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PREAP)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6-2006年治疗的17例PREAP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17例的临床表现兼有嗜铬细胞瘤的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加剧高血压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解剖位置较深、范围广、肿瘤大、易侵及邻近脏器的特点,BUS是定位诊断初步筛选的重要方法;CT和MRI对PREAP可精确定位,尤其是MRI在病灶定位及软组织分辨率方面优于CT;24 h尿儿茶酚胺平均含量可高达526.1μg,VMA阳性率可达92.3%以上;123I-MIBG用于PREAP定位优于131I-MIBG.可PREAP定位或定性诊断率达97%~100%,本组术前13例确诊PREAP,4例疑诊PREAP.15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2例因为在70年代对儿茶酚胺心肌病变认识不足,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死亡;对80年代及以后手术的13例,由于提高了对PREAP的认识,术前准备充分,术中血压控制稳定,术后无并发症,治愈.2例巨大肿瘤行包膜内肿瘤剜除并用银央标记部位,便于肿瘤复发后处理.结论 应重视PREAP术前定性、定位诊断,手术是治疗PREAP的最佳方法,充分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18个月前因腹痛怀疑"卵巢囊肿",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及双侧卵巢正常,囊性肿块位于腹膜后,未予任何处置.2个月前发现左侧腹部肿块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23.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患者女,3 3岁。发现左乳无痛性肿块入院。体查: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4.0 cm×3.0 cm大小,质韧,表面不平,边界欠清,活动度尚可,无触压痛肿块,左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乳内上象限探及一3.7 cm×2.6 cm,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欠清晰,无完整包膜,周边见血流信号肿块。诊断为左乳肿块。入院2 d后,于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发现左乳腺结节切面灰红、湿润,均匀一致鱼肉样断面,有菲薄的包膜。术中冷冻病理切片诊断:左乳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弥漫性小B细胞型);腋区淋巴结阴性。免疫组化:CD 2 0(+),CD 7 9A(+),CD 3(-)和CD 4 3部分细胞(…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的曲线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动态增强MR扫描,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出参数SS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VD情况,结合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3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VD均数为52.75±13.87,sS均数为6.15±1.23(%/s),而阴性组的MVD和SS分别为38.23±11.45和2.48±1.12,二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且SS与MVD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12,P<0.05).结论: MVD和SS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并且SS在术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特征,较病理组织学方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处理方法和顶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至2007年间,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65例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的程度,肿瘤可分为局部浸润型、广泛浸润型和内瘘型.对于十二指肠缺损直径<2 cm的25例患者,采用横行间断缝合术;对于缺损直径2~3 cm的5例患者,采用带蒂末段回肠补片修补术;对于缺损较大,肠管纵径>5 cm,距十二指肠乳头部>5 cm的3例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降段下部及十二指肠水平段切除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血管前移位术;对于广泛浸润型的18例患者,放弃对十二指肠的处理,仪行结肠肿瘤的姑息性切除;对于内瘘型的10例患者,缝合癌性穿孔切除处,放置蕈型管、十二指肠造口并行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及十二指肠憩室化处理;对于胰头或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浸润敛黄疸的4例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加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结果 64例患者术后近期痊愈,无并发症的发生.1例患者于术后7 d出现轻度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3周后痊愈.随访结果显示,6例生存6个月,12例生存1年,8例生存1.5年,4例生存2年,8例生存3年,21例生存4年,6例生存5年.本组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3.8%和9.2%.结论 根据结肠肝曲癌侵犯十二指肠的程度,应选择合理的术式,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6.
我们根据Meyer等研究结果,参照Marchetti等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分别采用单纯酶与复合酶消化法分离成猪胰岛,并对两种方法做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 (1)主要试剂:①胶原酶Ⅳ型(美国sigma公司生产);②弹性蛋白酶(美国sigma公司生产);③纤维素酶(美国merck公司生产);④胶原酶Ⅰ型(美国sigma公司生产)。(2)胰腺切取:哈尔滨市哈达屠宰厂提供成年杂种活猪16头,猪龄12~24个月。屠宰放血后在相对无菌情况下,仔细取出整个胰腺放在冷RPMI1640…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TSA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TSA处理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75 ng/ml TSA在48 h时就出现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由12 h至72 h显著增加,细胞周期检测发现75 ng/ml TSA即可导致细胞G2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结论:TSA可抑制体外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诱导SGC-7901细胞出现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Cyelin G在胃癌组织中对p53-鼠双微基因2(Mdm2)负反馈调节循环中的作用及可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Cyclin G、Mdm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G高表达于胃癌细胞核。Cyelin G,Mdm2和p53阳性率分别为64.6%、47.9%、29.1%,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Cydin G与Mdm2呈高相关性(Kappa=0.506),与p53呈低相关性(Kappa=-0.364),并且和胃癌组织学分类和Borrmann分型无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yclin G、Mdm2和p5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Cyclin G通过Mdm2调节p53及其通路,可以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9.
16例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疝( PDH)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 1962- 2003年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16例 P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 36岁.左侧 PDH( Landzert隐窝) 13例,右侧 PDH( Waldeyer隐窝) 3例. 10例患者平时无任何临床症状;3例患者在饱食后、 13例患者在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后出现上腹剧烈疼痛.腹部 X线检查提示 12例为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 B型超声及 CT显示, 6例左上腹胰腺和胃之间有扩张的囊性空肠袢.术前误诊率 87.5%. 1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 10- 13 d痊愈.经 2- 4年随访,均无疝复发.结论 PDH误诊率高,积极手术探查是正确诊断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羟乙基淀粉溶液对猪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溶液做为器官灌洗液对猪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同种异体猪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0.9%生理盐水(n=6)和3%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n=6)灌洗,移植小肠(截取供体约500cm小肠)保存于4℃0.9%生理盐水2h。分别于移植前30mim和再灌注后30min采取肠液和血清,检测ALT、CK、LDH的变化;测定再灌注后肠液分泌量;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的含量。同时取移植小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再灌注30min后,实验组肠液分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液中CK水平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肠液中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30min后血清TNF—d、IL-6、IL-1的含量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再灌注30min后肠液和血清ALT、LDH的水平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血清中CK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肠黏膜的组织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3%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可能通过抑制TNF—d、IL-6、IL-1水平,阻止毛细血管渗漏,减轻细胞水肿,防止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后肠液分泌量及肠液CK水平可用来判定肠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