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克罗恩病肠粘膜匀浆和副结核杆菌接种地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罗恩病 (Crohn’sDisease ,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疾病。早期研究发现 ,其病理改变与Johne’s病相似 ,怀疑副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Paratu berculosis,MP)为其致病菌[1] 。为此 ,本课题利用MP感染金黄地鼠 ,以图建立一个肉芽肿性肠炎的动物模型 ,然后用CD患者肠粘膜匀浆接种地鼠 ,观察接种后的病变 ,并与MP感染的动物模型相比较 ,以探讨CD与MP感染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一、副结核杆菌接种地鼠将 40只地鼠 (购于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随机分…  相似文献   
22.
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规律。方法联合运用大组织切片与组织芯片技术,研究67例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手术标本。结果直肠系膜淋巴结癌转移30例,微转移10例,29.6%转移淋巴结位于直肠系膜外带。肿瘤远端、肿瘤旁和肿瘤近端直肠系膜内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例数分别为4、32和19例,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9例标本存在环周切缘癌浸润(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involvement,CRMI),2例见微转移。盆腔侧方淋巴结癌转移、微转移分别为12例和10例,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结论按照TME原则手术,完整切除包裹在盆腔筋膜内的直肠系膜,可提高局部肿瘤廓清率,降低CRMI发生率。低位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较常见,应合理制定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23.
作者选用Wister大鼠43只,分4组,观察羟氨苄青霉素(A)对预防大鼠利血平性溃疡的效果,并与雷尼替丁(R)、胃舒平(W)的预防作用比较,以生理盐水(NS)组作为对照。在NS、W、R、A4组中,每只鼠溃疡总数分别为7.8±5.1、2.2±3.2、1.0±1.2、2.1±1.9。每只鼠溃疡指数分别力20.8±13.2、4.5±7.7、2.0±3.7、4.5±3.9。所有大鼠HP检测皆为阴性。经果表明:A、R、W对大鼠利血平性溃疡皆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彼此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优于NS组(P<0.05),由于羟氨苄青霉素并非制酸剂,实验动物亦无HP,故其预防实验性溃疡的作用必然存在其他机理。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B7分子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急、慢性DSS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结肠粘膜B7-1和B7-2的表达。结果 结肠组织中B7-1、B7-2均为胞浆阳性。急性、慢性模型组肠粘膜B7-1 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而急性组与慢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急性组肠粘膜B7-2 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慢性组肠粘膜B7-2 细胞百分比高于急性组和对照组。结论 B7-1、B7-2异常表达可能均与DSS模型继发的肠粘膜免疫紊乱和肠组织病损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为简化检查程序,降低检查成本和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简便的14C-尿素呼吸试验(14C-UBT)。对157例未经抗菌治疗的溃疡、胃炎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以组织学检查(Giemsa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患者禁食4小时,于口服37kBq14C-尿素前和口服之后10、20和30分钟分别采集呼出气体标本,液闪测定。结果显示以等于或大于200cpm为阳性诊断标准,14C-UB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正确率分别为94.79%,90.16%,93.81%,91.60%和92.99%。由此可见37kBq14C-尿素,10分钟采集一次呼出气体标本,以等于或大于200cpm为阳性诊断标准,既能降低辐射剂量和成本,又能获得高准确性的诊断,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6.
结肠癌癌旁粘膜的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Filipe等对结肠癌癌旁粘膜的粘液成分变化做了大量研究,发现癌旁粘膜内唾液酸粘液大量增加,硫酸粘液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并命名为“移行粘膜”(transitional mucosa)。但有人证实结肠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及炎症也可发生类似“移行粘膜”的病变;认为属继发性改变。目前对结肠癌癌旁粘膜粘液成分变化的意义尚存在着争论。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粘液组织化学、酶化学及电镜观察进一步探讨结肠癌癌旁粘膜粘液成分变化是否存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高血压病脑细动脉(<300μm)的病理改变与脑出血的关系 ,作者对 45例高血压病尸检的脑进行了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45例中有40例脑细动脉有透明变性 , 其中26例有出血。脑细动脉透明变性可分为末端细动脉腔变窄和近端细动脉腔扩张两型,出 血发生在后者。另有3例细动脉急性坏死及5例细动脉粥样硬化与出血有关。结论:高血压病 脑出血主要发生在扩张的透明变性的细动脉,少数出血可能与细动脉急性坏死或动脉粥样硬 化有关。  相似文献   
28.
背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特殊征象,临床上较为常见.而胃MALT淋巴瘤则极为少见,两者在形态学上难以鉴别。目的:建立胃活检组织胃MALT淋巴瘤的阶梯式诊断流程,为H.pylori根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1例胃淋巴样增生(GLH)病例,行组织学、蛋白质、DNA和染色体水平的阶梯式检查。GLH组织学分级参照Isaacson标准,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26、UCHL-1、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和Ki-67,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逆转录(RT)-PCR检测AP12-MALT1融合。29例H.pylori感染者接受根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内镜和组织学表现。结果:23例GLH病例组织学分级为Ⅱ或Ⅲ级。仅2例为胃MALT淋巴瘤(组织学Ⅴ级)。1例胃MALT淋巴瘤表达λ轻链限制,10例GLH(包括2例胃MALT淋巴瘤)检测到单克隆IgH基因重排,2例胃MALT淋巴瘤检测到API2-MALT1融合。随着GLH组织学分级的递增.Ki-67标记率和单克隆IgH基因重排榆出率显著增高(P〈0.05)。根除H.pylori后随访1.5~37个月,18例内镜和组织学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无变化。结论:组织学结合Ki-67、IgH基因重排和API2-MALT1融合检测的阶梯式诊断流程有助于诊断早期胃MALT淋巴瘤,亦有助于药物治疗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29.
右旋葡聚糖硫酸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建立适当的结肠炎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发的小鼠UC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中一组饮用5%DSS溶液7天诱发急性结肠炎,另一组饮用5%DSS溶液7天后继续饮用蒸馏水14天诱发慢性结肠炎;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观察小鼠每日的体重、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以及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饮用5%DSS溶液7天,BALB/C小鼠可发生腹泻、血便等症状,全结肠表现为以隐窝破坏为特征的多灶性小溃疡,伴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停止饮用5%DSS溶液14天后,BALB/C小鼠的腹泻、血便等症状消失,全结肠表现为更局限的灶性小溃疡伴邻近上皮细胞再生、修复,以及突出的隐窝扭曲变形伴以淋巴、单核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急、慢性期肠道病变均以远段结肠为重。结论:单次使用DSS诱发的小鼠急、慢性结肠炎是一种较理想的UC动物模型,可作为研究UC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较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增殖状态的关系,并分析各种因素在骨GCT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58例患者之石蜡切片采用SP法检测VEGF/KDR、CD34及MIB-1的表达,同时收集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VEGF、KDR与微血管密度(MVD)、增殖指数(PI)、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骨GCT中新生血管主要位于肿瘤浸润边缘。VEGF阳性率为53.6%,KDR阳性率高达96.4%。(2)VEGF阳性组和KDR高表达组MVD均值分别高于VEGF阴性组和KDR低表达组(P<0.05)。VEGF/KDR与MVD呈正相关。KDR高表达组PI值高于KDR低表达组(P<0.05),二者呈正相关。VEGF与PI无显著相关性。(3)VEGF/KDR表达及MVD与PI与各临床因素无关(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VD、KDR以及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KDR、MVD是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VEGF及其受体与骨GCT的增殖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能通过KDR以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作用,间接或直接刺激肿瘤细胞增殖。MVD、KDR以及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并为骨GCT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