一位医师按3种ROI面积和3位医师按同一ROI面积测定的2组PDFF数据的alpha系数均>0.8且ICC均>0.75。距离肝脏包膜10、20、30 mm处测定的PDF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医师资历和ROI设置对IDEAL-IQ评价肝脏PDFF无影响,其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2005-2011年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及报告质量。方法对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自行设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评价表》对每起事件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选用39个变量对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规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东莞市2005—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143起,发病4148例,死亡4例,病死率0.10%。其中未分级事件占81.12%(116/143)、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占78.32%(112/143)、呼吸道传染病占85.31%(122/143)。按病种来分,居前3位的分别是甲流(占41.26%,59/143)、流感(占18.18%,26/143)和水痘(占16.08%,23/143)。2009年是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峰年,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53.15%(76/143);11月是发生的高峰月份,发生的事件数占总数的32.87%(47/143)。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最常见于学校,占84.62%(121/143);其次为工厂,占8.39%(12/143)。用于评价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的39个变量平均得分率85.2l%。甲类、乙类、丙类及非法定报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平均得分率分别为93.59%、84.79%、85.54%、8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分率最低的3个变量分别为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建立病例定义”、“有现症人数”和“有首发病例情况描述”,得分率分别为2.80%、13.29%和27.27%。结论学校、工厂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是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主要病种;东莞市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报告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8.
东莞市103名卖淫妇女艾滋病梅毒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东莞市卖淫妇女性病艾滋病流行情况,为采取艾滋病性病的干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东莞市妇女教养所10 3名收教的卖淫妇女进行调查、逐个询问:并各采集5ml静脉血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10 3名卖淫妇女中,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2 2岁;初中文化75人;未婚86人;外省流动人群97人。从未或有时使用安全套71人;共用注射器吸毒7人。查出HIV感染者1例;梅毒感染者12例。结论 卖淫妇女的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和性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监测,积极开展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是控制其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