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TGF-β1基因转染对大鼠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转染后对大鼠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TGF-β1基因导入大鼠DC,G418筛选,检测转染细胞TGF-β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并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TGF-β1基因转染的DC可以分泌TGF-β1,而且可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利用构建的TGF-β1表达质粒转染大鼠DC,转入的TGF-β1基因可以在DC内稳定表达,并且使DC的生物学特性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73.
INTRODUCTION5-fluorouracil(5-FU)hasbeenusedextensivelyintreatmentofthecommonmalignancies.Becauseofitstoxicdamagetovitalhosttissues,suchasbonemarrowandintestine,thedrughastobeadministratedatadosagewhichisusuallyprovedtobeinsufficienttoeradicatealltheneoplasticcellspresent(1).ltwasre-portedthatlipidperoxidationinliverandbloodmaypartiallycontributetothetoxicside-effectsof5-FU(2,3).Whetheritmayalsoinducelipidperoxidativedam-ageinthesma1lintestineisstillunclear.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evalu… 相似文献
74.
全胃切除病人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52例,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试验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两组病人均从术后第1天起自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试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Stresson,EN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共7d.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及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两组的IgG、IgM、IgA、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5.
活体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功能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活体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功能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国内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术后患观察其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定期予以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及营养指标的检测,并进行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FK506)全血质量浓度测定,以监测移植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至今健康生存48个月余,并已参加工作。能自由进食,大便成形,1~2次/d,体重维持在56~58kg,血红蛋白120g/L以上,白浆总蛋白、白蛋白正常。D—木糖吸收试验,尿中排出率在26%~30%。FK506血药浓度维持在5—6ng/ml,吸收功能稳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肠蠕动良好,无狭窄性改变。结论 营养指标、D—木糖吸收试验、FK506全血质量浓度等检测能有效判定移植小肠的功能。 相似文献
76.
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本文总结我科开展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手术以来的初步临床经验,对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近期疗效和并发症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比进行分析。
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我科共施行达芬奇机器人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手术33例。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肿瘤部位≤15 cm和术前临床分期大致相同的33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病例对比研究。
结果达芬奇组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89.1±44.5 ml vs 116.7±60.8 ml,P=0.04),但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延长(168.0±39.0 min vs 148.5±40.2 min,P=0.05)。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达芬奇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腹腔镜组(53.3±15.4 h vs 62.5±11.9 h,P<0.01),尿管拔除时间亦早于腹腔镜组(3.0±0.9 d vs 4.8±0.9 d,P<0.01)。达芬奇组术后第24小时疼痛指数明显低于腹腔镜组。两组所有患者肿瘤远侧切缘均未查见癌细胞。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切缘距离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方面均无明显差别。术后平均随访124天(6~302天),达芬奇组和腹腔镜组各出现一例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快的优点。两者对直肠癌手术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7.
患者,男性,49岁。间断性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0年3月9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右下腹可扪及3.5cm×3.5cm×4cm包块,质中等硬度,界限清楚,活动度稍差,有轻度压痛,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3×109/L,中性0.72,血红蛋白96g/L,血糖4.2mmol/L,便常规:潜血(+)。腹部B超检查:右下腹可探及3.5cm×4cm×4cm回声团,密度不均,提示实质性占位病变。钡灌肠示:升结肠不规则充盈缺损,边缘毛糙,钡剂通过受阻,提示为升结肠占位病变。入院诊断:升结肠… 相似文献
78.
79.
0 引言 脂肪乳剂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亚油酸的含量占 5 4% ,亚麻酸的含量占 6 %~ 9% [1 ] .因此 ,含脂肪乳剂的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不仅可以较少的液体容量而提供较多的非蛋白热量 ,而且还可提供必须脂肪酸和磷 .以前的研究表明 ,长期无脂全胃肠外营养和禁食患者会引起必须脂肪酸缺乏症 .但是 ,手术创伤和手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血浆脂肪酸谱的影响 ,国内尚未见报道 .我们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全胃切除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期间血浆游离脂肪酸谱作了动态观察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仪器和试剂 10 3型气相色谱仪 ;脂肪乳剂 ;甲醇 … 相似文献
80.
生长激素在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高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患者46例,分为rhGH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29)两组,术后均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组应用rhGH,8u皮下注射1次/天,共7d,于术后观察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rhGH治疗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疲劳综合征也明显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rhGH在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早期应用,可改善氮平衡,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可改善高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