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患者男,50岁,2006年2月面部突然出现红斑,起初未重视.很快波及整个面部及全身.以双下肢为著,瘙痔不明显,皮损一直未消退。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均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逐渐增多,于2006年4月25日就诊于我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麻风病家族史及接触史,亦无其他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而部、颈部、耳郭、躯干、四肢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及浸润性斑块.部分呈环状,边界清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5-ALA)光动力学效应(5-ALA-PDT)对体外培养人恶性黑素瘤细胞的物理学干预作用,为进一步进行体内的实验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4/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心实验室将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瘤A-375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ALA(0.5,1,1.5,2mmol/L)孵育6h,予波长652nm半导体激光照射,照射的功率密度为15.6mw/cm^2,照射剂量分别为0,2,5,10,20J/cm^2,继续孵育12h,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①5.ALA作为内源性光敏刺原卟啉Ⅸ(PpⅨ)的前体物被黑素细胞瘤摄取后产生过量的原卟啉Ⅸ,用652nm的激光照射能对黑素瘤A-375产生杀伤作用,其杀伤细胞的程度与5-ALA的浓度和光照剂量成正相关(P&;lt;0.01),但是当5-ALA的浓度达到1.5mmol/L以上时其杀伤细胞的作用无显著增加。②在加入5-ALA而无激发光源的情况下,细胞所产生的原卟啉Ⅸ对细胞的生存不产生明显影响(P&;gt;0.05)。结论:5-氨基酮戊酸在体外可以对黑素瘤细胞产生光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23.
应激生活事件和斑秃发生风险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斑秃患者发病和精神因素的相关性,揭示精神因素在斑秃发病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西南医院皮肤科确诊斑秃患者和健康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情况,采用Thomas Holmes和Richard Rahe社会再适应量表调查斑秃患者发病6个月前应激生活事件及健康对照填表前6个月的应激生活事件,统计学分析斑秃发病和应激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斑秃患者应激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及斑秃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51.34%的斑秃患者在发病前6个月经历过2项以上应激生活事件,32.05%的对照在填表前6个月经历过2项以上应激生活事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的应激生活事件为睡眠改变、个人习惯改变、居住环境改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学习问题和财政问题。斑秃患者组的SRR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斑秃患者发病前应激状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改变、学习问题、个人习惯改变和家庭问题应激生活事件是斑秃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对斑秃的发生起着一定作用,应激诱发斑秃机制将有助于斑秃防治措施的开发。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重组嵌合毒素Dsg3EC_(1-2)PE40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对重组嵌合毒素Dsg3EC_(1-2)PE40进行表达,并分离纯化;分别以不同浓度重组嵌合毒素作用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ELISPOT法、MTT比色试验及~3H-TdR掺入试验来观察重组嵌合毒素对T、B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纯化后的重组嵌合毒素纯度达80%以上,它能够特异性与天疱疮抗体IgG结合,而与正常人IgG不结合。重组嵌合毒素可使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产生抗体的B细胞数量减少约40%左右;在重组嵌合毒素作用下,T细胞的增殖、代谢较重组Dsg3EC_(1-2)明显降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嵌合毒素Dsg3EC_(1-2)PE40可以抑制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B细胞的抗体产生作用,对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T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5.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抗原的预测表位从理论上分析其与HLA-A2分子结合的情况,推测成为HLA-A2限制性表位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确立各表位及其与HLA-A2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的模拟结构。结果发现,各表位的三维结构符合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的结构要求,能较好地与HLA-A2分子结合。根据分子模拟提供的理论支持,各预测表位符合要求,提示可在后续实验中进行表位合成、筛选、鉴定和多肽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真菌荧光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和美蓝染色在马拉色菌毛囊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皮肤科门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00例,每例患者均于皮损处取3份标本,同时行荧光染色、PAS染色和美蓝染色进行比较。结果 100例患者中,荧光染色阳性98例,PAS染色阳性91例,美蓝染色阳性93例,三者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荧光染色、PAS染色和美蓝染色在马拉色菌毛囊炎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美蓝染色法操作简单,对于初学者易于常握,且成本较低,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7.
62岁女性患者,右侧乳头及周围暗红斑伴瘙痒2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右侧乳头及周围呈环状分布的红褐色结痂,基底部暗红色。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部分颗粒层呈楔形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诊断:扁平苔藓。予以糠酸莫米松乳膏及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28.
分析2006年11月至2010年4月我院门诊疑诊抱子丝菌感染病例,利用真菌培养检查和/或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对64例疑诊孢子丝菌病进行统计分析.64例真菌培养阳性(可见孢子丝菌生长),10例皮肤组织病理切片、PAS染色找到真菌孢子或星状体.发病部位主要在裸露部位58例(90.63%),如手部、前臂、面部和小腿等.有明确外伤史11例,皮损类型主要为固定型、皮肤淋巴管型、化脓性肉芽肿卫星型.各种因素(建筑、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和腐生菌大量繁殖生长是导致孢子丝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外伤和昆虫叮咬是重要致病条件.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对38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的STD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支原体感染患者中,以20~40岁患者为主要感染人群,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为主要病原体;在对9种药物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中,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依次为94.06%、88.89%、86.82%,对克林霉素、阿齐霉素及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对于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感染,临床医生应当结合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目前重庆地区Uu和Mh感染的治疗可以首选交沙霉素及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0.
巨大外毛根鞘癌1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报告1例外毛根鞘癌,患者男,64岁,右侧臂部出现一红色斑块,渐增大伴微痒20余年,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不规则增生,表皮突呈树枝状仰入真皮下部,增生的细胞胞质染色较淡,排列紊乱,可见异常核分裂像,部分细胞核大,深染,胞质透明,PAS染色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