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用阿拓莫兰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主要临床症状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衰)患者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鼠一次经口灌胃乙二胺6天后,剂量为200mg/kg体重可致小鼠脾脏及胸腺明显萎缩,T细胞数减少,迟发型超敏反应降低了19.4%;对抗体形成细胞及抗体滴度均有明显的抑制,抑制率为69.1%。结果提示:乙二胺对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4.
HLA-DRB1*07与慢性乙肝患者Th1/Th2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 DRB1 0 7与Th1 Th2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12 0例广东地区汉族慢性乙肝患者新鲜抗凝血各 8ml,通过序列特异性引物套式PCR(PCR SSP)方法进行HLA DRB1 0 7检测 ,并同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T细胞分泌IFN γ、IL 2、IL 10和IL 4的水平。结果 :12 0例慢性乙肝患者HLA DRB1 0 7携带者 31例 ,携带率为 2 5 8% ,明显高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平均携带率 7 84 % ;HLA DRB1 0 7阳性患者IFN γ平均表达水平为 (1132 0 4± 75 36 )pg ml,IL 2平均表达水平为 (1184 0 6± 81 4 2 )pg ml,IL 4平均表达水平为 (876 79± 4 7 5 3)pg ml,IL 10平均表达水平为 (817 4 8± 2 4 4 0 )pg ml ;HLA DRB1 0 7阴性患者IFN γ平均表达水平为 (12 32 10± 198 13)pg ml,IL 2平均表达水平为 (12 0 8 17± 116 12 )pg ml,IL 4平均表达水平为 (6 81 99± 6 1 5 9)pg ml,IL 10平均表达水平为 (6 38 84± 76 17)pg ml。HLA DRB1 0 7阳性患者IL 4、IL 10表达水平高于阴性患者 (P <0 0 5 ) ,而IFN γ、IL 2表达水平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LA DRB1 0 7(+)慢性乙肝患者Th2因子表达水平高于HLA DRB1 0 7(- )慢性乙肝患者。  相似文献   
5.
优化论文管理促进科研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科研论文不仅是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而且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科研水平。一个医院科研论文的产出更是其医教研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表现。临床、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同步发展,不仅能扩大医院影响,提高科技论文的质和量,而且对医院技术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钱毅  鲁鸿  薛莲  胡桂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6):179-180,F0003
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科技论文发表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文就我院加强论文发表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 (CHB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培养上清中IFN γ、IL 10含量 ,以探讨病毒定量、肝脏炎症病变程度及是否存在HBeAg等因素与细胞因子生成量之间的关系。取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 ,分别加入特异性刺激剂rHBcAg和非特异刺激剂PHA ,培养 72h后收集上清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 10和IFN γ。结果表明rHBcAg刺激CHB患者生成的IFN 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IL 10较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1)。病毒量明显影响IFN γ和IL 10的产生 ,IL 10的生成在高病毒量组较高 ,而IFN γ与此相反。按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分组发现 ,G4、G3组IL 10明显低于G1、G2组 ,但rHBcAg刺激产生的IFN γ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HBeAg ( + )组较HBeAg ( )组生成的IL 10高 ,而IFN γ低。高病毒量、HBeAg抑制CHB患者IFN γ生成 ,而IL 10的生成相对增加 ,肝功能损害程度与IL 10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经抗过敏治疗后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PD-1分子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体液免疫IgA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动态分别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和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和经抗过敏治疗后早期外周血T淋巴表面的CD4+和CD8+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查血清IgA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血清IgA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急性期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淋巴表面的CD4+T细胞组PD-1在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T淋巴表面的CD8+T细胞组PD-1在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Ig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抗过敏治疗可使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清IgA水平逐渐降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下降,推测IgA水平与T淋巴细胞表面表面PD-1表达水平变化与患儿免疫调节机制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发生在肝脏的一种常见良性病变,一般可不进行治疗,但如患者出现疼痛不适、囊肿超过5cm或迅速生长以及同时出现出血、破裂等情况时[1],通常采用肝囊肿开窗术+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现在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被公认为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标准方案[1-2].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脾切除对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种植型肿瘤组织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 采用门静脉部分结扎的方法 建立20只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大鼠的模型,3周后将其随机分为2组:施行脾切除手术组(A组)、不施行脾切除手术组(B组),脾切除1周后在A、B组大鼠的肝脏上种植Walker256瘤株,2周后肿瘤组织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测定各组肿瘤组织标本的诱导型iNOS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染色进行肿瘤微血管计数;测定A、B组大鼠肝脏种植肿瘤的最长、最短径,计算肿瘤体积.结果 A、B两组iNOS mRNA表达量分别为2.32±0.24、2.98±0.28(P<0.05),A、B两组的肿瘤MVD分别为(18.76±1.21)/HP、(19.98±1.28)/HP(P<0.05),iNOS mRNA的表达量及肿瘤MVD的变化呈正相关(r=0.4751,P<0.05).结论 施行脾切除术可以降低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种植型肿瘤iNOS mRNA的表达,导致一氧化氮(NO)的合成、释放减少,削弱了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因素,使肿瘤组织MVD降低.该手术有助于降低肝脏肿瘤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