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对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999年8月~2001年6月对32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患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所有骨折均按Letn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进行固定。结果 32例患平均随访时间21.3个月。根据Matta评分,优11例(34.4%),良16例(50%),一般3例(9.4%),差2例(6.2%)。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6%),异位骨化ll例(34%),有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2.5%),无手术死亡及感染发生。结论 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人路和及时手术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回顾性分析国内外关于骨盆骨折处理的文献,归纳、总结和探讨骨盆骨折的急诊处理原则及流程和方法,建立及时、有效的救治流程和训练有素的医疗团队是治疗骨盆骨折的重要保证。有效快速的止血,恢复骨盆的稳定性,才能提高骨盆骨折的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比较TNF-α诱导滑膜MSCs(synovium-derived MSCs,SMSCs)与BMSCs凋亡,探讨SMSCs的抗凋亡能力。方法取患者自愿捐赠的滑膜组织及骨髓,分别采用组织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SMSCs和BMSCs并传代,取第3~5代细胞行细胞免疫表型及三系分化鉴定后进行实验。实验分为4组,其中SMSCs、BMSCs凋亡诱导组(SMSCs、BMSCs实验组)用20 ng/m L TNF-α和10μg/m L放线菌酮对细胞进行凋亡诱导,其对应对照组以正常培养基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凋亡诱导细胞形态变化;培养24 h取各组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半胱氨酶天冬氨酶蛋白酶降解产物8、3(Cleaved Caspase-8、3)的表达。结果经细胞表型及三系分化鉴定培养获得的细胞均符合MSCs鉴定标准。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随凋亡诱导培养时间延长,两实验组细胞形态及生长均较对应的对照组差。培养24 h,两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均为100%,未见细胞凋亡;SMSCs、BMSCs实验组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60.13%±8.63%及46.55%±10.5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MSCs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BMSCs实验组(t=3.152,P=0.006)。SMSCs和BMSCs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2%±0.24%和1.35%±0.31%,两实验组分别增高至36.54%±8.63%及53.77%±11.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MSCs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BMSCs实验组(t=3.785,P=0.001)。两对照组细胞Cleaved Caspase-8、3蛋白几乎不表达,且SMSCs实验组和BMSCs组细胞Cleaved Caspase-8、3蛋白明显高表达;其中BMSCs实验组明显高于SMSCs实验组(t=13.870,P=0.000;t=7.309,P=0.000)。结论经TNF-α诱导培养,SMSCs凋亡明显少于BMSCs,具有更强的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对比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0年3月~2004年12月期间诊治的34例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MIPPO治疗组(17例)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组(17例).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的差异. 结果 MIPPO治疗组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并发症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骨折愈合更快(P<0.05)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更满意(P<0.05),患者对疗效更满意(P<0.05).结论 小切口直视治疗关节内损伤结合经皮治疗其他骨折部位的MIPPO可解剖复位关节内骨折,尽可能地保留了软组织的完整性,降低了软组织的手术损伤,减少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软组织、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5.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多发骨折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创伤救治中心2005年1月-2008年3月应用伤害控制性手术治疗的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49例(ISS≥25分)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及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结果43例创伤性休克中41例得到纠正。1例因门静脉毁损死于术中;1例骨折临时固定后送入ICU生命支持,于伤后11小时死亡;1例于伤后17天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剖腹探查术中呼吸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存活。1例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伤后7天更换髓内钉固定后发生局限性骨髓炎,经开窗引流、开放植骨后痊愈。46例病例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严重多发性骨折严重多发伤病人应用伤害控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骨折早期治疗强调外固定支架尽早适当复位固定骨折,多次创口清创及应用VSD覆盖创面。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比较腰肌劳损进一步细分诊断、对因治疗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初步诊断为腰肌劳损的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治疗。A组:87例,重新细分诊断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盘源性腰痛、髂嵴综合征、峡部裂。并分别予以小针刀、臭氧、射频热凝、后路融合手术治疗。B组:82例,予以传统推拿按摩、理疗、针灸。两组病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3年进行视觉疼痛分数(VAS)和罗兰-莫里斯功能障碍分数(RDS)评估。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4个时间点A组疗效均优与B组(p<0.01)。结论 慢性腰肌劳损多数可以进一步作出更加特异的诊断,对因治疗效果好于传统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根据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成功与失败分别行前路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侧关节突交锁,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2010年3月间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侧关节突绞锁68例,其中单侧关节突交锁23例,双侧关节突交锁45例。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先行大重量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若复位成功则择期行前路手术(A组),若失败则择期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B组)。[结果]A组37例,B组31例,复位成功率54.4%。颅骨牵引单侧关节交锁复位成功率为22.2%,双侧关节交锁复位成功率为75.6%,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患者无脊髓损伤加重,5例完全瘫痪者无任何恢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等级标准平均提高1~2级,牵引后AISA感觉评分增加,术后随访ASIA感觉、运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颈髓评分均显著增加,两组间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3例前路手术内固定失败外,其余患者术后5 d,3、6、9、12个月定期X线检查示椎体序列及椎间高度良好,植骨正常融合,无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双侧关节突交锁同单侧关节交锁相比,大重量颅骨牵引效果更好。牵引后可改善AS...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并与仅采用西医西医卒中单元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15d和30d时BI、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肩胛颈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8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40例肩胛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轻度移位(分离移位≤10mm、成角移位≤40°)22例,明显移位(分离移位〉10mm、成角移位〉40°)18例;非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14例(手术治疗组)。随访时进行临床检查,采用Herscovici功能评估方法。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1—3年。其中非手术治疗组:随访26例,优16例,良2例,可3例,差5例;手术治疗组:随访14例,优12例,良2例。结论轻度移位的肩胛颈骨折适合非手术治疗,而移位明显或伴有同侧锁骨骨折的肩胛颈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重建肩关节稳定,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0.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腰痛患者中 ,少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 ,如肿瘤、感染、风湿、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而大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诱因 ;疼痛部位X线、CT、MR检查多数无阳性发现。有的文献称之为“非特异性下腰痛 (Nonspecificlowbackpain)” ,有的称“自发性腰痛 (Idiogeniclowbackpain)” ,还有人以各种综合征来命名 ;各种概念之间有重叠 ,同一概念的诊断标准也不同 ,比较混乱。目前多数学者推测这类腰痛来源于椎间小关节、椎旁肌、棘间韧带等。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腰痛多来源于脊神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