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59篇
内科学   27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426篇
综合类   755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27篇
  6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WHO标准选40例高血压病人,用美国罗京公司产2420-2020型动态血压仪连续观察血压24h,结束后使用该机器配置的计算机回放进行分析,观察24h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标准差,观察血压负荷及血压模式。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构型组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变异均值昼>夜(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昼=夜,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构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昼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收缩压与舒张压负荷夜间明显高于日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压昼夜变化受交感神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双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2.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TH)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方法:对本院施行的VATS35例患者与同期行TH26例患者进行比较,并随访2-46个月,以观察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TH组明显缩短,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少于TH组,仅1例术后输血200ml,无中转开胸,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尤其是复发性,双侧性者的首选治疗,但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应选用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将痰热证候要素评分作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风险的中医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对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痰热病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首先按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所有入组的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27例)和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53例),比较2组的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差异。同时所有入组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并随访6个月,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8例)和未复发组(62例),比较2组的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差异。结果: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的火热证、痰证及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P<0.01);复发组患者的火热证、痰证及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与痰热证候要素评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痰热证的严重程度会影响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与复发风险,因此将“痰热证候要素评分”作为...  相似文献   
34.
摘 要:目的: 探讨揿针穴位埋针对社区 H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为 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 80例H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给予含马来酸依那普利叶 酸片(依叶片)的降压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穴位埋针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 28天后进行临床疗 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cy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显著减少;治 疗组患者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 在依叶片降压方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揿针穴位埋针可显著改善 H型高血压 痰湿壅盛证患者的血压、Hcy和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35.
铜陵地区特定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铜陵地区特定人群GBV-C/G型病毒性肝炎(简称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加强特定人群HGV的检测,以阻断庚型肝炎的流行。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GV RNA。结果 自愿血员HGV RNA阳性率1.77%(4/226),职业献血员HGV RNA阳性率6.42%(28/436),职业献血员HGV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自愿献血员(P〈0.01)。甲型肝炎、慢乙肝、慢丙肝、非甲~戊  相似文献   
36.
在高速和重载情况下,铁路桥梁需要重新检定其使用状态,结合板桥检算系统程序的编制,说明了数据库的运用、Visual Basic与Fortran语言的混合编程、报表打印等的技术实现.对程序的正确性,用户使用界面的友好性作了必要的说明.最后介绍了程序系统具有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自1991年7月至1998年7月,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6例,占同期收治胸腺瘤患者的27.3% 。结果 Masaoka Ⅰ期、Ⅱ期、Ⅳ期各1 例,Ⅲ期3 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 例1个月后死于呼吸衰竭,1 例2 a后死于肿瘤复发。生存4 例,3 例治愈,1 例好转。结论 认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其良恶性的判断主要依靠术中所见肿瘤的生长方式及组织细胞学类型。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强调合理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采用低位胸部正中切口,尽可能切除肿瘤,清扫前纵隔;尽早拔除气管内插管;选用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以降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入春以来的两场雨雪,给以药材种植为主的春耕生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国家实行粮食安全政策,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但陇西药农的种药积极性还是不减当年,种苗市场交易活跃,价格坚挺,药材产区春耕正酣,热火朝天。受药材市场整顿影响,药市上客流稀少,药材走动不畅,价格低迷。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蓝色染料和核素方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中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异硫蓝或^99Tc硫胶体结合术中γ探头或联合两种方法对61例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病人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总成功率为95.1%(58/61),2例假阴性,假阴性率7.7%,敏感性92.3%,前哨淋巴结预测区域转移准确率96.6%,特异性100.0%.单用蓝色染料方法的成功率88.2%,假阴性率12.5%,敏感性87.5%,准确率93.3%;单用放射核素结合术中γ探头,成功率为95.2%,假阴性率11.1%,敏感性88.9%,准确率95.0%;两种方法联合,成功率100.0%,无假阴性,敏感性100.0%,准确率100.0%.结论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乳腺癌中能很好反映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对指导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蓝色染料和核素探测两者相互补充,可提高前哨淋巴结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A组,随机分为A1、A2两个亚组,镇痛液分别为罗哌卡因0.075%、0.1%,均复合2μg/ml芬太尼,于宫口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0.8%利多卡因,5 min后给负荷量8~10 ml镇痛液,确定镇痛平面,疼痛明显减轻后接希腊力美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药液6~8 ml/h,单次按压量3 ml,间隔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停药.30例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B组.记录观察产妇BP、HR、SpO2、产程、胎心、宫缩的变化及缩宫素使用率,同时评价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下肢活动度:采用改良Bromage(MBS)评估.结果 产妇BP、HR、SpO2平稳.A组用药10 min后疼痛明显减轻,均达到满意镇痛,A1、A2两个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A2两个亚组对下肢运动及产程无明显影响,其催产素使用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和0.1%罗哌卡因分别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均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不影响产程、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