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破骨细胞前体细胞(OCP)的数量及其与血清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浓度以及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体外诱导8例As患者和5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培养破骨细胞(OC).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OC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计数染色阳性胞核≥3个的细胞.骨吸收实验考察OC的功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3例As患者和17名健康对照血清RANKL和OPG水平.对AS疾病活动性进行评估包括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AS患者OCP数量与血清RANKUOPG比值及与病情活动性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①As组外周血生成OC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9±3.4与6.2±1.3,P<0.05);②AS组血清RANKL浓度、OPG浓度、RANKL/OPG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4±3.8)pg/ml与(1.6±0.8)pg/ml,(157±49)pg,ml与(105±20)pg/ml,0.037±0.026与0.016±0.008,P均<0.01)];③外周血生成OC数量与RANKL、RANKL/OPG比值呈正相关(r=0.692, P=0.009;r=0.813,P=0.001);④AS患者血清OPG浓度与BASDAI呈负相关(r=-0.444,P=0.044),血清RANKL浓度与BASDAI呈正相关(r=0.543,P=0.011),RANKL/OPG比值与BASI)AI呈正相关(r=0.672,R=0.001).结论 ①As患者外周血OCP数量显著增高,与关节骨质破坏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的机制;②AS患者OC活性增高的机制可能是炎症引起RANKL产量增多,RANKUOPG比值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82.
纪智倩  陈君敏 《医学综述》2013,(20):3655-3657
破骨细胞(OC)来源于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在骨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和骨系统关系密切,参与免疫调节的树突状细胞(DC)在多发性骨髓瘤(MM)环境下可以细胞融合方式转化为参与骨重建的bOC,且是比单核细胞更具分化效率的、更接近OC的前体细胞.这对于理解MM无疑有重要作用.该文就DC转化为OC的生物学过程及其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3.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报告2例近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粒细胞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以局部孤立性肿物为首发症状,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MPO、CD68(KP-1)、溶菌酶均阳性,手术切除肿物后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化疗,均效果良好。结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易误诊为淋巴瘤,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MPO、溶菌酶和CD68(KP-1)阳性对诊断粒细胞肉瘤最有意义。治疗方法有局部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84.
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 (A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allele specificpolymerasechainreaction)对 98例汉人AS患者TNF α 30 8位基因进行TNF1和TNF2基因型检测 ,并与 70名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 TNF的各基因型频率在AS中分别为 37% (TNF1)、10 % (TNF2 )和 5 3% (杂合型 ) ,在对照者中分别为 6 7% ,3%和 30 % ,二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5 73,P <0 0 0 1) ;TNF1和TNF2的等位基因频率在AS中分别为 6 3%和 37% ,在对照者中分别为 82 %和 18% ,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9 0 5 3,P <0 0 5 ;OR =2 6 8,95 %可信区间为 1 394~ 5 135 ) ,AS患者TNF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结论 TNF α 30 8基因多态性与AS相关联 ,TNF2增加AS的易感性 ;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结果可靠的检测TNF α 30 8位点基因多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二甲双胍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RPMI 8226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氧和缺氧条件下RPMI 8226细胞的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集GSE110113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相关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100μmol/L氯化钴(CoCl2)构建化学缺氧模型;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作用于缺氧条件下MM细胞株RPMI 8226后的细胞增殖活力;采用Western-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VEGF蛋白的表达含量;采用体外新生血管生成实验检测新生血管生成。结果 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富集分析显示,DEGs富集在“缺氧反应”和“HIF-1信号通路”;RPMI 8226细胞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随CoCl2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二甲双胍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缺氧诱导RPMI 8226细胞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  相似文献   
8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1与细胞因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8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c及CD1d的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血清IL-2,IFN—r,IL-4和IL-10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 SLE活动组病人CD1c^+及CD1d^+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0.05),SLE患者血清IFN—r、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IFN—r、IL-2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无相关性,IL-4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70与r=0.72,P〈0.01),IL-10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42与r=0.41.P〈0.05)。除IL-4水平与C3水平显著相关外(r=-0.61,P〈0.01),IFN—r、IL-2、IL-4、IL-10与ANA、C3、C4、CRP、ACA、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活动性评分均无相关性,与外周血CD4、CD8、CD20,CD3阳性细胞百分率也无相关性。经治疗后CD1c及CD1d的表达明显下降,IFN-r和IL-2水平在治疗后升高.IL-4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与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相关,CD1对自身抗原的递呈可能引发了-个Th2型反应。  相似文献   
87.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是白血病的干/祖细胞有Ph染色体标志,含bcr/abl融合基因。常规治疗,如马利兰或羟基脲可使多数CML患者得到血液学缓解,在经历约3~5年的慢性期后,患者最终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而死亡。近年来在治疗CML方面已取得新的进展,一致的看法是,同种骨髓移植是治愈CML的唯一方法,如施行于慢性期,约30%~70%的患者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这些患者可能已被治愈。然而由于患者年龄限制或得不到HLA匹配的供者,实际能从此受益的患者很少(可能不到20%)。干扰…  相似文献   
88.
贫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见的关节外表现,而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慢性疾病性贫血(ACD),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本文检测RA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促β_2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探讨它们在RA伴AC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组 RA患者77例,男21例,女56例,年龄16~75岁(14.3±14.0);病程1月至4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按血红蛋白(Hb)男≤  相似文献   
89.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细胞对异常蛋白质、细胞器降解的过程,其对正常的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生存都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自噬广泛存在于骨髓瘤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其不仅能保护骨髓瘤细胞,也能诱导其死亡,对骨髓瘤细胞的生存、增殖、侵袭与迁移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调节自噬水平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以及FRAX评估AS患者10年内发生骨 折的概率的情况。方法AS组:2010年6月~ 2011年6月,住院的AS患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 13例,男:女=2. 2:1,年龄34. 57 ±13.67岁;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男:女=2. 1: 1,年龄32. 96 ±12. 58岁。分别检测双股骨颈、腰椎,_4 BMD与T值;AS组患者均检测血清CRP、 Ca2*、P3_、ALP含量与ESR;AS组患者双侧骶髂关节做CT扫描并分级;根据FRAX测定两组10年内 发生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检验及y检 验。结果①AS组男性、女性双股骨颈的BMD值(0.938 ±0.176, 0.942 ±0.150)明显低于健康对 照组(1. 180 ±0. 139,1. 172 ±0. 123) ; AS 组男性、女性的腰椎,_4 BMD 值(1. 040 ±0. 183, 1.071 ± 0. 19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 170 ±0. 117,1. 181 ±0. 113);②AS组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分别是 45. 24%和66. 67% ;?AS组双股骨颈、腰椎,4BMD与血清Ca2+含量呈正相关性(r =0. 435,0. 566); ④AS组CT第IV级的双股骨颈BMD值(0.731 ±0.087)明显低于第I、II级的值(0.991 ±0. 137, 1.002 ±0. 140);而各级腰椎,_4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⑤应用FRAX评估AS组10 年内的髋部骨折概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5)。结论A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BMD的降 低,导致继发性OP或骨量减少,FRAX测评结果显示AS患者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 加,应引起医生与患者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