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三维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中、重度三叉神经痛患者,在Hartel前入路穿刺过程中,穿刺针抵达卵圆孔、触及骨质或穿刺深度达6~7cm时停止穿刺,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重建影像的指导下穿刺。结果所有穿刺均成功,疼痛缓解程度和有效率随时间增加,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三维CT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穿刺,结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穿刺和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42.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光电检测原理的血氧饱和度在线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对传统双波长透射式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在系统中应用了无线数字信号传输和数据小波处理方法。经实验验证,基于以上原理提出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和无线数字信号传输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非血氧成分与其他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突破了测量的空间限制。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窒息心脏停搏组(ACA组,n=20),大鼠遭受窒息性心脏停搏1min后复苏;(2)脑缺氧预处理+窒息心脏停搏组(HP+ACA组,n=20),在窒息性心脏停搏前24 h给予大鼠1min的脑缺氧预处理4次,每次间隔5 min;(3)脑缺氧预处理组(HP组,n=20),只给予4次脑缺氧预处理。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和复苏后神经功能评分(NDS),72 h后取海马CA1区组织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与ACA组相比,HP+ACA组死亡率显著降低(5% vs.30%,P0.01),NDS明显改善(P0.05),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脑缺氧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性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44.
<正> 消化性溃疡病现代医学认为多因细、十二指肠局部黏膜保护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笔者于2008年2月~2010年2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72例,经予蒙药治疗收到较满意的疗效,且复发率低。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供体切取技术是器官移植的重要步骤,拟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供体切取及修整方法,以供参考.方法:①实验对象:2000-01/2006-12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共完成无心跳肝肾供体切取100例,手术过程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采用原位肝肾分开切取24例,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双路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切取供肝肾76例.②实验方法:对门静脉插管灌注方式进行改进,采用盆腔内引流,供肝修整顺序为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胆道;供肾修整顺序为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③实验评估:术中观察器官色泽、张力及完整度,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结果:①全组供体平均热缺血时间为5 min;切取时间:肝肾分取平均为肝12 min、肾5 min,联合切取平均为15 min;保存时间平均为8 h.②全组供体均成功移植.结论:本组开展的肝肾切取与修整技术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逐步改进,形成了在插管、引流、手术、灌注、修整等多方面具有特点的一套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快速、实用,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的初步经验(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例肝移植术后GVH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包括GVHD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免疫抑制剂的用法及用量,确诊后的治疗措施等。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9、20天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皮疹及胃肠道症状,继之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无明显受损。例1患者经用大量激素、增大免疫抑制剂的剂量等治疗无效,于术后第34天死亡,死亡原因为混合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例2患者早期高度疑似GVHD,应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注射丙种球蛋白,鼻饲加强营养,早期应用抗细菌、真菌及抗病毒药物,患者痊愈,截至目前(术后11个月)仍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术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胃肠道症状应警惕GVHD的发生,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剂、恢复受体的免疫系统、加强营养、预防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肝移植术后ICU内感染状况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ICU内感染的发生状况和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70例肝移植术后ICU期间感染和防治情况,讨论感染的预防、发生和治疗。结果该组31例(18.2%)发生细菌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感染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屎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10例肝移植(5.9%)发生真菌感染,均合并有细茼感染,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结论感染是影响早期肝移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及术后早期有效治疗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氟西汀对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 氟西汀)44例、对照组(氟西汀)42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周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两组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从第2周周末开始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9.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and side effects between Paroxetine and Amitripty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omatization disorder.METHODS Eighty-one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which were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相似文献   
50.
目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课题拟进一步明晰认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并确立早期防治措施.方法:①对象: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于2002-04/2007-09完成的25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者33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②方法:胆管重建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并发胆漏者,予置管充分引流;吻合口狭窄者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球囊扩张术,必要时放置胆道支架;非吻合口狭窄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严重者行二次肝移植术.结果:18例胆漏患者均通过腹腔引流、鼻胆管引流治愈;9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球囊扩张术治愈,其中3例放置了胆道支架;6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后痊愈,2例接受了二次肝移植,2例恢复不佳.结论:改进手术方法、缩短移植物冷热缺血时间及保护胆管血供可降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处理得当患者可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