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加注入 Alum-PHA 对小鼠腘淋巴结淋巴滤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小鼠采用一次及多次注入 T 细胞促有丝分裂剂植物血凝素铝吸附物(Alum-PHA)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淋巴小结的形成。实验分 1 次注入及 2 次注入组,不同时期取出腘淋巴结后,用免疫组化法、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1)淋巴结中大量次级淋巴小结形成,说明淋巴小结的形成不但与刺激 T 细胞有关,而且与活化巨噬细胞有关。(2)1/3 量注入组产生的淋巴小结数比全量 1 次注入组产生的多;但第 12 周末不同组别产生的淋巴小结数差别不大,12 周末消退了许多生发中心。可见反应性淋巴小结的形成,不仅与刺激物性状和投入量有关,而且与投入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基础医学研究所于1979年经黑龙江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它的研究室设立在哈医大基础医学部各相关教研室。实践证明这种组织形式为教学、科研的结合以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免疫组织化学法在淋巴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淋巴结、淋巴滤泡、具有灵敏、特异性高的优点。本文介绍2种方法,即染解放一发中心的PNA-B方法和染滤泡树突状细胞(FDC)的PAP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在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的大鼠的肠道的免疫应答,肠道内上皮内T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固有层T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LPL)的变化规律.方法 4~6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服伤寒杆菌后,大鼠小肠和大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特点的变化,为探讨粘膜免疫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给大鼠口服伤寒杆菌,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的方法对大鼠消化道各部分的黏膜IEL表型进行分析,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电镜观察显示大鼠被免疫后肠道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功能活跃;免疫组化观察到大鼠被免疫后肠道各段IEL的亚群数量明显增加,消化管各部IEL数量有差异。结论服伤寒杆菌后,大鼠小肠和大肠IEL活性明显增强,是免疫反应的形态基础。IEL数量的大量增加,进一步表明淋巴细胞在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家兔空肠淋巴管铸型的扫锚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玉东  钟淑琦 《解剖学报》1996,27(4):349-351,T003
为了探究空肠各层淋巴管的三维结构,将Merrox注入家兔空肠壁内,制成淋巴管铸型后,在扫描电下观察,同时做半薄切片,以配合观察铸型标本,在空肠物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都有细淋巴管、巴管、在小肠绒毛的内可见中央乳糜管,其三维铸型标本上显示非常清楚,该管注入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毛细淋巴管网,从网发出淋定穿肌层,入浆膜层,离开空肠,还可见到淋巴管铸型呈串球状外观;铸型表面存有双凹切这。此处相当于瓣膜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淋巴管内皮的大分子物质转运方式。方法: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家兔食管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食管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连接有4种,即插入连接、端端连接、重叠连接和复杂连接。毛细淋巴管内皮的质膜小泡分为无壁小泡和有壁大泡。并且质膜小泡的数量很多。结论:我们认为在组织液和大分子转运途径中,食管毛细淋巴管可通过内皮质膜小泡(乔饮)和内皮间通道两种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研究了家兔食管壁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及各层淋巴管的分布密度。结果显示 :食管粘膜层固有膜内有毛细淋巴管 ,粘膜下层存在有毛细淋巴管及淋巴管。肌束间见有淋巴管 ,但肌束内未见淋巴管 ,外膜存有淋巴管。本研究作了淋巴管的检出率 :粘膜层占 15 % ,粘膜下层占 2 4% ,肌层占 40 % ,外膜占 2 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使其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BMSCs,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情况;对细胞进行表面标志物CD14、CD34、CD44、CD29免疫荧光染色及向骨、软骨和脂肪分化能力的鉴定;选用第3代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BDNF)联合诱导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Nestin及神经细胞标记物NSE的表达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的BMSCs呈成纤维细胞样,CD44和CD29的阳性率在90%以上,具有明显的向骨、软骨和脂肪分化的能力,经诱导后可分化为神经细胞.结论 成功建立了体外分离扩增BMSCs的培养体系,所获得的细胞纯度高、生物学特征稳定,并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从而为下一步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动物模型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向体内注入非抗原类物质能否引起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 ,观察体内注入FCA(完全弗式佐剂 )、FICA(不完全弗式佐剂 )对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捕捉抗原的能力有无影响。方法 将FCA、FI CA分别注入小鼠足底 ,数日后取出腘淋巴结 ,应用PNA B法及PAP免疫组化法染色 ,采取三维重塑方法 ,统计淋巴滤泡、FDC细胞群数量。结果 注入FCA、FICA后第 5日出现初级淋巴滤泡 ,第 3 5日数量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减退。同时 ,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与B细胞聚集同步出现。结论 动物体内注入有丝分裂物质FCA、FICA引起引流淋巴结内次级淋巴滤泡形成 ,初级滤泡形成过程中B细胞聚集与FDC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