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考察丹皮酚对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生长良好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经诱导分化后的SH-SY5Y细胞株,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1,5,10 μmol·L-1)的丹皮酚孵育6h后,再加入Aβ1-42寡聚体(30 μmol·L-1)分别孵育24,48 h.采用Heo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的凋亡形态,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SH-SY5Y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神经元BDNF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丹皮酚(1,5,10 μmol·L-1)显著减少海马神经元核固缩,降低SH-SY5Y细胞的凋亡率至22.4%,18.1%,16.4%,显著增加海马神经元BDNF和Bcl-2 mRNA的表达.结论:丹皮酚可通过增加神经元BDNF和Bcl-2的表达,拮抗Aβ1-42寡聚体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去卵巢大鼠致骨质疏松骨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45只11周龄未经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Model)和异鼠李素治疗组(IH)。用药12周后,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形态并进行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钙素(OC)水平,RT-PCR检测骨组织骨保护素(OPG)和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igands,RANKL)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组织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异鼠李素可增加松质骨骨矿密度和体积,增加骨小梁厚度和数量,降低骨小梁间距(P<0.01);增加骨皮质(密质骨)骨矿密度和体积,使骨皮质增厚,骨皮质孔隙率减少。RT-PCR结果显示,异鼠李素显著增加去卵巢大鼠骨组织OPG mRNA的表达,降低RANKL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显示,异鼠李素显著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液TRAP和OC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可显著降低骨组织NFATc1的表达。结论:异鼠李素具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作用,其机制与调控骨组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预防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21例第1年采用1号药膏治疗,第2、3年采用2号药膏治疗;对照组19例3年均采用1号药膏治疗。2组均于2015、2016、2017年的头伏、二伏、三伏的第1 d各贴敷1次。2组每年治疗结束后均于次年头伏第1 d治疗前随访1次,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价3年哮喘控制情况,比较2组3年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并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期间皮肤反应。结果 2组随访时哮喘控制率逐年升高,其中试验组第3次随访控制率高于第1次随访(P0.05);试验组第3次随访时哮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第1、2、3次随访时FEV_1%、FEV_1/FVC、PEF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第2、3次随访时FEV_1%、FEV_1/FVC、PEF均高于第1次随访(P0.05);试验组第3次随访时FEV_1%、FEV_1/FVC、PEF均高于第2次随访(P0.05)。试验组第2、3次随访时FEV_1%、FEV_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第2、3次随访时急性发作次数均低于第1次随访(P0.05),第3次随访时急性发作次数低于第2次随访(P0.05)。2组第1次随访时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次随访时试验组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第1、2、3年皮肤红斑、水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可改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肺功能,减少每年急性发作次数,随着贴敷药物剂量增加效果更加显著,且不会加重皮肤刺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2 4只 2 0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成 3组 ,治疗组用厄贝沙坦灌胃 4周 ,安慰剂对照组同期给予等容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结果 两治疗组大鼠血压降至正常 ,心肌细胞及冠脉接近正常 ,肾脏病变较安慰剂对照组明显减轻 ;二倍治疗量治疗组与治疗量治疗组差别不明显。结论 厄贝沙坦在显著降低SHR血压的同时 ,可逆转SHR心肾的损害 ;二倍治疗量治疗组与治疗量治疗组在逆转心肾的损害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DSS)对APP/PSN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8只APP/PSN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和DSS高、中、低剂量用药组,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另取12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16S rRNA基...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安石榴苷(PUN)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模型小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PUN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以9种CUMS方法在28 d内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PUN高、中、低剂量用药组(50、25、12.5 mg/kg)和模型组。用药组连续6周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旷场实验等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黏膜屏障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qPCR法检测肠壁炎症相关因子NOD2、NRLP3、IL-6和TNF-α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LPS、IL-6和TNF-α水平及小鼠全脑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水平;16S rDNA检测肠道菌群。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和糖水偏好度显著上升,旷场实验的小鼠活动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5),同段小肠黏膜ZO-1、Occludin的表达量增加;血清中LPS、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脑内5-HT和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结构改变显著。结论:PUN可改善CUMS模型小鼠的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减轻肠壁炎症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