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建立华支睾吸虫的免疫胶体金(IC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比较两者检测华支睾吸虫的效果。方法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包被胶体金,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相应抗体,建立华支睾吸虫ICT检测方法;以华支睾吸虫18S r RNA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RT-PCR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检测粪便样本中的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两种检测体系与商品化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平行测定比较,考核检测体系的应用价值。结果对200份华支睾吸虫重点人群样本进行检测,ELISA法检出的华支睾吸虫Ig G抗体阳性例数为20例,阳性率为10.0%;ICT法为16例,阳性率为8.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8.0%,ICT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RT-PCR法检出的粪便样本中华支睾吸虫核酸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9.0%,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100.0%,符合率为99.0%,RT-PCR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说明ICT、RT-PCR两种检测方法与ELISA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结论建立的ICT及RT-PCR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华支睾吸虫现场的快速检测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大建中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为后期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大建中汤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筛选;利用GeneCards、OMIM、PharmGKB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数据库获取胃癌靶点.利用R语言将药物与疾病靶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丙泊酚镇静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血液动力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组(M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咪唑安定)。根据Ramsay分级标准调整两组用药量。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诱导前即刻(T0)、镇静诱导后1h(T1)、5h(T2)、9h(T3)和12h(T4)血液动力学变化,同时采集上述各时点中心静脉血、股动脉血测定血气,计算肺内动静脉分流率(Qs/Qt)和氧合指数(OI)。结果(1)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患者MAP、HR下降(P<0.05);(2)与M组比较,T2~T4时P组Qs/Qt下降、OI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时ALI/ARDS患者氧合,可为其病因治疗和肺损伤的修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基孔肯雅病毒SZ_20101028株的全基因组分子遗传特征。方法通过C6/36细胞从患者血清中分离得到CHIKV,针对病毒的基因组设计了6条特异性引物,对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分子遗传特征。结果病毒SZ_20101028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2377nt,含两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722个氨基酸,两个编码区之间含有68nt非编码连接区;发现该毒株与2010年引起东莞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的病原体核苷酸的同源性达到了99%,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Z_20101028株与2010年引起东莞疫情暴发的病原体的亲缘性最高,并且和2004年引起印度洋地区疫情暴发流行的病原体同属于印度洋亚型。结论深圳市首例输人性基孔肯雅病毒属于印度洋亚型,与2010年引起东莞疫情暴发的病原体的亲缘性最高。  相似文献   
85.
我院近年来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于1360例危急重症的救治中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调查2007年深圳市分离自生熟食品及餐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方法 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VITEK2 Compact生化验证,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结果从食品及餐具涂抹拭子中分离的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棒酸表现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80%以上;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甲氧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西丁7种药物均敏感;对红霉索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11.3%.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菌株11.3%;在单一纸片红霉素耐药(中介)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为2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绝大部分为MSSA,除青霉素类外耐药率较低;在红霉素耐药(中介)、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25%,开展D试验检测可给临床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用不同方法检测诺沃克病毒核酸的阳性率关系,为进一步完善诺沃克病毒核酸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 e RT-PCR)两种方法,对124例腹泻标本进行诺沃克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124份标本中,RT-PCR检出诺沃克病毒阳性31例,阳性率为25%;实时RT-PCR检出阳性37例,阳性率为29.84%;两种方法均阳性的28例,均阴性的84例,符合率为90%;不同性别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实时RT-PCR检测诺沃克病毒,敏感性较RT-PCR高,但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强阳性样本(Ct值在20以内或电泳结果特异性条带很亮),两种方法检出率均为100%;对于弱阳性样本,则大部份标本实时RT-PCR检出阳性而RT-PCR未能检出,少部份标本RT-PCR检出阳性而荧光RT-PCR未能检出。结论:对于诺沃克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首选实时RT-PCR;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RT-PCR和实时RT-PCR两种方法联用进行检测,以避免发生弱阳性样本漏诊的情况。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逆转录一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检测汉坦病毒(Hantavirus,HV)感染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用RT—nested—PCR和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FA)分别检测深圳市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中捕获的鼠类中HV的感染情况。结果:在76份特异性总抗体阳性的鼠肺标本中,用RT—nested—PCR检出61份抗原阳性,而FA仅检出47份阳性。结论:RT—nested—PCR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检测汉坦病毒感染的方法,其敏感性高于FA。  相似文献   
89.
TaqMan PCR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TaqMan PCR技术,建立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探讨其用于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JEV全基因组序列资料分析结果,在其3'端非编码区(UTR)设计JEV特异的引物与探针,验证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并用于临床乙脑病人样本的检测.结果:引物、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该TaqMan PCR法检测JEV减毒株SA14-14-2灵敏度可达1 TCID50/ml.稳定性分析表明,同一样本重复检测5次,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此基础上,实时荧光PCR检测了10份临床上确诊为乙脑患者的标本(特异性IgM阳性),6份阳性,阳性率为60%.在7份特异性IgM阴性、临床上疑似乙脑的患者中,2份TaqMan PCR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28.6%.此方法从RNA提取到检测结果仅需1.5 h.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简便易行的JEV TaqMan PCR检测方法,为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TEL)对铜绿假单胞菌(PA)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达产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292细胞,用10mg/LTEL孵育6h预处理细胞,随后加人不同浓度PA孵育3-9h,分别采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MUC5AC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NCI—H292细胞内核因子KB(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NCI—H292细胞经PA感染后6h后,MUC5AC分泌水平随PA浓度的增高而增加。此外,PA感染3h后即可检测出MUC5ACmRNA的表达,6h后达到高峰。NCI—H292细胞经TEL处理后,能显著抑制PA诱导的MUC5ACmRNA表达。PA感染NCI—H292细胞后,能促进NF-κBp50/p65亚基核转位,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TEL处理后,NF-κB转录活性显著降低。结论TEL能抑制PA诱导的黏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DNA结合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