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49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3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或感染已成为全球临床各科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全球交通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工业化程度的改善、人类生活方式及医疗手段的变化以及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等因素,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现对其部分现象从相关基础研究的进展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报道PLC/PRF/5细胞培养液经羊-抗 HBs 亲和层析柱部分纯化后,可获得HBsAg。免疫电镜检查显示以20毫微米球形颗粒为主。用以免疫5只小白鼠和2只豚鼠后,分别有4只和2只产生特异性抗-HBs。用免疫豚鼠血清提取的 IgG,致敏醛化羊红细胞做反向被动血凝试验,可被特异性 HBsAg 所抑制,包被聚苯乙烯板做固相放射免疫测定,可出现阳性反应.作者认为提高 PLC/PRF/5细胞的 HBsAg 产量,可能取代血液来源的 HBsAg,用于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84.
PLC/PRF/5肝癌细胞系(PLC)经适应于本实验室含10%小牛血清的Eagles’营养液(csEagles’液),传代3天后即可长成单层。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SPRIA)动态检测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量,发观随培养天数延长,HBsAg产量增多,到18天左右达高峰。与纯化HBsAg此较,最高产量(14~18天)约为200ng/ml/10~5细胞。HBsAg产量的增多与PLC细胞出现溶酶体及线粒体退变、细胞融合及脱落死亡圆细胞数增多呈平行关系。这些现象与认为产生HBsAg是PLC生长周期末期活动的看法相符。自营养液中去除小牛血清,则细胞仅能短期维持,第4天起开始脱落,但4天内对HBsAg产量无显著影响。加入黄芪多糖培养,未能延长细胞生长寿命或明显提高HBsAg产量。 相似文献
85.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基因变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启动子(corepromoter,CP)区基因变异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我国48株HBVCP区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67%的标本在一个或一个以上位点发生了突变,常见变异分布于nt1754~1766及nt1801~1811;nt1777~1800及nt1812~1836为保守区;nt1764变异多见于HBeAg阴性患者;CP与HBVX基因重叠部分有16个位点发生变异,其中9处导致X蛋白的氨基酸改变。结论HBVCP区核苷酸变异较为常见,但与病毒基因转录密切相关的序列十分保守;nt1764变异与HBeAg阴性变异株(E阴性变异株)形成有关,但并非重症肝炎的特征性变异;与X基因重叠处变异的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构建乙肝病毒生物数据库(Bio-HBV Database),针对HBV包膜蛋白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方法 构建Bio-HBV生物数据库获得国际基因序列库中所有完整的包膜蛋白并进行比对,采用信息熵评价序列位点的保守性,结合BLOSUM90评分系统和PAML(phylogenetic analyses by maximum likelihood)软件包寻找选择压力下的异常氨基酸替换模式。结果 包膜蛋白中ps35,ps132,s49和s127等氨基酸替换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此外包膜蛋白内有多个重要区段,直接影响HBV生物学功能。我们对这些区段逐一分析了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结论 通过Bio-HBV生物数据库,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不仅验证了已知生物学特性的功能域的保守性,更提出了潜在的可以作为研究切入点的新功能域。 相似文献
88.
治愈乙肝(功能性治愈乙肝)已成为国内外有关学者研究的重要目标。功能性治愈乙肝的指标为:持久的HBsAg消失(伴有或不伴有血清抗HBs阳性),血清HBV DNA阴性,cccDNA处于非活动转录状态,停止治疗后疾病没有复发。本文在简述HBsAg的已知与未知的基础上,阐述了免疫治疗乙肝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本室研发HBsAg-HBIG治疗性疫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根据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清除HBV DNA,中和性HBsAg抗体的被动免疫作用,已证实HBsAg HBIG有较强的主动免疫作用,提出了清除HBsAg的“三明治”方案:第一层用抗病毒药物,第二层被动免疫用抗HBs抗体,当血清HBsAg未能测及后,第三层注射HBsAg-HBIG复合物作主动免疫,目标为诱生患者对HBsAg产生持久的免疫,从而使cccDNA处于非活动状态,可能会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89.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and 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 (S.epidermidis) are clinically important spe cies in the Staphylococcus genus. S.aureus causes symp toms comprising cutaneous and invasive infections, toxicshock syndrome, septicemia and …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