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1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15篇 |
内科学 | 141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2篇 |
综合类 | 267篇 |
预防医学 | 80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63篇 |
中国医学 | 64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7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 观察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归巢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制备大鼠CRF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RF模型组和EPO治疗组.从第3周开始,治疗组大鼠每次皮下注射重组人EPO 50 IU/kg,每周3次,共6周.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血红蛋白(Hb);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残肾组织EPO及其受体(EPOR)、归巢因子及其受体(SDF-1、CXCR4、Ang-1、Tie2、SCF、c-Kit)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PO治疗可上调残肾组织归巢因子及其受体(SDF-1、CXCR4、Ang-1、Tie2、SCF、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同时,EPO治疗还可上调残肾组织EPO及EPO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 0.05).此外,EPO治疗还能下调大鼠Scr、BUN和尿蛋白水平(均P<0.05),上调Hb水平(P<0.05).结论 EPO能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激活残肾组织归巢因子而参与损伤肾脏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42.
背景:人表皮干细胞和汗腺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为探讨人表皮干细胞再生汗腺的可行性打下基础。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人表皮干细胞及汗腺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集不同年龄段的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包皮组织,充分清洗消毒后去除皮下组织,将其修剪成0.5cm×0.5cm的皮片,用Ⅳ型胶原纯化、富集成人表皮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使用免疫荧光染色对成人表皮干细胞表型进行分析;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曲线;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人全层无损伤皮肤中分离提取汗腺细胞,并进行扩增和鉴定。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分离培养的成人表皮干细胞呈卵圆形、细胞之间紧密相连,呈铺路石状,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表达CK19、β1整合素。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汗腺细胞呈扁平多角形,表达汗腺细胞标志细胞CK7、18、19及CEA。结论:本实验结果说明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人表皮干细胞及汗腺样细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继发血栓形成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期间收治的35例此类患者,11例重度者行急诊手术取栓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其中截肢3例,二期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4例.轻中度者24例则先行解痉、扩血管、抗凝及溶栓治疗,二期在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下行PTA,其中截趾4例,同期行APBSCT治疗22例.结果 除死亡2例、急诊截肢3例以外,其余30例治疗后症状缓解,近、远期疗效满意,其中行APBSCT治疗的26例患者,其治疗后的间歇性跛行距离、皮温和踝/肱指数均较APBSCT治疗前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TA、MRA或DSA检查下肢动脉供血有所改善.结论 根据患者入院时下肢缺血的急、重程度而分别采用取栓及股动脉内膜剥脱术、药物以及后续的介入、APBSCT治疗后,近、远期疗效确切.早期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是挽救患者肢体和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最大径>3cm)的效果及其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的43例大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1周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改善36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1例,脑脊液鼻漏2例,迟发性鼻腔出血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42例随访3月~2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头部MRI示肿瘤无残留29例,部分残留13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可有效切除大型垂体腺瘤,但需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减少肿瘤残留。 相似文献
45.
脑室外引流在脑室铸型治疗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室铸型病情重,进展快,治疗的时间和手段都非常有限,传统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5%~100%[1]。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科收治的27例脑室铸型病例,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7例均经头颅CT证实,男15例,女12例。年龄12~80岁,平均58.6岁。其中24例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GCS评分,3~5分21例,6~8分6例,一侧瞳孔散大16例,偏瘫19例,均有颈项强直。1.2影像学检查CT示原发出血位于基底节、内囊12例,丘脑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其中治疗后期经脑血管造影或MRA示动脉瘤3例,未证实出血部位3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2例。出…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探讨围产期脑损伤因素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76例脑瘫患儿,其中女48例,男128例。按年龄分为8个月~2岁、2~4岁和4~5岁3组,各年龄组采用方法均为物理疗法、针灸治疗、穴位注射、营养脑神经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后评估各项结果,按照等级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应用Gesell发育量表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对各组患儿进行临床评定。结果:2~4岁组疗效明显优于8个月~2岁和4~5岁组(P<0.05);4~5岁组疗效最低(P<0.05)。新生儿颅内出血+HIE组和足月出生组疗效较为明显,早产患儿在4岁前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4岁后的治疗效果。结论: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效果可能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脑瘫的康复治疗疗效可能还与围产期的高危因素有关,其中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叶酸修饰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酰亚胺构建的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5000(PEI-PEG)作为基因载体在体内外的转染效率。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分别测试3个相对分子质量FPPs(branched PEI:0.6kDa,10kDa和Linear PEI 25kDa)在最佳N/P、有无血清、血清的浓度和叶酸受体靶向性等条件下对口腔癌上皮细胞(KB)转染率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FPP(0.6kDa)分别压缩pLuc-p53基因形成的复合物通过瘤内注射和尾静脉注射2种方式考察聚合物的转染效率。结果在体外实验中,转染率最佳条件分别是N/P=20、有血清且转染率随着白蛋白(ALB)或胎牛血清(FBS)浓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其中3个相对分子质量PEI组成的FPP转染率分别为FPP(10kDa>25kDa>0.6kDa);FPP有较强的叶酸靶向性;在体内实验中,与BPP/pLuc和PEI(25kDa)/pLuc相比,FPP(10kDa)/pLuc呈现出较高的转染率;在48h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转染效率增加;FPP(10kDa)/p53能改善荷瘤小鼠;与裸pLuc相比,3种相对分子质量的FPPs没有毒性。结论具有靶向性的FPP非病毒载体能成为临床传递基因治疗载体的候选。 相似文献
50.
赵震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5,(11)
我认为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可以说在关键时刻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我们说关键时刻是指到本世纪末只剩下5年时间,这5年时间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目标,同时是实现国民经济奔小康的最后5年,任务艰巨,时间短暂。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的话,目标将如何得以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搞了7、8年,从进度、速度、数量来看是不错的,但在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滑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